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治疗方法
产褥感染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产褥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产程延长、胎膜早破、产后出血、贫血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疗
产褥感染患者需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有助于恶露排出。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卫生巾及内裤。饮食上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鸡蛋羹、瘦肉粥、新鲜果蔬汁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产褥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伴有发热症状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宫缩乏力者可配合缩宫素注射液促进子宫复旧。使用药物期间需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3、手术治疗
形成盆腔脓肿时需行经腹脓肿引流术,术中需清除脓液并放置引流管。子宫切口感染裂开者需行清创缝合术,严重子宫感染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行子宫切除术。术后需加强切口护理,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
4、中医调理
气血虚弱型可服用八珍益母丸调理,瘀血内阻型适用生化汤加减。针灸选取关元、三阴交等穴位,采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手法。中药坐浴可用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材煎汤熏洗。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5、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仪作用于下腹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治疗15分钟。红外线照射会阴部能促进切口愈合,每日照射2次。微波治疗通过热效应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疗程为5-7天。治疗时需调节适宜功率,防止皮肤烫伤。
产褥感染患者治疗期间应监测体温变化,观察恶露性状与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产妇用品。产后6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遵医嘱按时复查血常规及盆腔超声。哺乳期用药需咨询医生,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产褥感染是怎么得的
- 2 什么是产褥感染
- 3 产褥感染怎么处理
- 4 产褥感染怎么得的
- 5 产褥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 6 什么叫产褥感染
- 7 产褥感染怎么避免
- 8 产褥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