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容易得卵巢癌
卵巢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卵巢癌家族史者、携带BRCA基因突变者、未生育或晚育女性、长期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者以及年龄超过50岁的女性。卵巢癌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环境暴露等多种因素相关,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腹胀、盆腔疼痛、尿频等症状。

1、有卵巢癌家族史者
直系亲属中若有卵巢癌患者,其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这与遗传性基因突变有关,特别是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建议此类人群从30岁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及经阴道超声筛查。若检测发现基因突变,可考虑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2、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
BRCA1/2基因突变会导致DNA修复功能障碍,使卵巢癌风险提高10-30倍。这类人群除卵巢癌外,乳腺癌发病风险也明显增高。基因检测阳性者需每6个月接受一次妇科超声联合CA125检查,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奥拉帕利片等PARP抑制剂进行预防性治疗。
3、未生育或晚育女性
未经历妊娠或35岁后首次生育的女性,由于排卵周期未中断,卵巢长期处于激素刺激状态,可能增加上皮细胞恶变概率。这类人群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高脂肪饮食,定期进行盆腔检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持续腹胀时应及时就医。
4、长期雌激素暴露者
持续10年以上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不含孕激素可能刺激卵巢上皮增生。绝经后女性如需激素治疗,应选择雌孕激素联合方案。已存在卵巢囊肿者需每3-6个月复查超声,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等抗雌激素药物。
5、中老年女性群体
50岁以上女性卵巢功能衰退伴随免疫功能下降,细胞修复能力减弱。肥胖、吸烟等因素会进一步增加风险。建议每年进行妇科体检,出现消化不良、腹围增大等非特异性症状时需排除卵巢癌可能。保持规律运动、摄入足量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风险。
所有高危人群均应建立定期筛查意识,避免接触滑石粉等可能致癌物。日常饮食注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深海鱼类摄入,控制红肉及加工食品用量。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腹胀、饱腹感或盆腔不适时,应及时进行妇科肿瘤专科评估,必要时完善盆腔增强CT或PET-CT检查。确诊患者可根据分期选择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卡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化疗方案。
相关推荐
01:31
02:17
02:27
0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