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怎么检查
胃穿孔可通过胃镜检查、腹部X线检查、腹部CT检查、血液检查、腹腔穿刺检查等方式确诊。胃穿孔通常由消化性溃疡、外伤、胃癌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肌紧张、恶心呕吐等症状。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穿孔的重要方法,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破损情况。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以上,医生会将带有摄像头的软管经口腔插入胃部。胃穿孔患者可见胃壁全层缺损,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检查过程中可能发现溃疡病灶或肿瘤组织,必要时可同步进行活检。胃穿孔急性期应避免此项检查,以免加重穿孔。
2、腹部X线检查
腹部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这是胃穿孔的特征性表现。患者需站立位拍摄,气体在X线下呈新月形透亮影。该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急诊初步筛查。但微小穿孔或胃后壁穿孔可能不显示气腹征,需结合其他检查。检查前应去除金属物品,孕妇需告知医生。
3、腹部CT检查
腹部CT检查能清晰显示穿孔位置、大小及腹腔积液情况。扫描可见胃壁连续性中断,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腹腔内游离气体和液体。增强CT有助于鉴别胃癌穿孔,可见不规则增厚的胃壁。检查前需口服造影剂充盈胃腔,扫描时需屏住呼吸。CT检查辐射量较大,儿童慎用。
4、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评估感染程度和内环境状态。胃穿孔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升高。需抽取静脉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等检测。血液检查无法直接确诊胃穿孔,但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
5、腹腔穿刺检查
腹腔穿刺适用于合并腹腔积液的患者。医生在无菌操作下抽取腹腔液体,胃穿孔者多为浑浊脓性液体,含食物残渣。穿刺液检查可见大量白细胞、细菌培养阳性。该方法属于有创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穿刺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确诊胃穿孔后需立即禁食并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营养和电解质。恢复期应选择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冷食物,戒烟戒酒。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保护胃黏膜。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出现腹痛加重、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