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息肉会复发吗

54266次浏览

胃息肉容易复发,其复发的主要原因多与饮食不当、生活不规律、物理和化学因素刺激、遗传体质等因素有关。
  1、饮食不当
  胃息肉治愈后需要做好饮食方面护理,饮食上不宜食用辛辣或刺激性较强食物,以免刺激胃黏膜,胃黏膜受损伤,诱发胃息肉再次复发。
  2、生活不规律
  生活不规律也是诱发胃息肉常见诱因,占到胃息肉复发率20%~35%左右。
  3、物理和化学因素刺激
  胃部受到物理和化学因素刺激,局部已产生炎症反应,胃粘膜因此而受损,胃黏膜受损严重时胃息肉可反复发作。
  4、遗传体质
  胃息肉发病与遗传体质有关,受到遗传因素影响,病情即便痊愈后也易反复发作。这类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复查。

相关推荐

01:30
胃息肉的症状及危害有哪些
胃息肉是胃内壁黏膜和黏膜下层异常生长形成的赘生物,可能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其症状及危害有上腹部不适、营养不良、出血、消化不良、幽门梗阻等。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1、上腹部不适:胃息肉可能导致胃黏膜表面出现隆起,引发上腹部不适,如腹胀、隐痛等。2、营养不良:患者的食欲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3、出血:如果伴有胃黏膜糜烂、溃疡等情况,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4、消化不良:胃息肉会影响食物在胃内的正常消化,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5、幽门梗阻:当胃息肉位于幽门部位且体积较大时,可能引起幽门梗阻,表现为饱胀感、呕吐等。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症状及危害会因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身体素质、治疗方式等而存在差异。
胃里长息肉是否严重
胃里长息肉是否严重,与息肉的病理类型、生长部位、大小有关。胃底腺息肉是3-5mm、不超过1cm的小息肉,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不会超过1cm,没有恶变的情况,不需切除。增生性和炎性息肉,存在恶变的几率,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要杀菌并切除息肉。如果息肉病理检查是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干预,随着息肉长大会变成恶性,转化成胃癌,所以需要切除。
语音时长 01:27

2021-12-30

98155次收听

02:58
胃息肉2cm严重吗
胃息肉2cm需要重视,相对比较严重。但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胃息肉是单发的2cm息肉,通过染色、放大、窄带成像、蓝激光进一步检查,发现息肉陷凹结构或血管网结构发生紊乱,血管增粗、变直、僵硬等,都提示可能是恶性息肉。息肉判断并不能完全从大小来判断,有时较小的息肉也有可能出现恶性。2cm甚至2.5cm以上的息肉,恶性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胃息肉临床分类包括错构瘤性息肉,如胃底腺息肉,往往不会发生恶变,也不会引起不良感觉,不建议干预;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如果是单发的,个头比较大,伴有症状,检测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干预治疗;腺瘤性息肉根据含有或不含绒毛以及含有绒毛多少,又分为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和管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如果是2cm的绒毛状腺瘤,很容易发生恶变,一定要尽早切除。所以2cm的胃息肉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病理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多数情况下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帮助分析。
03:12
胃息肉会便血吗
胃息肉在有些情况下会便血,息肉较大或恶性腺瘤性息肉出现局部血管破裂,也会出现出血。胃息肉根据病理形态特点可分为四大类:一、错构瘤性息肉。相对预后良好,不需要干预。二、炎性息肉。如果比较小,可抗炎治疗,无需切除。如果比较大且是孤立性息肉,有恶变可能,需内镜下切除。三、增生性息肉。如果出现异型需镜下切除,绝大多数小息肉不用处理。四、腺瘤性息肉。可分为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或管状腺瘤,都有癌变风险,要在内镜下切除治疗。息肉处理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息肉所处位置、大小、表面情况、息肉形态、有无分叶以及病理类型来处理。大的、恶性或生长比较迅速的息肉,容易出现血管增粗、变薄、破裂,导致出血。
胃肠长息肉正常吗
胃肠长息肉是不正常的。胃肠息肉大部分跟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关。在息肉较小的时候,通常不会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大部分患者是通过胃镜检查或是肠镜检查的时候发现的。如果是在肠镜检查时发现有肠道息肉,可以直接在内镜下将发现的息肉摘除,胃部的息肉如果是在胃镜检查发现的,也可以直接在胃镜的时候进行摘除。摘除后需要对息肉进行活检,确定息肉的性质。如果息肉是良性的,摘除之后需要定期检查,看看是否有新的息肉长出。如果是恶性的息肉,后续需要配合化疗或是放疗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03

2021-04-22

96735次收听

胃息肉有哪些分型
胃息肉按照组织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前者不易发生癌变,后者癌变几率较高。
胃息肉不切除可以吗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息肉”这一名称通常只表示肉眼所观察到的隆起物。胃息肉属于癌前疾病的一种,大多数都是炎性的,小于2cm,随着胃炎的好转息肉也会消失或缩小,还有一种息肉是增生性息肉或者腺瘤样息肉,大于2cm,这种息肉是不会随着胃炎的好转而缩小的,但是有一定的可能会导致癌变。胃息肉还会导致胃痛,胃胀,反酸,嗳气等症状,所以,如果发现息肉对胃话,要及时摘除,并且要及时送病理,定期复查。胃息肉首选方法是经过内镜进行微创切除,创伤比较小,病人没有痛苦,不需要考虑手术问题。切除办法是利用高频电凝切除术,也就是圈套器圈套息肉以后通过电凝切除,同时达到止血目的。术后可能会导致胃溃疡,通过口服抑酸剂或黏膜保护剂,溃疡会在一个月左右愈合,术后大概半年左右随访一次,看溃疡是否长好,有没有新发息肉就可以,不用考虑做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15

2020-03-17

56788次收听

做完肠胃镜后注意事项
胃肠镜检查有无痛胃肠镜与普通胃肠镜之分。至于具体的注意事项。普通胃镜做完以后一般口腔没有麻木感,以后就可以进食,肠镜的话,做完以后一般就可以进食流质,无痛胃肠镜的话,一般需要1~2小时以后才可以进食。如果胃肠镜检查有异常的话,比如说做了活检等等,除了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方面建议是流质或半流质,避免过烫过硬食物,同时要注意休息,没有不适症状的话,逐渐向固体食物过渡。如果是内镜下做治疗的话,比如说电切,套扎之类,需要遵医嘱,可能需要停止进食,肠外营养。另外,做无痛胃肠镜的话,需要家人陪同,做完以后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不宜剧烈活动以及驾车与高空作业等等。如果出现发热,腹痛甚至便血,呕血等,需要及时上医院诊治。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7

67241次收听

胃镜后多久可以吃东西
胃镜的话有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之分。至于做胃镜以后多久可以吃东西,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果胃镜检查没有明显异常,普通胃镜的话,一小时以后就可以进食,无痛胃镜的话,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两三小时以后也可以进食。如果胃镜检查发现有异常的话,比如说有糜烂,溃疡,做了活检的话,有局部的胃黏膜损伤,甚至有出血现象,可以先采取静脉输液,同时可以口服抑制胃酸药物,比如说就质子泵抑制剂等,到晚上的话可以适当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最好偏凉一点,不宜烫。如果是做的胃镜下息肉或者是间质瘤切除术的话,需要住院观察,至少需要禁食2~3天,采取肠道外营养,等病情恢复以后,遵医嘱,慢慢的转为流质半流质饮食。
语音时长 01:21

2020-02-17

55211次收听

胃里长息肉会癌变吗
胃里面长的息肉还要分为很都多种的,有胃息肉还有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还有间质瘤,其中前面的三种息肉是不会发生癌变的,但是也要如果息肉的直径超过5mm就要进行手术的治疗,间质瘤是会引起癌变的可能的。
02:02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胃息肉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实际上胃息肉也分好多种,炎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这里主要讲胃底腺息肉。和所有疾病一样,胃底腺息肉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内源性的遗传问题。另外,很多都和病人长期服用抑酸药有关系,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用抑酸药保护食道,抑制胃酸以后,机体分泌胃泌素会大大增加,导致局部腺体增生,也就是胃底腺。还有就是胆汁,胆汁酸从十二指肠乳头返到胃,刺激胃底腺局部增生。
02:02
胃息肉多久复查一次
关于胃息肉多久复查,本身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指南,只能结合肠息肉的指南。在国外,关于肠息肉复查的问题,主要是看有没有结肠癌家族史,如果有结肠癌家族史,建议五年一复查,但国内基本上一年查一次。如果有大的息肉癌变的话,可能会半年就要复查一次,随着复查结果决定以后的频率。根据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常见程度和频率,因为大部分的胃息肉都是不会癌变的,所以胃息肉的复查,要比结肠息肉要更加宽松一点。建议胃息肉一年半到两年左右一复查,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胃息肉手术后多久恢复
胃息肉手术后一般需经过一周左右才能恢复,不过具体情况也因人而异,建议要注意术后的各种护理,尤其是在手术后需要严格禁食,排气后方可饮水,而在手术后次日可逐渐恢复饮食,但要以流质食物为主,并且应避免饮酒,还要让身体适当休息。
胃息肉是胃癌早期
息肉大多是指胃黏膜的局限性增生,多为肿物。很多人都以为胃息肉就是胃癌早期,但这其实不是完全对等的。有的息肉不会发生癌变的情况,有的息肉就很容易发生癌变。息肉越大,癌变概率就越高。息肉数目越多,癌变概率也越高。息肉发现后,最好还是尽快去医院就诊,采取胃镜下切除、手术治疗等方法。
胃息肉会变癌吗
一般情况下,胃息肉长的都很小,不到一厘米。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或者病变胃癌。当然,胃息肉虽说容易引起胃癌,但也是可以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