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力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49702次浏览

心力衰竭可能由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全身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

1、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长期缺血可能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纤维化,最终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血脂,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严重时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导致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减退。随着病情进展,心脏逐渐失代偿,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患者可能有头晕、心悸等表现。治疗包括限盐饮食,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

3、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原发性心肌病变可直接损害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这类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治疗需限制体力活动,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螺内酯片等药物,部分患者需考虑心脏移植。

4、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脏瓣膜病变会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长期加重心脏负担。患者可能有心脏杂音、活动后气促等表现。治疗包括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严重者需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5、心律失常

持续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会降低心脏泵血效率,长期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可能有心悸、脉搏不齐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心室率,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部分患者需射频消融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日常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保持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体重,发现体重短期内明显增加需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功能状态。

相关推荐

注重阴阳互化、气血相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需注重阴阳互化与气血相关的整体调理,可通过中西医结合方式改善症状。主要干预方式包括中药调理、穴位刺激、运动康复、饮食管理及情志调节。慢性心力衰竭多由心阳亏虚、气滞血瘀等因素引发,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
经常酗酒的人,心脏老化快易衰竭
长期酗酒会加速心脏老化并增加心力衰竭风险。酒精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干扰能量代谢,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同时可能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02:34
心力衰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是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心室前负荷不足。原发性心肌损害一般为冠状动脉疾病导致缺血性心肌损害;遗传性心肌病,如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右室心肌病等。继发性心肌损害,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统性浸润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心脏毒性药物等并发的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或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及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心衰治疗中,首先是生活方式管理,其次是病因治疗,最后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中利尿剂、正性肌力药、中成药等均可起到良好作用。目前临床效果较好的中成药有心通口服液。
正常的心跳次数一般是多少
临床认为正常人的心跳次数在60-100次/分之间,低于60次/分叫做心动过缓,高于100次/分叫做心动过速,一般过高过低都认为对健康有一定不利的影响。假如低于60/分,它的原因可以见于几种情况,比如先天遗传性的,有些人家族性的先天都不到60次/分。还有的是运动员心脏或者是重体力劳动的患者,休息的时候心率也可能不到60次/分。还有一些情况是药物性的,比如病人长期吃影响心跳,减慢心率的药物,比如倍他乐克、硫氮卓酮,这些减慢心率的药物要是不是太慢,一般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就是心跳过快的问题,心跳过快的原因也有很多。第一,也是和遗传相关的。第二,在剧烈活动的时候,紧张、情绪激动的时候也可以引起心跳过速。第三,病理性的,比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像是有明确病因的最好还是进行药物治疗。明确病因之后,在进行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使心跳保持在正常的跳动频率。对于剧烈的运动、心情过度紧张而引起的心跳过快,一般不用进行治疗,患者只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往往心跳是很快能够缓解的。如果心跳过慢,要看患者的身体素质,一般有些家族遗传,运动员心脏50-60次/分也是可以的。心跳过慢的没有症状的可以观察,假如心跳过慢引起一些症状,可以用一些中药或者西药增加心率的药物,比如氨茶碱、中医的心宝丸都能够增加心跳次数。假如特别慢,到一定程度引起严重的症状,西医最好是安装起搏器来进行治疗。不论是心跳过快还是过慢,患者平时都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熬夜,同时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加体质,能够使心率、血压控制在更合适的范围。
语音时长 02:52

2021-11-05

59028次收听

02:07
心衰有好的中药治疗吗
心衰有很多中药可以治疗。心衰就是心脏太累了,它没有得到休息,营养跟不上,然后它就衰竭了,没力气了。治疗心衰有两种方式,第一种让心脏休息,这类似于西医的方式,用β受体阻滞剂,第二种就是给心脏增加营养。中药有很多可以治疗心衰,补养心血的比如四物汤,补养心气的人参,补养心阳的附子、补养心阴的百合、麦冬,还有中药里面的治疗胸痹的半夏瓜蒌薤白白酒汤。另外还要治疗心衰的基础疾病,如果有肺心病,或者说先天性心脏病的这些问题都要解决,心衰也会得到相应的好转。
02:10
慢性心衰的中医治疗效果好吗
慢性心衰中医治疗效果很好。西医治疗主要是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让心脏休息,除此以外,其他的并没有写到教科书里面去。中医认为心衰原因很多,不外乎心脏太疲劳了,太疲劳除了让心脏休息以外,可以有营养心肌的药物,益气活血、温阳、养心血、养心阴等等,让心脏重新恢复到年轻状态,让心脏得到足够的营养,足够的休息。所以中药比西药治疗心衰效果更好。其次,治疗慢性心衰还要注意它的基础疾病,什么原因导致了心衰,是慢阻肺还是肺心病等等,如果有基础疾病,一定要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是单纯的慢性心衰,中药有营养心肌的作用,效果更好。
老年人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老年人的心力衰竭能不能治好要看具体的情况,有些心力衰竭是可以治好的,如因为发生急性心肌炎导致的心力衰竭,如果急性心肌炎经过有效的治疗能够完全得到治愈,心力衰竭也能够治好。但大多数的心力衰竭是由慢性的心脏疾病所引起,在慢性心脏疾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引起的心力衰竭是不能够治愈的。这是一种慢性的心力衰竭,只有长期服用改善心衰症状的药物以及改善心衰预后的药物才能使病情长期保持稳定,在治疗心衰的同时还要积极的控制引起心衰的原发疾病,积极的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从而达到降低死亡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08

87217次收听

心力衰竭能纠正吗
大多数心里衰竭的患者是可以纠正的,但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出现了其他并发症,如恶性心律失常,在不及时介入治疗的情况下,随时会出现猝死的风险。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指的是心脏收缩功能不足,导致出现缺血缺氧。而心衰本身可以分成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通过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来进行评估。确诊之后可以通过给予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选择无创或者有创手术进行操作。将体内多余水分过滤出来,改善体内缺血缺氧的现象。如果症状特别严重,可以考虑进行心脏移植。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22

108488次收听

心力衰竭该怎么检查
若是患上心力衰竭,通常需要做心电图检查,判断是否出现了心肌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也可以做超声心电图检查,以便评估心腔大小变化以及瓣膜的结构和功能。心力衰竭的患者也可以做X线检查、心脏磁共振检查、冠状动脉造影以及放射性核素检查。
慢性心衰能治好吗
慢性心衰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包炎等等,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不能满足人体组织器官血液供应并影响其功能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慢性心衰或心脏功能不全,治愈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积极的治疗改善症状,延长心衰患者的生存期。虽然心衰的治疗措施不断改进,治疗心衰的药物也的不断更新,但是心衰的死亡率依然很高。心衰患者一年的总病死率在20%-40%之间,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约为5%-8%,20%的心衰患者在6个月内会再次入院治疗。相对来说,Ⅰ级和Ⅱ级心衰患者的5年存活率比较高,但是对于Ⅲ级和Ⅳ级心衰,死亡率就很高了,5年存活率只有40%-50%甚至更低。当然,既然有心衰,不管是哪一级,都有可能出现突发症状而引起猝死的。
语音时长 01:28

2020-03-31

56756次收听

血钾血钠正常值
血钾血钠正常值是血清中钠离子、钾离子浓度的正常数值。
心力衰竭症状
心力衰竭症状分为左心衰症状和右心衰症状,以呼吸困难、水肿、食欲不振以及肚子胀等症状最为常见。病人出现左心衰,表现为逐渐加重呼吸困难,该症状最早期和活动相关,多表现为一走路就喘。随着病情加重情况会越来越重,部分患者稍微一走动就喘。呼吸困难随着劳力出现,休息可减轻或缓解症状。另一种呼吸困难症状叫做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病人晚上睡觉突然觉得憋气,需要坐起来喘一会儿后才能缓解。以上都是左心衰表现,同时还可出现全身乏力、头晕症状。右心衰病人主要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可出现水肿,主要为脚肿,早上症状较轻,晚上较重。还可出现食欲不振、肚子胀等情况。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24

59570次收听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就是患者的心脏功能异常,不能给我们提供正常的供血和循环血液,致使心脏功能降低的一种表现,心力衰竭的死亡率还是居高不下的,远远高于癌症患者。很多人并不清楚什么是心力衰竭,一般是心脏的功能出现障碍、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的心力衰竭。
02:25
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西医替代疗法,比如心脏移植和主动脉球囊反搏。主动脉球囊反搏是通过仪器和机器来替代心脏的一种方法。第二,通过西药的保守治疗方法,可以对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控制急性心衰症状的药物,一般是静脉药物,比如洋地黄、利尿剂等,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另一类是急性心衰稳定后,进入慢性阶段所需要的药物,比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螺内酯、倍他洛克、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短期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长期缓解症状的效果,会比较好。第三,中药疗法。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采用长期服用中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地提高心衰病人的生存质量。
02:32
心力衰竭的护理
一般来说,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于严重心衰的患者,在饮食护理方面,应注意限盐限水。因为如果患者的盐摄入过多,水也会摄入过多,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第二,一般情况下,患有心力衰竭的病人,全身供血会减少,机体抵抗力会下降,病人的体质就会比较弱。所以,在日常护理中,患者应该避免过多地接触外界的环境,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因为细菌感染,会导致心衰患者发生感冒、发烧以及肺炎等情况,就可以诱发急性左心衰的出现。第三,通常而言,患有心力衰竭的病人,可以通过心脏康复的方法,来治疗。心脏康复是通过运动手段,来帮助病人逐渐锻炼心肺功能,帮助患者的心脏恢复。另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心脏康复,一定要在心脏康复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