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CT可以查胃吗

61210次浏览

CT检查在临床上十分普遍,它可以检查许多病变,适应症较多,胃部的疾病也是可以通过CT检查的。通过CT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部是否有息肉、肿瘤,还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等,对于疾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

CT检查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手段,不少疾病都可以通过CT检查来帮助确诊,而且它的检查结果相对来说也比较准确。对胃部进行的检查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胃镜检查,那CT可以查胃吗?
  一、CT可以查胃吗
  CT检查是可以用于检查胃的。在CT检查之前,患者应口服造影剂,待造影剂充盈胃肠道之后,可以通过CT扫描观察胃肠道粘膜是否有息肉、肿瘤以及是否增厚。如果发生胃肠道肿瘤,还可以通过CT观察肿瘤的大小、状态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这些结果都有利于医生判断该肿瘤是否可以切除。CT检查的准确率比较高,临床价值较高。
  二、CT可以检查哪些疾病
  许多病变都可以通过CT进行检查,不过效果最好的是脑部疾病、出血、梗阻以及肿瘤等疾病。许多人在出现腹部不适的症状后,医生也会建议做CT检查,如肾、心脏、肝脏、脾、胃等器官出现的病变也都可以通过CT检查到。在做胸部的CT时,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等也都可以很快发现。CT检查对于一些较小部位的病变效果不是特别好,慢性炎症也不推荐用CT检查。
  三、哪些人不适合做CT检查
  CT的检查范围比较广,适应症较多,但也有一些人并不适合做CT检查。比如患有心脏方面病变的患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不建议做CT检查。糖尿病患者做CT检查要谨遵医嘱,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孕妇以及哺乳期女性也不宜做CT检查,这是因为CT检查有辐射,对胎儿以及哺乳期的宝宝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另外,1岁以下的宝宝如非必要,也不建议做CT检查,以免辐射对宝宝的脑部发育和身体发育造成影响。

相关推荐

03:12
胃息肉会便血吗
胃息肉在有些情况下会便血,息肉较大或恶性腺瘤性息肉出现局部血管破裂,也会出现出血。胃息肉根据病理形态特点可分为四大类:一、错构瘤性息肉。相对预后良好,不需要干预。二、炎性息肉。如果比较小,可抗炎治疗,无需切除。如果比较大且是孤立性息肉,有恶变可能,需内镜下切除。三、增生性息肉。如果出现异型需镜下切除,绝大多数小息肉不用处理。四、腺瘤性息肉。可分为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或管状腺瘤,都有癌变风险,要在内镜下切除治疗。息肉处理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息肉所处位置、大小、表面情况、息肉形态、有无分叶以及病理类型来处理。大的、恶性或生长比较迅速的息肉,容易出现血管增粗、变薄、破裂,导致出血。
02:03
胃部息肉微创手术要休息多久
胃部息肉微创手术后的休息时间,根据息肉的数量、做手术是否顺利、手术的创面大小进行判断。5mm的息肉冷切除后,术后可以正常的上班、工作,不影响正常生活。术后如果没有合并症,休息2-3天。术后如果出现合并症,如穿孔、出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休息的时间。穿孔较大或出现腹膜炎,休息1-2周。家族性的息肉病,息肉较多,切除创面较大,需要的休息时间会长一些。如果出血很轻,当时可以止血,休息一周。
01:57
胃息肉都需要切除吗
胃息肉是否需要进行切除取决于息肉的病理类型、大小以及数量。如果息肉的数量多,形态不好,体积又大,病理类型为腺瘤样息肉这样有癌变风险的胃息肉,一定要进行手术切除,一般选择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手术,创伤非常小,术后恢复非常快。饮食习惯、特殊的用药、遗传因素都是导致胃息肉发生的病因,胃息肉是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因此术后要定期复查胃镜,去关注有没有复发的情况。
胃里长息肉是癌症吗
胃息肉病不是癌症,但是有癌变的可能,其发生癌变的几率主要与息肉的病理类型相关。胃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其中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的息肉有癌变的可能,但概率都比较低,有14%的多发性息肉以及9%的单发性息肉存在恶变的可能。另外腺瘤型息肉癌变率约为15%~40%之间,当息肉的直径大于两厘米时,其癌变率可能达到40%~50%左右,增生性息肉的癌变率大约为1.5%~3%之间。如果存在胃息肉的情况,应该应该密切观察或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语音时长 01:05

2021-04-22

113851次收听

胃息肉要切除吗
胃息肉通常是需要切除的。内镜下切除是治疗胃息肉的较好选择。但是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胃息肉的大小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案。胃息肉属于良性病变,总体预后较好,通过内镜下切除可实现治愈,并且及时发现和诊断早期监测和干预可有效防止癌变。另外,术后患者要注意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同时避免刺激性饮食,保持良好心态,不论是处于手术治疗后还是观察随访期间,均需重视病情的监测,定期复查内镜,以预防胃息肉的复发和癌变,这样才有利于控制病情。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22

65098次收听

胃息肉可以吃益生菌吗
胃息肉的患者可以吃益生菌,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还能够起到促进肠道消化的作用,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胃息肉的患者在饮食上首先是要做到三餐规律,避免过饱或过饥的饮食,这样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尽量,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食物,如瘦肉、蛋、鱼类、牛奶、水果蔬菜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姜、蒜等,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22

93265次收听

胃息肉能自愈吗
胃息肉不能自愈,可通过抗Hp治疗、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外科切除术等方法摘除局部息肉组织,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胃息肉能治好吗
胃息肉通过高频电凝切除术、微波灼除术、激光治疗、氩离子凝固术、冷冻治疗等方法可以完全治好。
怀孕能做胃镜吗
怀孕不主张做胃镜。胃镜检查有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大部分怀孕后不主张胃镜检查,做胃镜前需口服局部麻醉及消泡剂,可能会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妊娠早期在未经检查过程中,可能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剧烈呕吐,呛咳,误吸等,造成相关部位炎症,如咽喉炎,支气管炎等,胃镜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剧烈呕吐反应,也有流产风险。若必须做胃镜,如有消化道出血等,要权衡利弊,评估风险,可听取医生意见,是否做普通胃镜。无痛胃镜在麻醉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需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妊娠期间不能做。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7

62861次收听

胃里长了息肉怎么办
很多患者做完胃镜就发现胃里长了很多的大小不一的小疙瘩。其实在临床工作当中,在做胃镜的过程当中发现了胃里长的这些息肉,常规就会钳一块组织来进行病理学的检查,大多数而言息肉一多半都是炎症所导致的,叫做炎性的息肉。另一部分是很多见的叫做胃底腺的腺体增生所导致息肉,这个息肉其实是良性的息肉。一般还是建议患者一旦有这样息肉的形成,建议在胃镜之下就能够把胃里的一些息肉给切除,切除以后息肉就会完全的治愈,但是切完以后还是要定期的复查一下胃镜,有没有息肉再次复发的情况。总而言之胃里长息肉非常简单,在胃镜下把它切除就可以了。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4

58208次收听

胃增生是怎么回事
胃增生即胃息肉,这类患者往往会有食欲不振、恶心等不适症状。胃增生的出现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也可能是由于胆汁反流或服用了抑酸药而导致的。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抽烟、喝酒等对胃黏膜也有很大损害,也可导致胃增生的出现。
02:02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胃息肉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实际上胃息肉也分好多种,炎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这里主要讲胃底腺息肉。和所有疾病一样,胃底腺息肉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内源性的遗传问题。另外,很多都和病人长期服用抑酸药有关系,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用抑酸药保护食道,抑制胃酸以后,机体分泌胃泌素会大大增加,导致局部腺体增生,也就是胃底腺。还有就是胆汁,胆汁酸从十二指肠乳头返到胃,刺激胃底腺局部增生。
02:02
胃息肉多久复查一次
关于胃息肉多久复查,本身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指南,只能结合肠息肉的指南。在国外,关于肠息肉复查的问题,主要是看有没有结肠癌家族史,如果有结肠癌家族史,建议五年一复查,但国内基本上一年查一次。如果有大的息肉癌变的话,可能会半年就要复查一次,随着复查结果决定以后的频率。根据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常见程度和频率,因为大部分的胃息肉都是不会癌变的,所以胃息肉的复查,要比结肠息肉要更加宽松一点。建议胃息肉一年半到两年左右一复查,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胃里长息肉是怎么回事
胃里长息肉的诱发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是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而如果在平时,有长期进食刺激性较大的食物,或者是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也可能会导致胃里,长出息肉。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以及受到病菌感染所致。
胃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胃息肉患者并不一定就要做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具体需根据自身病情来定,如果是属于多发性息肉,或者有恶变可能性,就最好是做切除手术。而除了手术之外,胃息肉还可以通过冷冻疗法以及射频法等理疗方法来治,或者采用酒精注射法和中医中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