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黄疸为什么要停母乳

61736次浏览

新生儿黄疸停母乳通常是为了排除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胆红素代谢有关,暂停母乳有助于观察黄疸是否缓解。

母乳性黄疸多见于出生后一周左右的婴儿,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但婴儿精神状态和吃奶情况通常良好。暂停母乳喂养24-48小时后,黄疸往往明显减轻,此时可逐步恢复母乳喂养。部分婴儿黄疸可能反复,但多数不影响继续哺乳。

少数情况下黄疸持续加重或伴有嗜睡、拒奶等症状,需警惕病理性黄疸。这类黄疸可能由溶血性疾病、胆道闭锁等引起,需立即就医进行光疗或药物治疗。母乳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需结合胆红素水平、临床表现等综合判断。

暂停母乳期间可用配方奶暂时替代,保持喂养量以避免脱水。恢复母乳后建议少量多次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定期监测黄疸变化,若持续不退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与父母血型有关吗
新生儿黄疸可能与父母血型有关,但多数情况由其他因素引起。新生儿黄疸主要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感染、溶血等。其中溶血性黄疸可能与父母血型不合有关,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2个月宝宝黄疸还没退怎么办
2个月宝宝黄疸还没退,最好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肝功能,如果体内胆红素升高,考虑是出现了病理性的黄疸,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出现病理性黄疸后可以进行蓝光照射,同时还需要对症服用药物,以免导致黄疸症状加重,影响孩子的身体恢复。如果出现了是生理性的黄疸,一般不必着急,平时可以多给孩子吃母乳,多排泄,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黄疸症状。同时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多带孩子晒晒太阳,晒太阳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让黄疸尽快消退。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8

72100次收听

01:36
新生儿黄疸可治愈吗
新生儿黄疸是可以治愈的,因为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病因皆是可以恢复的。如感染因素、红细胞增多、母婴血型不合等引起的,可通过药物对症治疗达到完全恢复。有些少见的导致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比如由于肠道梗阻引起的有梗阻性的黄疸,或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可能需考虑手术治疗才能够好转。若胆管发育不好,手术效果不理想,可能需要肝移植等治疗手段。但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手段,不管是内科的或外科的,新生儿黄疸肯定是能解决的。
晒太阳对新生儿黄疸有好处吗
在正常的情况下,晒太阳是可以对于新生儿黄疸的去除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是需要注意的,如果是因为太阳的光波并不适合的情况下,孩子晒太阳是没有帮助的,反而是会造成胆红素下降,造成脑病的问题,所以,需要对于治疗方式进行调整,这对于自身是比较有帮助的。
如何判断新生儿黄疸的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如果是需要对于新生儿的黄疸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就需要注意判断依据,并且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使用肉眼进行观察,观察孩子的黄染程度,黄疸情况,体表程度来进行确认,但是这并不是非常科学的,一般较为科学的方式是使用精密的仪器来进行测试,这是比较有帮助的。
如何观察判断新生儿黄疸
很多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都会出现黄疸的情况,黄疸是一种新生儿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孩子的身体某些部位或者是全身性的变黄,一般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两种黄疸稍有差异,一定要引起注意。
新生儿黄疸怎样预防
新生儿黄疸比较常见的症状,预防大于治疗,预防方法主要包括做好产检查;新生儿出生后要保证喂养足够;多排便以及多晒太阳。做好产检查,有些孕妇患有妊娠合并症,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需要定期产检,避免孩子有宫内窘迫或出生时窒息,后两者可以导致新生儿黄疸明显,所以要做好孕期检查,另外如果孕妇是O型血,配偶不是O型血,或孕妇是Rh阴性血,胎儿可能发生宫内溶血,孕妇要监测血型抗体的滴度,必要时需要采取宫内治疗措施以避免严重的胎儿水肿、死胎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新生儿出生后的溶血。新生儿出生后要早开奶,保证喂养足够,使婴儿液体摄入量足够,能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排便,胎便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胎便排出延迟会导致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聚积过多,使黄疸加重,所以如果新生儿出生之后胎便排出延迟或排出过少,要咨询医生,通过辅助的办法比如灌肠等促进胎便的排出。在室温允许的情况下多晒太阳,太阳光中的蓝光的波长能够促进胆红素排泄,晒太阳有利于减轻黄疸。
语音时长 02:15

2020-02-26

59183次收听

02:56
新生儿黄疸形成原因
胎儿期的胆红素和成人的胆红素之间有比较大的区别,胎儿期的胆红素破坏较快,新生儿的肝胆循环还没有完全形成好,新生儿容易出现生理性黄疸,属于在正常现象。病理性黄疸的原因非常多,有溶血性、出血性、有感染性,肝胆疾病也会造成黄疸的发生。如果是生理性的,它是因为正常的新生儿也会出现黄疸的表现,这是正常情况。随着年龄的增加,到14天左右,黄疸就逐渐的开始消退,恢复正常状态。病理性的黄疸,出现的比较快,增长也比较快,值非常高,伴随其他的临床表现,比如小孩精神不好,吃奶不好,缺氧状态等。生理性黄疸十几天后可以恢复,病理性黄疸要进行医疗干预。还有一种母乳性黄疸,由于母乳激素水平高,导致黄疸产生,停母乳后即可恢复。总之,不同类型的黄疸,其原因也是不同的。
03:29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有副作用吗
光疗是降低血清胆红素,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最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间接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的异构体,经胆汁或者是尿液排出体外。波长425到475纳米的蓝光,或者波长510到530纳米的绿光,效果比较好。日光灯或者是太阳光也有一定的疗效。光疗主要是作用于皮肤的浅层组织。皮肤黄疸消退,并不表明血清间接胆红素正常,停止治疗,仍然会复发。光疗的副作用:首先他会有发烧,同时可以使不显性失水增加。所以,在进行光疗的时候,应适当补充水分;其次可以出现腹泻,大便呈绿色;还有他会出现皮疹,这种皮疹表现为红斑或者是瘀点,常分布于面部、下肢、躯干,消退以后一般不会留有痕迹;另外,会出现青铜症,青铜症主要是发生在胆汁淤积的患儿,这个原因还不是很清楚;另外,会有DNA的损伤。实验研究发现,动物实验或者是人体中,并没有得到证实,会引起DNA的损伤。但是,建议在光疗期间,用尿布遮挡生殖器,因为眼睛,只要你做好保护措施,对眼睛是没有影响的;血清核黄素的浓度降低。所以,在进行光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补充核黄素;还可以发生低钙血症等。
新生儿黄疸的危害有哪些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身体危害大,可出现发热、精神状态变差、吸引能力差、嗜睡等症状,严重持续的可影响神经系统。黄疸是在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等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的明显升高,导致皮肤粘膜、巩膜、黄染而出现疾病。一般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大部分孩子为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多数在第2到3天开始出现黄疸指数的升高,皮肤出现黄染,可以到4到6天达到高峰,7到10天左右会逐渐的消退,这是生理性黄疸的正常的过程。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会稍微长,除饮食摄入量会稍微减少外,多数不有其不适症状。一旦出现发热、精神状态变差、吸引能力差、嗜睡等症状,可能病理性的黄疸。如果血清胆红素水平偏高,超过一定的范围,或上升速度太快,比如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每分升20毫克,或上升速度大于0.5毫克每分升每小时,可能会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部分患儿可能会遗留下永久持续的神经系统的损害,包括锥体外系的损害、感觉性听力的丧失、眼球运动的障碍和牙釉质的发育不良,造成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极度的下降。所以黄疸的危害很大,及时治疗可以痊愈,尽量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07

2019-12-20

60600次收听

02:49
新生儿黄疸嗜睡的症状
新生儿嗜睡是典型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欠佳、吸允无力、纳奶减少、四肢肌张力减低,甚至给孩子刺激,也很难唤醒等等。新生儿黄疸一旦出现嗜睡的症状要提高警惕。新生儿黄疸如果胆红素水平过高,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游离的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沉积在脑内,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导致脑损伤,称这种情况为胆红素脑病。这种情况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已经出现了一些损伤,此时治疗难度增大,甚至可能伴有不可逆转的严重的后遗症。所以对于新生儿黄疸,家长不用太焦虑,要及时的就诊,了解胆红素升高的水平,及时的给予专业的治疗,必须及早的采取综合的措施,密切的监测胆红素的水平,以防止发展为胆红素脑病。
02:40
新生儿黄疸会自己好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大部分可以自愈,病理性黄疸不会自行消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饮食的增加,排便排出的增加,避免肝肠循环。新生儿随着日龄的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逐渐的成熟,加快了胆红素的分解,黄疸大部分都是可以自行消退完全自愈。不存留任何的后遗症,对小儿也没有什么影响。病理性的黄疸,由于有病理因素的存在,黄疸不会自行消退,一定需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黄疸值的检测,寻找引起黄疸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溶血性黄疸,需要经过蓝光照射、丙种球蛋白、阻断溶血、甚至换血治疗。肝细胞性或肝后性引起的黄疸,要根据所做的检查给予不同的治疗。哺乳性黄疸,可以试停母乳三天,黄疸明显下降后再继续吃母乳,就不会出现什么影响。
婴儿的黄疸偏高了怎么办
婴儿黄疸的处理,需要根据黄疸程度的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因为每一个孩子出生之后都可能会存在生理性黄疸。比如出生后七天到十四天之间,可能会出现黄疸值增高,如果它的黄疸最高值不超过十二,这个时候家长不用特别关注它。但是如果出现黄疸比较早,比如出生之后二十四小时就出现了黄疸、或者每一天的黄疸值增长比较高、或者出生十四天以后还出现黄疸、黄疸值高或者是降下去之后再次升高,这种情况都属于病理状态。需要找出病理原因,对病理原因进行处理。如果小孩的一般状态非常好,而且是母乳喂养,比较多出现的是母乳性黄疸。这个时候可以停止母乳喂养,观察宝宝黄疸值的情况。如果停母乳之后黄疸值降低,证明宝宝是母乳性黄疸,这个时候宝宝的问题不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给宝宝使用益生菌类,可以促进肠道胆红素的排泄或者改善宝宝黄疸的状态。所以婴儿黄疸一定要找到他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治疗,会比较好。
语音时长 01:21

2019-09-11

52553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指数
足月儿的黄疸指数小于221微摩尔或者12.9毫克,算是在正常范围内;早产儿的黄疸指数在256.5微摩尔或者15毫克以内,也算是在正常范围,这属于生理性黄疸。只要超过了这个数值,就是病理性黄疸了。
新生儿黄疸需要治疗吗
新生儿黄疸是否需要治疗,要依据黄疸的种类才能决定。生理性的黄疸,宝宝在出生三四天左右,黄疸会达到一个峰值,然后逐渐褪去,一般在两周到一个月以内都会消退。足月宝宝两周,早产儿可能一个月退去。这种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第二种是病理性的黄疸。宝宝在出生以后,医院首先都会对新生儿的黄疸进行监测,如果超过一定的数值,医生会进行干预。一般采用蓝光照射的方法或者服药,大部分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可能是出现了溶血。由于宝宝跟宝妈的血型不符所引起,当然也可能是在母体过程当中感染了病毒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黄疸,需要做一下全身性的检查来明确病因,然后再考虑如何具体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18

2018-11-30

5542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