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早期症状

65106次浏览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黄疸、尿色加深等。慢加急性肝衰竭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恶化,病情进展较快,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乏力

乏力是慢加急性肝衰竭常见的早期症状,患者会感到全身无力,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这种乏力感与普通疲劳不同,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乏力可能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能量供应不足有关。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

2、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表现为对食物兴趣降低,进食量明显减少。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可能出现厌油腻、恶心等症状。建议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3、腹胀

腹胀多由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引起,表现为腹部膨隆、不适感。腹腔积液是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功能。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

4、黄疸

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是胆红素代谢障碍的典型表现。早期可能仅有轻度巩膜黄染,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加重。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黄疸程度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

5、尿色加深

尿色加深如浓茶样,是胆红素经肾脏排泄增多的表现。可能伴有尿量减少,提示肾功能受损。患者应记录每日尿量变化,保持适当水分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需严格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饮食应以高热量、适量优质蛋白、低脂肪为主,适当补充维生素。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出现意识改变、呕血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

相关推荐

急性肝衰竭能活多久
急性肝衰竭患者如果自身基础性情况良好,没有合并其他伴随性疾病,5年生存率可以高达60%左右。若及时进行肝移植,生存率可提高到80%。但是受到个人体质。患者实际病情以及其他因素影响,每个患者的具体生存期具有很大的差距性。
急性肝衰竭是什么引起
急性肝衰竭发病诱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该种疾病发生与病毒感染药物因素、其他脏器衰竭以及食物中毒、中暑和其他代谢性疾病都是其常见性诱因。为避免该病发作降低急性肝衰竭的发病率,在平时要注意远离这些诱发性因素。
急性药物性肝衰竭能治好吗
早期急性药物性肝衰竭病症较轻,通过系统性治疗,治愈率较高,可以达到完全治好的目的;而对于晚期急性药物性肝衰竭患者,肝脏已出现不可逆转性损伤,治愈率较低,病情无法完全治好。但是不管是病情能否完全治好,也需要通过营养支持治疗、人工透析治疗以及肝脏移植手术等方法改善病情。
急性肝衰竭早期能治好吗
急性肝衰竭早期肝功能损伤性程度较轻,有部分患者肝功能趋于正常,如果患者体质良好,经过系统性治疗,可以延缓病情发展,治愈率达到45%左右,可以完全治好,但是具体治疗情况及效果因人而异。目前治疗急性肝衰竭早期常用性治疗方法为:对因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急性肝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急性肝衰竭多是病毒感染、药物毒性等引起的,其症状包括肝区疼痛、腹水、黄疸、水肿、昏迷等。具体分析如下:
急性肝衰竭有什么症状
急性肝衰竭初期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可能出现迅速的意识丧失或类似于癫痫的表现。一旦患者在有肝脏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神志精神上的异常和改变,建议及时到医院寻求治疗,不要等到出现黄疸以后才去医院寻求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死亡率非常高,早一个小时治疗就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急性肝衰竭很多时候会与颅脑的一些心血管病变混淆。
语音时长 01:45

2018-09-29

59419次收听

02:31
急性肝衰竭的症状
急性肝衰竭的症状主要有意识丧失、癫痫样发作、神志精神异常或改变。急性肝衰竭与颅脑的一些心血管病变容易混淆,患者可能会出现迅速的意识丧失或类似于癫痫的表现,急性肝衰竭特有的临床表现是在初期没有胆红素的代谢异常,没有黄疸的表现,而是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往往会对诊断和治疗造成干扰。一旦患者在有肝脏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神志精神上的异常和改变,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不要等到出现黄疸以后再去医院,这时已经为时已晚。急性肝衰竭的死亡率很高,早一个小时治疗就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