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酸痛是怎么回事
肌肉酸痛可能由剧烈运动、乳酸堆积、肌肉拉伤、病毒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按摩、冷热敷、药物缓解、补充电解质、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
1、剧烈运动
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运动会导致肌纤维微损伤,运动后24-72小时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这种酸痛表现为肌肉僵硬、按压疼痛、活动受限,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建议运动后做拉伸放松,用泡沫轴滚动按摩股四头肌等大肌群,48小时内避免重复刺激相同肌群。若疼痛明显可局部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缓解炎症反应。
2、乳酸堆积
无氧运动时葡萄糖代谢产生乳酸,当生成速度超过清除能力时,乳酸在肌肉组织蓄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酸痛。常见于短跑、力量训练等爆发性运动后,伴随肌肉灼烧感和乏力。可通过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乳酸代谢,用40℃温水浸泡酸痛部位15分钟改善血液循环,必要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
3、肌肉拉伤
运动姿势错误或过度牵拉可能导致肌纤维部分断裂,急性期出现局部肿胀、瘀斑和撕裂样疼痛。轻度拉伤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加重,重度可能出现肌肉功能丧失。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冰敷20分钟,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遵医嘱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若出现肌腹凹陷或关节活动障碍需排除肌腱断裂。
4、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肌炎,表现为全身肌肉游走性酸痛伴发热乏力。血液检查可见肌酸激酶升高,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确诊流感可服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配合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镇痛。出现酱油色尿需警惕横纹肌溶解症,应立即住院进行水化治疗。
5、电解质紊乱
大量出汗或腹泻导致钠钾镁丢失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异常引发肌肉痉挛酸痛,常见于高温作业或胃肠炎患者。伴随症状包括手指抽搐、心率失常等。轻度者可口服补液盐散Ⅲ,严重低钾血症需静脉输注氯化钾注射液。日常应保证每日饮水2000毫升,运动后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预防肌肉酸痛需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后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和优质蛋白。长期反复出现不明原因肌肉酸痛,或伴随发热、皮疹、肌无力等症状时,应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可能。日常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肌肉耐力,使用筋膜枪放松时避开骨骼和关节部位。中老年人群出现晨僵伴肌肉酸痛需警惕纤维肌痛综合征。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