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血栓能昏迷吗

57876次浏览

脑血栓是会导致昏迷的,一般是病情比较严重时会出现昏迷。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比如使用醒脑静治疗,另外昏迷时还会有可能导致水肿、颅内压升高,要做好护理工作,要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以免引起更大的伤害。

对于健康,大家都非常看重,也想要自己有健康的身体,如今生活中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比如脑血栓。这种疾病对于健康的危害比较大,有些患者了解的不多,想要知道脑血栓能昏迷吗?

脑血栓发病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会有很多,比如因其积聚部位的不同和梗死区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如果患者有大面积的脑梗死或球部梗死等脑干梗死,可能会神志不清,即昏迷。

然而,大多数脑血栓患者不会有这样的昏迷。出现的症状有可能是口角歪斜,言语方面出现含糊不清或者是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等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了昏迷,表示病情比较危重,一定要引起注意。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一些药物可以用来唤醒大脑。例如,使用醒脑静或纳洛酮等药物治疗可以唤醒大脑,促进复苏。此外,如有脑水肿,应使用脱水和利尿剂治疗。

如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此外,脑血栓患者还需要使用一些抗凝、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规范的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

脑血栓造成的昏迷,可能是患者的血栓面积较大,导致脑缺血缺氧,影响患者的意识。病人昏迷时应使用广誉远牛黄清心丸、同仁堂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及时给予醒脑治疗。一般昏迷患者还会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升高,所以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一般昏迷病人都是被动仰卧位,应把头转向一侧,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还要定期给病人翻身、拍背,防止肺炎的发生。家属要有耐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相关推荐

脑ct能查脑血栓和脑梗吗
脑CT能够查出脑血栓和脑梗,但是一般在发病后24小时,坚硬,那CT是脑血栓检查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通常都需要进行颅脑CT的检查,首先应该排除颅内出血,然后依据患者的发病时间联合行磁共振检查,一般来讲讲在发病7~8小时以内的患者,颅脑CT是不能够显影,超过8小时以后能够部分显影,具体应该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临床症状来决定。如果梗死的面积比较大,或者梗死后出现脑水肿,颅脑CT异常表现较为明显。而如果呢,梗死组织比较小或者水肿不明显,则颅脑CT显影效果不好。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10

105369次收听

脑ct和磁共振有什么区别吗
脑CT和颅脑的磁共振在工作原理、侧重点以及注意方面都是有很多区别的。首先有脑磁共振的原理是通过磁力使体内的粒子转向一个方向,是去除磁场时收集该粒子恢复到原来方向时所释放的信号形成的影响。而脑CT是通过向人体释放射线,收集射线穿过人体后的影像,从而反映组织情况。脑磁共振对脑组织炎症脑水肿脑缺血的含水量比较高的组织显像明显,安脑CT对颅脑骨折,脑出血等对射线反应比较强的结构比较明显。再行脑磁共振检查是应该将身体上所有金属物品去除,以免影响检查效果;脑CT检查时,除了去除身体金属物品,对于备孕和怀孕的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10

91593次收听

脑血栓临床检查
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总是有着一些疾病让我们寝食难安。这之中,脑血拴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脑血拴的检查,我们都是比较在意的,那么接下来就一起看看有关脑血栓临床检查的一些事情吧。
脑血栓有几种类型
随着人们饮食上越来越好,得脑血栓的人也非常的多,患者常常非常苦恼,患者主诉半身麻木,受到牵拉、发冷、最常见,今天我给大家讲讲脑血栓有几种类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怎么预防脑血栓
预防脑血栓要从多方面做起,首先应规律生活,另外注意调理饮食,此外还需补充足够量的水分。
得脑血栓怎样治疗
脑血栓发病之后首先要进行溶栓治疗,一般都是在24小时内使用溶栓药物,促使血栓尽快的消退。再就是要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改善脑组织的氧气供应和代谢功能,病情严重者需要考虑做手术治疗。除此之外,脑血栓还要进行其他的治疗,比如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调节血压和控制血糖和血脂。
02:54
脑血栓前兆有哪些
脑血栓一般患者会急性起病,可能会出现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也可以出现一次面部的麻木或者口角歪斜,还可能会出现说话不清楚,理解语言困难,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双眼向一侧注视,还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单眼或者双眼的视力丧失,或者看东西模糊,另外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头疼、呕吐,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或者是肢体的抽搐。目前国际上有一个快速帮助识别脑血栓的口诀,叫做FAST,即通过脸、胳膊、语言来快速识别脑血栓,并记住发病时间,及时把患者送至医院。
02:45
脑血栓的预防方法
脑血栓就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方法主要是预防和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建议30岁以上的人要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如果发现血压高,建议积极的进行家庭的自我的血压监测。所以,脑血栓的预防就是要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低盐、低糖、低脂饮食,加强运动,同时每年要监测血压,让血压尽量的维持在140/90以下。如果患者同时合并了糖尿病,同时合并了肾病,比如蛋白尿的患者,要把血压进一步降低到130/80以下,严格的吧血压控制的更低一点。对于老年人年龄超过65岁以上,要根据情况把血压要控制在150/90以下。另外对于一些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的监测、血液学的检查。
脑心通胶囊有副作用吗
脑心通胶囊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药物,用于治疗脑血栓,冠心病,心绞痛等各种疾病,安全性比较高,按照医生的嘱托服用,一般没有副作用问题,只有少数的患者长期的服用,可能会出现一些肠胃不适反应,或者是皮肤瘙痒脱皮心烦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在停药之后即可消失。
脑血栓怎么预防复发
预防脑血栓,要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采用药物治疗,其中阿司匹林、汀和降压药是最主要的,患者可能需要终生服用。预防脑血栓复发是二级预防,主要针对脑血栓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如果患者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要进行相应的预防;另外还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要戒烟、尽量少喝酒,如果患者体态肥胖,要注意减肥;除此之外,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汀、降压治疗,抗血小板治疗主要是防止血液的凝固,汀治疗主要防止动脉的硬化,稳定斑块。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压,一定要控制好血压,高血压是脑血栓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语音时长 01:37

2018-09-29

54091次收听

01:53
脑血栓后遗症
脑血栓常见的后遗症有偏身麻木、偏侧无力、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头晕。脑血栓患者的步态和正常人明显不同,叫画圈步态。患侧的腿要画一个弧形,才能够向前移动。因为患者的活动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尽早治疗、尽早锻炼,避免留下比较严重的后遗症。有了后遗症也不必灰心,脑血栓的后遗症在后期,即使等了很长时间,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康复,所以应该积极的进行锻炼,积极的吃药,预防新的发作血栓。脑血栓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一种疾病。脑血栓的后遗症是在治疗不彻底,或者是治疗不好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应该积极,彻底治疗。
01:39
脑血栓怎么预防
预防脑血栓平时要做好养生,定期体检,需要吃药时坚持吃药。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它发病凶险,致死率、致残率非常高,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尤其是年轻人,要尽早的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过度的抽烟饮酒。不过度的熬夜,要早睡早起。不过度的暴饮暴食,要控制体重。适当的运动。定期体检,发现血脂、血糖、血压升高,要及时处理。需要吃药时要坚持吃药,这样就有可能预防脑血栓的发作。
老年人怎么预防脑血栓
老年人预防脑血栓,要对它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消除危险因素。首先是要控制血压,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第二要治疗冠心病、心脏病。第三是要控制血糖。血脂异常的患者要积极的控制血脂。减轻体重,少抽烟、喝酒。只有做到以上这些,脑血栓的形成才会减少。
语音时长 01:39

2018-09-21

55050次收听

01:43
中医认为脑血栓形成跟什么有关
患有脑血栓的病人,大多数会在安静状态,或者是在睡眠中发病。有部分病例,可以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前驱症状,比如患者可以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患者可以突然出现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眼歪斜,以及言语不清等症状。中医认为,脑血栓的形成,主要是与六种病理因素有关系,第一是虚;第二是火;第三是风;第四是痰;第五是气;第六是血。虚主要是指患者的阴虚,以及气虚。出现这种情况的患者,主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火是以肝火、心火为主;风是肝风,以及外风为主;痰是风痰和湿痰;气是气郁和气逆;血是血虚和瘀血的表现。以上六种病理机制能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患者可以突然发病。在这六种机制当中,肝肾阴虚是引起脑血栓最根本的原因。
脑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血栓急性期主要是溶栓、抗血小板以及血管内的治疗。脑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急性期一般要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时间越早效果越好。静脉溶栓一般最佳在三小时以内,不超过六小时。如果发现有大动脉的闭塞,涉及到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等,这种大血管的病变,那么还可以通过微创介入治疗开通血管。其他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还有一些神经营养药物或者叫脑保护药物;还有一些改善循环、抗炎症反应或者抗自由基反应的药物,对脑神经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当过了急性期以后,就要开始进行神经功能的康复,如有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要针对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进行康复锻炼,肢体运动障碍要进行肢体的康复锻炼。急性期及这些过程以后,还有进行二级预防,主要就是针对疾病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控制,比如常说的抗血小板的药物,控制血压的药物、降血脂的药物、降血糖的药物以及清淡饮食、适当的运动,防止复发。
语音时长 02:30

2018-09-07

5842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