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肺炎的治疗
真菌性肺炎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氧疗支持、基础疾病控制、免疫调节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真菌性肺炎通常由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1、抗真菌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原体需选择特异性抗真菌药物。曲霉菌感染可选用伏立康唑注射液或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隐球菌感染常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胞嘧啶片,念珠菌感染可使用卡泊芬净注射剂或米卡芬净钠注射液。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浓度,疗程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
2、氧疗支持
中重度患者可能出现低氧血症,需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氧疗,氧流量调节至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可能需要无创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支持。氧疗期间需定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评估疗效。
3、基础疾病控制
合并糖尿病者需强化血糖管理,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HIV感染者应尽快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需评估调整用药方案。慢性肺病患者需加强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
4、免疫调节治疗
对于粒细胞缺乏患者可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严重炎症反应者可短期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胸腺肽肠溶片等免疫调节剂有助于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感染指标和免疫功能变化。
5、手术治疗
肺曲霉球或组织坏死灶可考虑肺叶切除术,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脓胸患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或胸膜剥脱术。手术前后需持续抗真菌治疗,术后注意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
真菌性肺炎患者应保持充足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素。恢复期可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练习。避免接触霉变环境,免疫力低下者需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所有抗真菌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