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脏瓣膜病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时间:2019-09-0650287次浏览

造成心脏瓣膜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疾病因素所致也有缺血性坏死而导致的。患者在出现这一种疾病以后,需要稳定心神,保持自己的心情处于稳定的状态,才能够更好地避免情绪过激,造成心跳加速的状况。另外,患者为了更好地治疗疾病,需要遵循医嘱服用药物。

作为心脏疾病的其中一种,心脏瓣膜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疾病,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则会造成健康受损。容易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行。那么心脏瓣膜病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一、心脏瓣膜病的病因
  1、疾病因素
  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有可能是因为风湿热所致。这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急性或者是慢性的结缔性组织炎症。在炎症出现以后很容易会对心脏以及关节等地方造成损坏。患者在出现风湿热以后,很容易会有心脏炎症以及关节炎症,并且会伴有发热、毒血症等状况。在急性发作的时候,会有十分明显的关节炎症,另外也会出现心脏瓣膜病的病变,所以患者需要及时对其治疗。
  2、黏液变性
  一些感染以及创伤也会导致单个的心脏瓣膜出现疾病,也会导致多个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心脏瓣膜会出现狭窄或者是关闭不全的情况。容易引起患者的血液流动受阻,造成心脏的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心脏功能被损害,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的情况。
  3、缺血性坏死
  因为血液的供应出现了受阻的情况,则会导致身体当中的骨细胞出现死亡,很容易会导致缺血性的坏死,也会造成心脏瓣膜病。
  二、如何预防心脏瓣膜病
  1、稳定心神
  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状态,避免精神上的过度紧张。一旦出现情绪过度激动的时候,也会出现心动加速,造成心脏的负担上升。部分的患者还会出现心脏功能不全的情况。因此患者需要心平气和,保持心情的平稳。
  2、定时服用药物
  患者需要定时服用药物,每天都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来服用药物,避免情况的恶化。

相关推荐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心脏的瓣膜发生一些病变。心脏瓣膜相当于心脏的门,心脏有4组瓣膜。包括主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连接部分的瓣膜结构;肺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连接形成的部位瓣膜;二尖瓣,左心房与左心室的连接部分;三尖瓣,右心室和右心房连接的部分。瓣膜是纤维结构,非常薄,随着血流的运动进行开启和闭合。血流在冲击过程中,还有其他因素可使瓣膜发生结构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会造成瓣膜的损伤,引起瓣膜的疾病。引起瓣膜疾病的原因很多,国家目前瓣膜病发生率最高的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三尖瓣发生疾病的机会比较多,主要是继发的改变,肺动脉瓣发生的病变大多数以先天因素为主。从病因学角度来讲,瓣膜病主要是风湿性的改变,风湿侵蚀后造成瓣膜的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化、钙化、感染或遗传因素、机械因素等等,都会造成瓣膜的相应病。瓣膜病对人的影响比较大,影响患者的体力活动。随着瓣膜病的进展会迅速下降,造成患者相应新功能的改变。瓣膜病长期对心脏的损害,不同瓣膜所造成的心室改变不一样,会造成心室的扩大以及心房的扩大,这种损伤对于患者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所以瓣膜病经过明确诊断后,作为外科医生需判断瓣膜病的手术适应症,因为瓣膜病最终的有效治疗办法是通过手术解决。
语音时长 02:57

2020-03-20

55211次收听

心脏瓣膜病怎么治疗
心脏瓣膜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药物来调整患者的心脏功能或手术治疗。1.初期症状较轻时,在治疗过程中,可延缓瓣膜病的进展,以及瓣膜病对于心脏本身,包括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心脏瓣膜病进展到一定程度的时,要及时的到心脏外科来就诊,通过手术来解决瓣膜病的问题。手术的方式也很多,可以通过微创介入治疗来缓解病情。还可以通过手术开胸进行瓣膜置换。另外从心脏外科专科角度来讲,做的比较多的也是一种修复手术,这种修复手术还是主张用患者自己的瓣膜,通过修复来改善瓣膜的结构达到一个治疗目的。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20

62499次收听

心脏瓣膜病可以自愈吗
首先心脏瓣膜病会是有很多原因引起的。有常见的风湿热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些包括其他的炎症改变,还有一些先天性的因素,有一些是先天畸形导致的,像主动脉瓣的二叶畸形相关这样一些病变,既然存在心脏解剖的这样结构的一个异常,谈到瓣膜会出现狭窄或者关闭不全,它可能会累及瓣叶、瓣环、间锁和乳突肌,所以这样的瓣膜病很少有自愈的,不可能发生这样的自愈的一个病情的转归。所以当发现自己的瓣膜有这样异常的表现不管它是否有相应的临床症状。有的很多患者是因为整个心脏病程的进展非常的缓慢,导致的患者有时候就诊时他并没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但是如果经过体检包括心脏彩超,最后明确证明患者的瓣膜狭窄或者这种关闭不全的程度很严重的时候,就要尽早的进行治疗,治疗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早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如果重症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手术才能保证畸形的完整矫正。
语音时长 01:23

2020-03-18

50348次收听

心脏瓣膜病是如何引起的
心脏瓣膜病是由于风湿热引起,还包括有缺血这样损伤的因素所导致瓣膜结构的异常,主要表现是瓣膜的关闭不全;其他还有咱们常见炎症的反应,还有患者可能因为由于先天性因素所导致这类瓣膜病。心脏瓣膜病在北方是非常高发的,其实70%以上的原因大致是由于风湿热,是一组A组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导致这种风湿性改变,这种风湿性炎症改变主要会累及最重要的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大致的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狭窄,少数也会出现三尖瓣的狭窄。心脏的瓣膜病是属于心脏结构的瓣膜结构的一种异常,瓣膜正常也包括瓣叶、间锁、乳突肌,任何一个解剖形状的改变。都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异常,随着病情进展进而会影响心脏的功能,最终导致心功能恶化。
语音时长 01:29

2020-03-18

55895次收听

心脏瓣膜病要吃什么药
心脏瓣膜病它其实有一个急性过程和一个慢性的过程,急性起病的这种心脏瓣膜病,其实它症状会突发这种情况,像突然出现心衰的表现,患者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出现这类情况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紧急的拨打120,尽早的到医院的急诊进行处置。另外慢性过程是大家逐渐的随着瓣膜病进程出现的累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而导致心功能恶化的这样一个慢性的进程,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感觉到早期的活动耐力的下降,如果耽误了病程进而到终末期的时候,会逐渐出现一些心衰的这样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一些活动之后出现胸闷、气短,或者说是有一些心绞痛、晕厥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高度提示要进行医院门诊,来进行心脏方面的检查。通常这类的心脏瓣膜病会从症状的方面来给患者进行一个常规的体检,如果发现心脏杂音,就提示要进一步做心脏彩超的检查,药物治疗还是完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不能独立自主的进行药物治疗,这方面的药物主要是一些强心利尿,但希望还是大众的患者尽早地根据症状引起重视,尽早的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36

2020-03-18

63410次收听

02:17
心脏瓣膜病如何诊断
医生主要通过查体以及询问病史,发现患者的心脏心界的扩大,心前区听诊有明确的杂音,可基本考虑患者有瓣膜病的可能性。现在明确诊断的手段已发展得非常好,瓣膜病主要的诊断检查是做心脏超声。超声能够非常精准的诊断患者的瓣膜病,通过超声来看,由于瓣膜病对心脏结构本身的影响,做出精确的诊断,给医生提供进一步明确的治疗依据。
02:22
心脏瓣膜病术后要注意什么
心脏瓣膜病术后的病人,自我维护以及进入手术后的二级预防,这对于病人远期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比如病人做的是机械瓣置换,需终生服抗凝药,抗凝药的跟踪调整非常重要,口服多容易出血,吃少容易形成血栓。生物瓣的置换,实际上病人后期的二级预防做得不好也会影响,比如生活上的因素,病人大吃大喝,糖尿病控制不好等,有一些代谢性疾病,如果控制有问题,对于生物瓣的远期疗效也会产生影响。
03:11
心脏瓣膜病手术风险大吗
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到了一定程度就要修复。按照发病率高低,依次为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如果病变严重无法修复,只能进行换瓣手术。心脏瓣膜手术是高风险手术,但已经是成熟的技术。平均死亡率仅为3%~5%左右,有经验的医院甚至已经降到1%以下。而具体的手术风险与病人年龄、术前心功能好坏、病变复杂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全身营养状态等有关,所以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既不要过早手术,避免不必要的痛苦。也不要过晚手术,增加手术风险。
05:02
心脏瓣膜病一定要手术吗
心脏瓣膜病是指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瓣膜因风湿热、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或感染等出现病变,影响血流正常流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单瓣膜或多瓣膜病变。由于人体强大代偿能力,一般在中度、重度以上瓣膜狭窄或者关闭不全时才会出现症状,而瓣膜手术目前并不能做到绝对安全,所以一般建议重度以上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伴有症状时才进行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术或瓣膜成形术是心脏瓣膜病的根治方法,对于出现心力衰竭患者,应积极评价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及时治疗。
04:41
心脏瓣膜病能活多久
心脏瓣膜病非手术治疗生存情况因病变不同而生存期不同。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如果确诊时没有症状,确诊后10年生存率大于80%,但对于有轻度症状的患者而言,生存率降为42%,中重度症状的患者生存率为15%。主动脉瓣狭窄可以多年无症状,无症状期猝死风险每年小于1%。但多数患者的狭窄是进行性加重,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就迅速恶化,2年生存率为20%至50%。心脏瓣膜手术后,非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的预期寿命可以接近正常人,10年内不用再次手术的概率为93%。但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在二尖瓣成形术后10年不用再手术的概率仅为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