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需要做哪些检查
小儿遗尿通常需要做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脊柱磁共振、尿流动力学检查、遗尿日记评估等检查。遗尿可能与遗传因素、膀胱功能发育延迟、心理因素、泌尿系统感染、神经系统异常等原因有关。

1、尿常规
尿常规是筛查泌尿系统感染和肾脏疾病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等指标,可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或肾炎。若发现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细菌感染,需进一步做尿培养。尿比重检测还能反映肾脏浓缩功能,排除糖尿病或尿崩症等内分泌问题。
2、泌尿系统超声
泌尿系统超声能直观显示肾脏、输尿管、膀胱的结构异常。可排查先天性畸形如重复肾、输尿管扩张,或后天性疾病如膀胱结石、肿瘤等。检查前需憋尿以评估膀胱容量,排尿后再次扫描观察残余尿量,残余尿超过20毫升可能提示神经源性膀胱。
3、脊柱磁共振
脊柱磁共振针对隐性脊柱裂等神经系统异常有较高诊断价值。能清晰显示脊髓栓系、脊膜膨出等病变,这些疾病可能干扰膀胱神经调控。对于伴随下肢无力、步态异常或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患儿,此项检查尤为重要。
4、尿流动力学检查
尿流动力学检查通过测量膀胱压力、尿流率等参数评估储尿和排尿功能。可明确膀胱过度活动症、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等功能性异常。检查需留置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可能造成短暂不适,但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5、遗尿日记评估
家长需连续记录2周内患儿饮水时间、排尿次数、尿量及遗尿发生情况。通过分析液体摄入与排尿模式,可区分夜间多尿型或膀胱容量减小型遗尿。日记还能反映生活习惯如睡前过量饮水等因素,为行为干预提供依据。
建议家长避免在傍晚后让患儿大量饮水,睡前督促排空膀胱。日间可进行膀胱训练,如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保持耐心沟通减轻孩子心理压力,夜间可使用遗尿报警器建立条件反射。若检查发现病理性因素,需遵医嘱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奥昔布宁缓释片等药物,或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持续6岁以上每周超过2次遗尿应及时就医复查。
相关推荐
01:53
03:34
02:51
02:17
0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