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脑、脊髓和视神经,特征为髓鞘脱失和神经纤维损伤。典型表现包括视力模糊、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和平衡障碍,病程呈现复发缓解或渐进性进展。
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有关。病毒感染如EB病毒可能触发免疫反应,维生素D缺乏和吸烟也被视为风险因素。免疫系统错误攻击髓鞘导致神经信号传导障碍,形成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硬化斑块。磁共振成像可显示脑室周围、胼胝体和脊髓的白质病变,脑脊液检查常见寡克隆区带阳性。
该病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早期常见单侧视神经炎引起的突发视力下降,肢体麻木或刺痛感多从远端向近端发展。运动障碍表现为下肢痉挛性瘫痪,小脑受累导致共济失调和意向性震颤。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功能障碍和认知能力下降。温度敏感性是特征性表现,体温升高时症状暂时加重。病程分为复发缓解型、继发进展型和原发进展型,约85%患者初期为复发缓解型。
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采用2017年McDonald诊断标准。急性期治疗主要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缓解期疾病修正治疗包括干扰素β-1a注射液、特立氟胺片和芬戈莫德胶囊等免疫调节剂。对进展型患者可选用奥瑞珠单抗注射液。对症治疗涵盖巴氯芬片缓解肌痉挛、普瑞巴林胶囊控制神经痛以及多奈哌齐片改善认知功能。
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感染和过度疲劳,高温环境下注意降温。均衡饮食应增加欧米伽3脂肪酸和维生素D摄入,限制饱和脂肪酸。适度进行水中运动或瑜伽等低冲击训练,物理治疗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心理支持对改善抑郁焦虑至关重要,建议加入患者互助组织。定期神经科随访监测病情进展,妊娠计划需提前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