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坐月子得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可能与分娩时生殖道损伤、产后护理不当、免疫力下降、细菌感染、卫生条件差等因素有关。产褥感染通常表现为发热、腹痛、恶露异常、会阴疼痛、全身乏力等症状。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卧床休息、补充营养、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
1、生殖道损伤
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会阴撕裂、宫颈裂伤等情况,导致生殖道黏膜屏障受损。细菌容易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体内,引发局部或全身感染。产后需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及时更换卫生巾。若出现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抗感染。
2、产后护理不当
产后恶露排出期间,若未及时更换护垫或清洗外阴,可能导致细菌滋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过早性生活等行为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建议产妇选择透气棉质内裤,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出现恶露异味时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必要时服用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
3、免疫力下降
妊娠期及分娩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骤降,白细胞功能暂时性抑制,使机体抵抗力降低。贫血、营养不良的产妇更易发生感染。产后需保证每日摄入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适量食用猕猴桃、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
4、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可能通过医疗器械、医务人员手部等途径传播。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多由B族链球菌引起。出现切口渗液时需每日消毒换药,发热超过38.5℃应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哺乳期用药需避开氯霉素等禁忌药物。
5、卫生条件差
居住环境潮湿、通风不良易滋生致病菌,共用浴盆、毛巾等物品可能交叉感染。建议保持室温22-26℃,每日开窗通风两次。餐具毛巾定期煮沸消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出现尿频尿痛症状时需排查泌尿系统感染,可服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
产后6周内需每日监测体温,观察恶露颜色及气味变化。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充足睡眠,采用半卧位促进恶露排出。如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阴道大量出血,应立即就医。定期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评估感染控制情况。哺乳前后注意清洁乳头,避免婴儿吸入致病菌。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产褥感染是怎么得的
- 2 什么是产褥感染
- 3 产褥感染怎么处理
- 4 产褥感染怎么得的
- 5 产褥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 6 什么叫产褥感染
- 7 产褥感染怎么避免
- 8 产褥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