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传播方式包括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密切接触感染者、性接触及血液暴露。
1、污染食物传播
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是主要传播途径。贝类、生鲜蔬果等未充分加热或清洗的食物可能携带病毒。病毒在60℃以上高温可被灭活,建议食物彻底煮熟,生食蔬果用流动清水冲洗。
2、污染水源传播
饮用被感染者粪便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暴发流行。病毒在淡水或海水中可存活数月,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需将水煮沸1分钟以上,或使用正规消毒剂处理。
3、密切接触传播
与感染者共同生活或护理时,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或粪便后经口感染。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场所易发生传播,接触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
4、性接触传播
男男性行为者通过肛口接触可能传播病毒。使用安全套可降低风险,建议高风险人群接种甲型肝炎疫苗。
5、血液暴露传播
静脉吸毒共用针具、输入潜伏期患者的血液制品可能感染。我国自1999年起对献血者筛查甲型肝炎抗体,输血传播概率极低。
预防甲型肝炎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贝类,饮用煮沸水。接触感染者后2周内可注射免疫球蛋白。甲型肝炎疫苗需接种2剂,间隔6-12个月,保护效果可持续20年以上。出现黄疸、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隔离治疗。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甲型肝炎
- 2 甲型肝炎严重吗
- 3 甲型肝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 4 甲型肝炎有哪些特点
- 5 甲型肝炎是否严重
- 6 甲型肝炎是怎样造成的
- 7 甲型肝炎怎么引起的
- 8 甲型肝炎属于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