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息肉复发严重吗

63348次浏览

胃息肉复发是否严重需结合息肉性质判断,多数情况下胃息肉复发不严重,少数情况下可能提示癌变风险。

胃息肉复发通常与炎症刺激、长期胃酸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体积较小的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复发时,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通过定期胃镜监测和药物干预即可控制。这类息肉生长缓慢,恶变概率较低,复发后及时处理对健康影响较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上腹隐痛、饱胀感或消化不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可缓解症状。

若复发息肉为腺瘤性息肉或直径超过10毫米,则需警惕癌变可能。这类息肉可能伴随消化道出血、体重下降等异常表现,胃镜下可见息肉表面糜烂或异常血管增生。病理检查显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需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氩离子凝固术彻底清除,术后每3-6个月需复查胃镜。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史者复发风险更高,可能需进行基因检测。

建议胃息肉切除术后患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腌制烧烤类食物,戒烟限酒并规律作息。术后第一年每6个月复查胃镜,之后根据医嘱调整复查间隔。出现黑便、持续腹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日常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调节胃肠菌群平衡。

相关推荐

01:30
胃息肉的症状及危害有哪些
胃息肉是胃内壁黏膜和黏膜下层异常生长形成的赘生物,可能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其症状及危害有上腹部不适、营养不良、出血、消化不良、幽门梗阻等。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1、上腹部不适:胃息肉可能导致胃黏膜表面出现隆起,引发上腹部不适,如腹胀、隐痛等。2、营养不良:患者的食欲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3、出血:如果伴有胃黏膜糜烂、溃疡等情况,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4、消化不良:胃息肉会影响食物在胃内的正常消化,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5、幽门梗阻:当胃息肉位于幽门部位且体积较大时,可能引起幽门梗阻,表现为饱胀感、呕吐等。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症状及危害会因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身体素质、治疗方式等而存在差异。
02:58
胃息肉2cm严重吗
胃息肉2cm需要重视,相对比较严重。但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胃息肉是单发的2cm息肉,通过染色、放大、窄带成像、蓝激光进一步检查,发现息肉陷凹结构或血管网结构发生紊乱,血管增粗、变直、僵硬等,都提示可能是恶性息肉。息肉判断并不能完全从大小来判断,有时较小的息肉也有可能出现恶性。2cm甚至2.5cm以上的息肉,恶性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胃息肉临床分类包括错构瘤性息肉,如胃底腺息肉,往往不会发生恶变,也不会引起不良感觉,不建议干预;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如果是单发的,个头比较大,伴有症状,检测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干预治疗;腺瘤性息肉根据含有或不含绒毛以及含有绒毛多少,又分为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和管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如果是2cm的绒毛状腺瘤,很容易发生恶变,一定要尽早切除。所以2cm的胃息肉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病理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多数情况下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帮助分析。
02:14
胃里长息肉怎么治
胃里长息肉的治疗要根据息肉性质、多少、所在部位以及大小来决定,最重要的是病理组织学类型:一、胃底腺息肉不进行干预。二、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有较小的恶变风险。如果是孤立的、较大的息肉,同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幽门螺杆菌时要切除息肉。三、胃腺瘤性息肉是胃的癌前病变,不论息肉的大小、部位、范围,需要切除。根据所在部位和大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切除方式。如5mm以下的较小的息肉,可以在内镜下通过圈套器切除。超过5mm到1cm的息肉,可以用电切除。1cm以上甚至更大的情况,除了用电切除,如果息肉根部位置较深,怀疑有恶变的情况,还可能做ESD手术切除。
03:11
做胃镜前禁忌吃的药
抗凝药或者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是不能吃的。因为在做胃镜检查的时候,有可能会要进行活检,甚至是进行内镜下的息肉切除,一些出血的止血,静脉的套扎及黏膜的剥离等处理方式,所以一定要禁止使用这些导致出血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波利维、泰嘉等,也有一些防止血栓形成的中成药,像银杏叶片、血塞通等药物,至少要停止服用5-7天才有效。还有就是抗炎的药物,常见的就是华法林,有口服的也有静脉应用的肝素。
胃息肉严重吗
胃息肉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而是这是消化道很常见的疾病之一,但是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胃息肉的具体病理机制,考虑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胆汁反流、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胃息肉的治疗方法取决于胃息肉的大小和类型,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息肉,治疗方式取决于其是否有癌变倾向,若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需手术切除,若无癌变风险或癌变几率很小,可以不用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即可。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1

84315次收听

胃上长了个息肉严重吗
胃上长个息肉不是什么很严重的疾病,胃息肉多见于良性病变,胃息肉是指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表面常较光滑,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癌变。胃息肉的治疗方法取决于胃息肉的大小和类型,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而临床上的胃息肉大多数无症状,对于这些无症状的息肉,治疗方式取决于其是否有癌变倾向,若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需手术切除,若无癌变风险或癌变几率很小,可以不用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即可,所以胃上长了息肉不用过于担心,在医生指导下做好复查即可。
语音时长 01:03

2021-04-22

83955次收听

胃息肉是癌症早期症状吗
胃息肉不一定是癌症早期症状。胃息肉可以分为肿瘤性、非肿瘤性息肉。某些肿瘤性胃息肉是癌症早期症状;非肿瘤性胃息肉不具有癌变倾向,并非是癌症的早期症状。
胃息肉如何康复
胃息肉康复需要从治疗、活动、心态以及饮食方面进行调理与改善,病情可逐渐改善,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
胃镜息肉切除需要休息几天
胃镜下息肉切除术,具体需要休息几天?这个要根据具体的息肉大小,患者的自身条件综合判断。如果是小息肉的话,可以直接胃镜下活检摘除,配合药物治疗,注意饮食,一般休息两三天就可以,如果比较大的息肉,比如说超过一公分的话,电切以后创面比较大,有引发出血可能,这种情况需要住院观察,暂时给予药物治疗,比如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止血药物等,同时需要禁食,肠道外营养,休息至少一周左右,等到创面愈合以后,可以正常饮食。如果患者有基础疾病,身体抵抗力下降的话,休息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同时应该积极的配合药物治疗,比如说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等等,同时饮食最好是流质或者半流质,少量多餐,避免过烫,过硬以及辛辣刺激食物。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7

51601次收听

胃息肉吃什么药
胃息肉,通常分为非肿瘤性的与肿瘤性的。代表性的息肉有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绝大部分胃息肉都是属于良性病变。至于胃息肉用什么药物治疗,要根据具体病因,以及息肉大小。形态等等。一般来说,如果是粘膜光滑的小息肉,没有必要服用药物,观察也可以内镜下活检摘除。如果息肉比较大,可以在内镜下治疗,比如说套扎、高频电切、内镜下粘膜剥离等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导致胃息肉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一般可以通过碳13或者碳14呼气试验检查,Hp阳性杀菌治疗,一般采用四联疗法,也就是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根治幽门螺杆菌之后,息肉可能会消失。另外,长期大量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比如说奥美拉唑等等,会引起胃底腺息肉的发生,需要注意。
语音时长 01:31

2020-02-12

54983次收听

CT可以查胃吗
CT检查在临床上十分普遍,它可以检查许多病变,适应症较多,胃部的疾病也是可以通过CT检查的。通过CT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部是否有息肉、肿瘤,还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等,对于疾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
胃息肉是如何引起的
胃息肉分好多种,常见有炎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临床以胃底腺息肉最为常见。其发生主要与内源性遗传问题;长期服用抑酸药物致使胃泌素增加诱发局部腺体增生有关;部分与胆汁酸上返至胃里面,刺激胃底腺局部增生有关。胃底腺息肉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内源性遗传问题有关;二、很多都和病人长期服用抑酸药有关。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大家对胃、食道关注很多,稍微有点症状就会用抑酸药保护食道,抑制胃酸。之后机体会分泌胃泌素,在患者服用完止痛、抑制剂抑酸药后,大大增加,导致局部腺体增生,形成胃底腺;三、胆汁。胆汁酸从十二指肠乳头地方返上,返到胃里面,刺激胃底腺局部增生。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20

61523次收听

02:02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胃息肉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实际上胃息肉也分好多种,炎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这里主要讲胃底腺息肉。和所有疾病一样,胃底腺息肉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内源性的遗传问题。另外,很多都和病人长期服用抑酸药有关系,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用抑酸药保护食道,抑制胃酸以后,机体分泌胃泌素会大大增加,导致局部腺体增生,也就是胃底腺。还有就是胆汁,胆汁酸从十二指肠乳头返到胃,刺激胃底腺局部增生。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胃息肉一般是由于饮食或者家族性遗传的其他并发症引起的,一般表现为由慢性胃炎引发的胃息肉,还有可能是吃了过多刺激胃部的食物,比如高度数的酒精、太烫或者是太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胃粘膜的损坏,从而引起胃息肉。
胃息肉会癌变吗
胃息肉会存在着一定的恶性病变的可能,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它的癌变几率可以达到10%-30%,相对来说出现体积比较小的增生性息肉的癌变几率会低一些,大概只有0.4%。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腌制食物,通过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能力,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能够有效的预防胃息肉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