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荨麻疹和紫癜的区别
过敏性荨麻疹和紫癜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过敏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风团伴瘙痒,紫癜则以皮下出血点或瘀斑为特征,可能伴随关节肿痛或腹痛。
1、发病机制
过敏性荨麻疹属于I型超敏反应,由组胺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皮肤水肿。紫癜多与血管炎、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相关,常见于过敏性紫癜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壁损伤导致红细胞外渗。
2、皮损特征
荨麻疹皮损为大小不等的粉红色或苍白色风团,边界清晰,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紫癜表现为针尖至黄豆大小的出血性斑点,压之不褪色,初期呈鲜红色后转为紫褐色,消退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
3、伴随症状
荨麻疹常伴剧烈瘙痒,严重者可出现血管性水肿或过敏性休克。紫癜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肿痛、腹痛或血尿,尤其过敏性紫癜易累及肾脏、胃肠道及关节,儿童患者更需警惕肠套叠等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
荨麻疹血常规通常无异常,过敏原检测可能阳性。紫癜需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现IgA升高,肾损伤时尿常规可见红细胞或蛋白尿。
5、治疗原则
荨麻疹以抗组胺药为主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严重者需用糖皮质激素。紫癜需针对病因治疗,过敏性紫癜可用芦丁片改善血管脆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片,合并感染时需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
日常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荨麻疹患者忌食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紫癜患者应减少剧烈运动以防出血加重。两种疾病均需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持续腹痛或血尿需立即就医。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