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胰腺癌遗传性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0-12-1027626次浏览

关于胰腺癌的遗传问题,想必受到很多患者的关注,原因大家都知道。但是由于人们的认识不一样不够准确科学,所以在对胰腺癌的遗传问题上存在很多的误区,以至于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那么,胰腺癌患者的遗传性有多大呢?

那胰腺癌遗传概率大吗?

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胰腺癌患者没有相关的家族史,但是大约有十分之一的患者是有遗传性的。每有一名直系亲属,比如父母和兄弟姐妹,发生了胰腺癌,那么胰腺癌的发病危险就会增加40%。而对于那些有两个以上家族成员发生胰腺癌的家庭,如果其他家庭成员戒烟的话,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降低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

通过对胰腺癌会不会遗传的分析,我们发现胰腺癌与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也是“生活方式癌”的一种。所谓的“生活方式癌”即由于人类不健康衣食住行引起的癌症:抽烟、酗洒、经常熬夜吃夜宵、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呼吸汽车排放的尾气,甚至在家炒菜时吸人油烟雾气等,都存在致癌的可能性。工作压力大,生活没规律,长时间的应酬会损害人们的健康。高脂饮食人群、糖尿病人群患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家庭中常吃熏烤煎炸食品及腌制食品,患胰腺癌的概率也会增加;食用油、高盐食物的消费增加,不但会引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也易产生胰腺癌隐患。

综上所述,我们得知胰腺癌的病因之一是遗传因素,但这只说明胰腺癌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家族聚集性,并不会绝对的遗传。

以上介绍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胰腺癌对健康危害极大,甚至危及生命,而早发现对治疗是很有帮助的,因此,一旦遇到身体不适,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确保健康。

相关推荐

胰腺癌带来的危害
胰腺癌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很多的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上很严重的疾病的时候,心情都是相当的沮丧的,这样的现象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良好的心态是可以协助我们对于胰腺癌的治疗的,那么胰腺癌会导致什么危害出现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易会出现的几大胰腺癌症状表现是什么
胰腺癌的疾病在生活中是较为高发的,患有了胰腺癌后,对于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那么,最为主要的几大胰腺癌症状表现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从下面的文章中了解下吧。1、胰头癌除致梗阻性黄疸外,亦常致胆囊肿大,可在右上腹清楚扪及。梗阻性黄疸伴胆囊肿大常提示壶腹周围肿瘤的可能。这是属于胰腺癌症状之一。2
胰腺癌如何康复
胰腺癌患者要想康复要从饮食、生活方式、心理、随访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调节。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胰腺癌患者在早期的患病阶段会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体重下降以及出现黄疸等症状。由于早期的症状较为轻微,因此很多患者会忽略早期症状,并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胰腺癌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胰腺癌手术适合未出现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患者。胰腺癌治疗方案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任何的胰腺癌尽可能的采取手术的方式再辅助放疗、化疗药物的靶向治疗等其他措施。但是胰腺癌因为发现的晚,病情的凶险恶性程度很高,真正能够接受手术治疗其实非常少,临床上一般在百分之十左右。胰腺癌越早越好,如果出现了周围的侵犯尤其是出现神经和血管的侵犯,手术要慎重选择。因为即便是手术肉眼上切除干净了,但是还是可能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残留,效果不一定很好。如果出现了远处的转移尤其是出现了大脑、肺部、骨骼的转移,这相对来说是手术的禁忌症。则需要配合其他的方式,比如说肿瘤的降级、降期治疗来判断是否有二期切除的可能性。但是随技术的提高,对尤其是肝脏的转移治疗,可以同期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胰十二指肠切除合并肝叶切除,能达到比较好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39

2020-03-05

55911次收听

02:03
胰腺癌很疼吗
胰腺癌早期有轻微的腹痛,到了晚期疼痛比较严重。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可以出现轻微的腹痛,伴有脘腹胀满,甚至恶心、呕吐。到了晚期出现了一些压迫症状以后,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疼痛。这种情况下,最好是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比如服用一些西药的镇痛药,或者外敷一些镇痛药,再配合中药针灸进行治疗。针灸,尤其是做艾灸,可以有明显的镇痛效果,针灸、中药结合西药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2:35
胰腺癌腹部疼痛该如何缓解
如果是由于胰腺癌本身引起的腹痛,在癌症中晚期可以给予疼痛的三阶梯治疗方案。所谓三阶梯治疗方案主要是疼痛的药物的逐渐升级,从一般的消炎镇痛药一直到吗啡、杜冷丁这种强效的镇痛药。从一天一片逐渐逐渐增加到十二小时一片、八小时一片甚至更加密集的用药。而对于非胰腺癌引起的腹痛要明确病因,比如是否有肠穿孔、肠梗阻、大量的腹水等,如果是这些原因引起的就要采取其他外科的手段来进行消除。
03:01
胰腺癌化疗的副作用都有哪些
胰腺癌化疗的副作用有消化道的反应、肝肾功能的伤害、血管炎、脉管炎、骨髓抑制、免疫抑制。全身性的副作用最常见是消化道的反应,比如剧烈的呕吐,甚至食管撕裂、出血,另外就是肝肾功能的伤害,病人出现严重的肝损伤,出现黄疸、腹痛,尤其是肝区疼痛非常的剧烈,还有肝肾毒性导致的腹水、黄疸、感染甚至休克等。局部并发症主要指的是化疗药物相关的血管和局部的皮肤、皮瓣、肌肉、骨骼出现疼痛,常见的是血管炎和脉管炎。远期并发症主要指的是骨髓抑制、免疫抑制,病人会出现严重的脱发、感染、白细胞降低等。
胰腺癌症状
胰腺癌的症状很不典型,往往跟他的基础疾病有关系。因为胰腺这个器官比较深,在前面有胃、肠子、网膜等挡着,很难早期发现。一般的检查,常规的是B超。对于胰腺的检查来讲,不容易发现。早期从病人的角度来讲,它也很少有特异性的表现。往往就是饮食上,因为胰腺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往往饮食上吃了高蛋白或者高脂肪的饮食,可能会有些不舒服。最常见的还有就是消瘦,因为他的消化受影响了。这是一些早期症状。到后期,向后侵犯到神经,可能会导致顽固性的疼痛。在特殊部位,比如说胰头的肿瘤,可能会出现黄疸,就是皮肤、巩膜变黄。但是这些都是晚期的症状,早期没有非常特异的症状。
语音时长 00:50

2018-09-29

60957次收听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方法有哪些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还可以选择影像学检查,通过增强ct或增强核磁来确诊。此外,还可以通过超声内镜或者术中的探查来做穿刺活检,通过送病理检查后得到最终的病理学的证据支持,从而达到确诊目的。
语音时长 01:33

2018-09-21

58659次收听

早期胰腺癌应该如何治疗
早期胰腺癌应该化疗,切除后进行化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胰腺癌一旦在临床发现了以后,很少一部分是早期的,绝大部分都是中晚期的。因为胰腺癌里面最多就叫胰腺导管癌,胰腺导管癌一旦发现的时候,从现有的医疗手段上,大部分都是中晚期了,除非在做其它手术中意外地发现胰腺癌。它没有任何症状,去做病理的时候,比如切了胰腺癌做病理的时候,发现一些黏膜里面有癌,但没有任何症状表现。但凡患者有症状表现出来,基本都到了中晚期了。所以胰腺癌早期名词是很敏感的,基本很少有早期的。在临床里面,如果真的是意外发现了是早期胰腺癌,化疗是最好的一个手段,切除后进行化疗是最好的手段。
语音时长 01:20

2018-09-14

63422次收听

01:58
胰腺癌转移途径
胰腺癌是在临床里面,属于恶性程度比较高的一种癌症。一般情况下,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比较低。有相当一部分的癌症说的是五年生存率,但是,对于胰腺癌或者是胆管癌来说,是两年的生存率,由此可见,胰腺癌的生存率是很低的。胰腺癌这种疾病,一旦发生以后,特别容易出现转移的情况,胰腺癌患者可以出现局部转移、淋巴转移,以及血行转移的情况。在临床里面,最多见的就是出现局部转移的患者,因为在胰腺的周围,比如有胃有结肠,最容易就会侵犯到患者胃和结肠的部位;还有就是可以出现淋巴转移的情况,淋巴转移可以转移到肝脏,甚至转移到全身的各个地方。胰腺癌患者出现肝转移的几率比较高,所以,患者得了胰腺癌以后,应该在早期,就进行治疗,避免发展变快。
胰腺癌能治愈吗
作为肿瘤来讲,肿瘤的复发。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讲,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胰腺癌过去化疗的效果不好,没有很好的药物。所以在很多医院,很多的书上来讲,说胰腺癌化疗效果不好,放疗效果不好。手术做完以后就不再做其他的治疗,但是这个观念实际上是错误的。随着近几年药物的研发进展以后,胰腺癌相当一部分病人在做化疗以后,可以大大地延长寿命。在临床上也遇见过,胰腺癌的病人转移。经过规范的化疗治疗以后,还会活3到5年。还有一部分病人不可手术,经过规范的化疗以后,获得了手术机会,再做了根治手术。所以在做完胰腺手术以后,一定要化疗。经济条件好的病人,还可以选择一些靶向治疗的药物,包括免疫细胞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18-09-07

59641次收听

02:17
胰腺癌手术后护理
胰腺癌手术后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病人需要根据自身疾病的情况,以及手术中的情况,来确定何种饮食。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手术后,应该食用一些富含热量、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的食物。另外,患者应该要养成开朗乐观的情志。这样,就可以使得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在日常饮食当中,应该避免暴饮暴食、喝酒,也应该避免食用高脂肪、辛辣刺激的食物。第二,胰腺癌手术后,要保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的意外脱落。因为胰液渗入到腹腔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所以,家属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工作。第三,胰腺癌手术后,在护理方面,患者要注意加强活动,促进手术吻合口的通畅,要降低胰瘘和胆瘘的发病率。
胰腺恶性肿瘤是癌症吗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胰腺癌的致病因素目前还不明确,但随着研究的进行,大家还是有了一些倾向性的看法,比如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的人群中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比正常人群高一些。50岁以上,长期吸烟、饮酒,有“三高”饮食习惯,以及慢性胰腺炎等传统上认为的高危人群应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