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能引起肾衰竭
肾衰竭可能由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梗阻性肾病等原因引起。肾衰竭是指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水肿、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1、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可能与严重感染、大出血、药物中毒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量突然减少、血肌酐快速升高。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如控制感染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纠正血容量不足可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必要时需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2、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可能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尿增多、贫血、皮肤瘙痒。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如降压可使用缬沙坦胶囊,改善贫血可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终末期需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有关,通常表现为蛋白尿、水肿、血压升高。治疗需严格控糖,如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降压可使用卡托普利片,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
4、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肾病与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有关,通常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血肌酐缓慢升高。治疗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片,限制钠盐摄入量为每日不超过5克。
5、梗阻性肾病
梗阻性肾病可能与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肾区疼痛、排尿困难。治疗需解除梗阻,如肾结石可体外冲击波碎石,前列腺增生可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严重积水需经皮肾造瘘。
预防肾衰竭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出现持续水肿、尿量改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肾内科,完善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已确诊肾病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严格控制蛋白质和盐分摄入,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
相关推荐
00:59
01:57
02:09
02:09
02:28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肾衰竭是怎么得的
- 2 引起肾衰竭是怎么得的
- 3 肾衰竭是如何引起的
- 4 肾衰竭什么引起的
- 5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 6 怎样避免肾衰竭
- 7 什么是肾衰竭?
- 8 肾衰竭是怎么引起有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