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为什么正常的新生儿也会出现黄疸

50393次浏览

正常的新生儿也会出现黄疸,这是生理性黄疸,主要是因为血氧分压突然升高、肝功能发育不成熟、肝-肠循环发育不成熟、喂养不足、白蛋白功能差等原因,影响胆红素的代谢、排泄,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引起的,对新生儿的危害不会太大。

许多宝宝出生两天以内会有皮肤、巩膜发黄的症状,这就是新生儿黄疸。除了少数新生儿的黄疸是因为肝胆疾病、溶血、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之外,大多数新生儿的黄疸都是生理性黄疸。有些新手爸妈对此比较疑惑,为什么正常的新生儿也会出现黄疸?
  1、血氧分压突然升高
  宫腔中是一个相对低氧的环境,胎儿在母体中会一直处在低氧的环境中,外界环境的含氧量明显比宫腔内高,所以新生儿出生后,就会因为血氧分压突然升高,让血液中太多的红细胞遭到破坏,这时候血清胆红素会明显增加,所以就会出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2、肝功能发育不成熟
  胆红素需要在肝脏中代谢、排泄,由于新生儿的肝功能发育也不成熟,胆红素无法的代谢、排泄受到影响,血液中的胆红素明显升高,就会引起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3、肝-肠循环发育不成熟
  新生儿肝肠循环系统发育也不成熟,排入肠道中的直接胆红素往往会被肠道过多的吸收,这也会导致血清中的胆红素增加,出现生理性黄疸。
  4、喂养不足
  刚出生的宝宝吮吸能力比较弱,再加上有些新手妈妈喂养宝宝的经验不足,很容易导致新生儿摄取不足,胎粪无法及时排出体外,也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与排泄,大概血清胆红素增加时就会导致生理性黄疸。一般多喝水,多吃奶,多排泄,这种黄疸症状就能缓解。
  5、白蛋白功能差
  刚出生的小宝宝身体各项系统发育都还不完善,白蛋白的运输功能也比较差,导致大量的间接胆红素无法进入肝脏代谢排泄,当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升高时,就会导致生理性黄疸出现。
  虽然正常的新生儿也会出现黄疸,但这种黄疸一般通过多喝水、多排泄退黄,必要时也可以服用茵栀黄等药物退黄,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相关推荐

01:46
新生儿黄疸怎么护理
黄疸开始时,婴儿的面部发黄,逐渐发展到胸,腹和四肢,有时眼睛的白色巩膜也会呈现黄色。每次沐浴及换尿布时仔细观察婴儿的肤色,充分喂奶,观察是否经常大便。同时要在家里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反应,吃奶情况,活动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安排新生儿游泳,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鼓励尽早地吃奶,加强喂养,通过喂养可以促进孩子排便,排尿,排便,排尿增加后,可以促进胆红素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发现黄疸后只喂水或夜间一直开灯并不会有多大效果。黄疸延伸到脚底,吃奶时力气变弱,不经常哭,婴儿的胳膊和腿无力时,应尽早去医院接受检查及治疗。若因难以准确辨识而有疑虑时,也请到医院接受儿科检查。
01:52
新生儿黄疸的表现和处理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母乳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因婴儿的肝功能不成熟而出现的症状。每个婴儿出现的时间和消失的时间都不同,大部分在出生2-3日后发生,7-14日左右消失。黄疸开始时,婴儿的面部发黄,逐渐发展到胸,腹和四肢,有时眼睛的白色巩膜也会呈现黄色。每次沐浴及换尿布时仔细观察婴儿的肤色,充分喂奶,观察是否经常大便。发现黄疸后只喂水或夜间一直开灯并不会有多大效果。当出现病理性黄疸,需要积极的给予治疗,防止出现胆红素脑病,影响宝宝的智力。黄疸延伸到脚底,吃奶时力气变弱,不经常哭,婴儿的胳膊和腿无力时,应尽早去医院接受检查及治疗。若因难以准确辨识而有疑虑时,也请到医院接受儿科检查。
01:45
新生儿黄疸的出现的时间和症状是什么
每个婴儿出现的时间和消失的时间都不同,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指足月儿生后2到3天出现黄疸,4到5天达到高峰,5到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而早产儿黄疸多见于生后2到3天出现,5到7天达到高峰,7到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到4周。黄疸开始时,婴儿的面部发黄,逐渐发展到胸,腹和四肢,有时眼睛的白色巩膜也会呈现黄色。每次沐浴及换尿布时仔细观察婴儿的肤色,充分喂奶,观察是否经常大便。发现黄疸后只喂水或夜间一直开灯并不会有多大效果。黄疸延伸到脚底,吃奶时力气变弱,不经常哭,婴儿的胳膊和腿无力时,应尽早去医院接受检查及治疗。若因难以准确辨识而有疑虑时,也请到医院接受儿科检查。
03:10
婴儿满月了黄疸值多少才可以打预防针
孩子能否打预防针和孩子黄疸值的高低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看孩子黄疸持续时间长的诱因是什么,才能决定孩子是否可以打预防针。如果在婴儿满月时黄疸没有彻底消退,是病理性黄疸,但是精神反应、进奶和其他的表现都正常,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其他疫苗应查明原因,再确定能否接种。还有一种是因为孩子吃母乳所引起的母乳性黄疸,只要孩子还在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就不会消退,这时除了满月的乙肝疫苗之外,其他的预防针接种都不受影响,无论孩子的黄疸水平多高,都和孩子能否打预防针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是病毒感染或其他的诱因引起孩子出现病理性黄疸,需要确诊引起孩子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再根据原发病,来确认孩子是否可以打预防针。
2个月宝宝黄疸还没退怎么办
2个月宝宝黄疸还没退,最好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肝功能,如果体内胆红素升高,考虑是出现了病理性的黄疸,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出现病理性黄疸后可以进行蓝光照射,同时还需要对症服用药物,以免导致黄疸症状加重,影响孩子的身体恢复。如果出现了是生理性的黄疸,一般不必着急,平时可以多给孩子吃母乳,多排泄,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黄疸症状。同时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多带孩子晒晒太阳,晒太阳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让黄疸尽快消退。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8

72100次收听

宝宝黄疸照蓝光难受吗
宝宝出现黄疸的问题,照蓝光不难受。照蓝光的时候孩子基本上是没有特殊感觉,也不会觉得难受,但是蓝光照射也存在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造成体温升高或者出现脱水的问题,极少数的孩子会出现皮疹和腹泻的现象。给孩子照蓝光,一般是不会影响到核黄素的代谢,但是可能会造成维生素B2的缺乏,所以给孩子照蓝光的时候,通常会给孩子补充一些维生素B2。给孩子照蓝光的时候,要注意遮盖住孩子的眼睛以及生殖器,以免对视网膜和生殖器产生影响,照过蓝光之后,要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8

106792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溶血什么意思
溶血症主要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引起,同种免疫性的溶血,也就是妈妈的血型和胎儿之间的血型不相容,产生了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胎儿的红细胞破坏,引起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目前人类26个血型系统当中,以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最为常见,RH血型不合比较少见。新生儿ABO溶血病,大概占新生儿溶血病的85.3%,RH溶血病大概占到14.%,其还有少见的血型,像MN血型不合大概占0.1%。新生儿溶血病及早治疗是可以治愈,并且不会留有后遗症。严重的患儿可能需要换血治疗,大部分可以通过间断的蓝光照射治愈。如果妊娠期间,发现有严重的溶血,可以进行提早分娩,防止宫内严重贫血造成死胎。有重症贫血、水肿、黄疸等症状迅速加重者一般需要换血。而没有换血指征的溶血病患儿,可以通过蓝光照射等综合治疗疗效还是可以的。
语音时长 01:25

2020-03-12

51023次收听

核黄疸后遗症
核黄疸的后遗症之一就是手足徐动,主要表现为肢体总是做一些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再就是会出现眼球运动障碍或者是听觉障碍的情况,这也是常见的后遗症症状。除此之外,如果患有核黄疸,还有可能出现牙釉质发育不良、智力减退、语言障碍、流口水以及咀嚼困难等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用免疫球蛋白有用吗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黄疸的情况,注射免疫球蛋白是并不一定有用的,但是也是有一定帮助的,需要对于新生儿的黄疸情况来进行划分,像是生理性黄疸或是病理性黄疸,都是有着不同的区分,每一种都是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而且一般注射免疫球蛋白都是需要小心谨慎些,否则很容易出现其他的后果。
新生儿黄疸什么时候出现算正常
新生儿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三天左右出现是正常的现象。新生儿黄疸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会达到高峰之后会逐渐的消退。新生儿黄疸氛围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以及溶血性等病理性黄疸,不同的黄疸类型,发病的原因有所不同。
新生儿黄疸15.7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15.7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所以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治疗来缓解症状。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黄疸指数超过12就属于出现异常,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去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并且接受相应的治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配合蓝光治疗的方式来辅助治疗。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60到70%足月新生儿出生后都有黄疸,跟新生儿代谢胆红素能力、新生儿红细胞相对增多等有关,属于生理性黄疸。黄疸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对身体没有伤害,不需医疗处理。若黄疸超过一定范围,属于病理性黄疸,会造成脑部损害及其他严重后果,要进行医疗干预。黄疸原因分为肝前性、肝性和肝后性。一、肝前性是胆红素生成过多造成,常见红细胞破坏过多,如ABO溶血并和Rh溶血病,红细胞异常导致,如先天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免疫因素可导致细胞破坏过多;二、肝性原因主要是婴儿肝炎综合征,肝脏损伤后对胆红素摄取处理功能较差,可导致血中胆红素升高造成黄疸;三、肝后性原因主要是胆红素排泄功能受阻,如胆汁淤积或胆道梗阻,造成产生胆红素不能经过肠道排泄,又吸收入血导致黄疸。
语音时长 02:10

2020-02-26

54637次收听

新生婴儿黄疸怎么处理
宝宝在出现黄疸之后,首先就应该引起重视,是否需要积极处理,也需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如果是生理性的黄疸或者是母乳性的黄疸,并没有影响到正常的发育,也不需要接受治疗,但是如果是病理性的黄疸,首先就需要积极做出检查,然后选择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的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的升高,而出现以皮肤粘膜、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临床问题。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以内的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暂时性的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的食欲不振外,没有其临床症状。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每日的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毫克每分升,或者每小时大于0.5毫克每分升,持续时间比较长,逐月而儿大于两周,早产儿大于4周仍不消退,甚至继续的加深加重或者消退后重复出现,或者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能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的黄疸。即使患儿患了病理性黄疸,也不用焦虑,病理性黄疸及时去医院就诊,大部分都是可以痊愈的。出生后的孩子,家长应该动态地在自然光下观察黄疸的变化,及时的去专业医院就诊。新生儿黄疸就是不可怕的,是能够治愈。
语音时长 01:52

2019-12-20

60273次收听

03:21
黄疸跟母亲血型有关吗
新生儿黄疸的出现和其母亲的血型是有关系的。一般在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溶血病,通常是指母子的血型不合,因为血型抗原免疫之后,就会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这种情况一般会发生于胎儿以及新生儿的早期。母亲和孩子的血型不合,主要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ABO血型不合,一类是RH血型不合,其他的MN系统,也可以引起溶血的情况发生。一般在我们国家,最常见的母子血型不合是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这种溶血性疾病的病情比较轻,很容易被忽视。由于RH血型不合,而引发的溶血性疾病比较少。但是,一般这种疾病的病情比较重。在母亲与宝宝出现ABO血型不合的时候,孕妇的血型很可能为O型,而父亲以及胎儿的血型,一般可以是A型、B型,也可能是AB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