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小板减少症是癌症吗

52628次浏览

血小板减少症并不是癌症,可以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原因来讲,很有可能是自身免疫力下降引起的。

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见的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所导致的血小板主要管控的是凝血功能,如果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凝血功能减弱,就会诱发血小板减少症。所以血小板减少很有可能是自身免疫力比较弱而形成的,其次,一些感染也可能会诱发血小板减少症,另外,有些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等都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从病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如果出现了贫血的情况,血小板也会相应减少,这些都有可能会造成血小板的减少。但血小板减少症并不是癌症,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可君片、复方皂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缓解症状。

相关推荐

血小板减少危不危险
血小板减少是否危险要根据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特别是血小板降低的程度来区分。血小板减少主要引起的临床风险是出血。出血和血小板降低的程度、和血小板降低的速度都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的血小板能够稳定的维持于50×109/L以上,不会引起出血的情况,也可以耐受常规的、中等级别的手术和临床上常规的抗凝抗栓的治疗。而血小板降到20×109/L以下,特别是10×109/L以下的时候,就属于血小板重度的减少,自发性的出血往往不能避免。这时候就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果断的措施,进行输注血小板或者用药物迅速提升血小板,来减少病人出血的情况。当然,一些血小板迅速下降的病人、一些合并凝血机能异常的病人,血小板轻度或中度的降低也能引起出血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1:03

2021-12-30

75395次收听

化疗后血小板低应该如何治疗
需要根据患者血小板降低的程度,和下次化疗开始的间隔来综合的确定。血小板轻度的降低也就是血小板在50×109/L以上的时候,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经过休息和等待,一般化疗结束以后14天左右,血小板可以恢复到正常的范围里面。但是如果下次化疗要在短期内开始,这时候有必要采取一些药物治疗提升血小板。血小板低于20×109/L以后,就属于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自发性的出血的倾向,也就是卧床休息的时候也可以引起皮肤粘膜或者脏器的出血。如果出现了中枢的出血,往往是导致致命性的出血。这个时候就需要紧急的联系医院,在化疗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使用升血小板药物,常见的有促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波帕和白介素-11这些药物。紧急的情况下,也就是血小板重度的减少,特别伴有粘膜出血的血小板减少,可以通过输注血小板,达到提升血小板的目的。
语音时长 01:07

2021-12-30

59996次收听

01:19
大血小板数目偏低原因
大血小板数目偏低,并不对应于临床某一个疾病。骨髓制造的血小板,在形态、数目上面是比较均一的。出现大血小板偏低,往往都是在血小板过度消耗时,骨髓为了代偿血小板的消耗,加速制造血小板,就会释放一部分大血小板进入血液。再一个,一些创伤、放化疗、其他疾病的干扰情况下,也会引起大血小板数量的偏低。在血小板计数正常的情况下,血小板的大小、血小板的分布宽度等等这些指标,并不对应很明确的是临床疾病。所以出现血小板体积增大,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确定一下有没有病理性的情况。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有哪些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主要分成4个部分,血小板具有粘附能力,聚集能力,释放能力以及收缩能力,所以可以促进血管收缩。若血小板参与到整个凝血的过程中,能有效发挥止血的效果。
血小板测定有什么临床意义
血小板测定的临床意义主要是用来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此外,还可以用来诊断一些血小板减少或者增高的其它疾病。比较常见的有骨髓造血功能受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02:48
血小板减少怎么治疗
治疗血小板减少需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零种球蛋白等,或通过输入浓缩血小板进行治疗。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病症,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我们首选的药物应该是糖皮质激素,或选择零种球蛋白静脉输注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当出血时要急需输浓缩血小板。当放化疗引起血小板减低时,当化疗疗程结束之后,应尽快给予病人血小板生成素这类刺激因子,来促进基础细胞的生成,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除了常用的这些药物之外,我们还要注意预防血小板减少造成的严重的致命的出血,所以在血小板减少的时候,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该避免可能出现的出血,患者需要绝对卧床度过骨髓抑制期。
02:48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血小板严重减低十分危险,需要重视。常见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包括良性原因和恶性原因。良性原因常见免疫引起的血小板减低,如原发免疫血小板减少,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的出血,一般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的斑点、瘀斑、口腔里的红色出血点及血泡。血泡的出现容易提示有内脏出血的危害。如颅内出血、中枢神经出血、肺出血,表现为咯血、吐血、和便血。此时应密切观察,及时治疗,避免内脏出血造成的生命危险。还有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低,我们常用的治疗办法是给予血小板生成素或者输注血小板来避免严重的出血。血小板减低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严重体力脑力活动,包括精神的紧张,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内脏的出血或者身体的损伤。
腿上有淤青怎么回事
腿上有淤青首先要考虑有没有轻微的外伤,或者是磕碰,再者考虑血小板有没有问题。需要到医院血液科去查一查血项,检查是不是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会造成腿上有淤青的表现,或者是凝血机制有没有问题。如果腿上有血管静脉回流不畅的问题,需要到有关科室去做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可以对应性的根据病因不同来进行处理和解决。一般腿上淤青,根据年龄,根据淤青发生的原因不同,采取相应的不同办法去处理和解决。轻微的可以不管,慢慢自然就会吸收。女同志有些毛细血管比较丰富,在某些部位上可能碰一下,就发生淤青。最主要的还是要看看凝血机制有没有问题,或者血小板有没有问题。
语音时长 01:38

2019-11-27

57098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紫癜的一种。当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时候,患者们也不要太担心,这时候可以通过西药来治疗,在西药上一般使用激素来治疗。当出血严重的时候,可以通过输血或者血小板来治疗。万不得已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
血小板低怎么补
体内血小板过低是一定要补的,常见的补充血小板的方法有食疗法以及中医疗法,另外如果大家体内严重缺乏血小板,而且情况非常危急的话,才可以考虑输血法,同时血小板过低,给大家身体带来的伤害还是比较大的,比如说引起各大器官出血以及流血不止等等。
血小板减少有哪些症状
一般情况下,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可能有出血、发热、皮肤青紫色改变、急性型血小板减少、慢性型血小板减少。具体分析如下:
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的原因大部分跟免疫系统、药物或毒物损害有关。大部分病人都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原因不明,与免疫、过敏、病毒都有一定关系。大部分病人到医院都要做骨穿,骨穿是诊断的基本,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语音时长 00:54

2018-09-30

64332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症有哪些危害
血小板减少症危害是如果血小板低于30,可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可能。血小板正常值是100到300,低于100叫血小板减少,表现是出血,如果血小板超过30,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紫癜等不需要治疗。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低于正常值。
语音时长 00:55

2018-09-14

61623次收听

01:43
血小板减少症危害有什么
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低于正常值。血小板正常值是100~300,低于100就叫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是出血。如果血小板超过30,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紫癜等等,不需要治疗。如果血小板低于30,可以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的可能,需要采取干预措施。
01:30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大部分是因为肝脏疾病,和继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是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往往是原因不清出现的血小板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