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

发布时间:2020-03-0564868次浏览

急救方法的类型有很多,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心肺复苏有效的特征有颈动脉搏动,脸色转成红润,可以自主呼吸等,做心肺复苏一定要注意动作一定要正确,最好是两个人交替进行,这样才不会过于疲累。

大家对心肺复苏应该是有一定了解的,它是很重要的一种抢救措施,心肺复苏到底起没起效果可以通过患者的症状进行观察,在抢救过程中如果患者有好转的迹象,那么一定要及时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
  心肺复苏有效特征有颈动脉搏动,当按压起到效果的时候,按压一次就可以触摸到颈动脉搏动一次,如果终止按压那么搏动就会消失,需要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当按压停止以后脉搏仍然存在证明心脏搏动已经恢复,还有脸色红润,在心肺复苏有效果的时候患者脸色会由紫绀转成红润,如果变成灰白色就证明复苏没有达到效果。心脏复苏有效果的时候患者会出现自主呼吸的情况,瞳孔也会由大变小,还会对光有反应,四肢抽动,眼球活动,这都证明心肺复苏起到了作用。
  终止抢救也有一定的标准,在抢救患者的现场需要不间断的进行心肺复苏,一定不能轻易放弃,但如果患者循环以及呼吸已经有了有效恢复,那么就可以考虑暂停,如果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没有心跳搏动,在常温下心肺复苏已经持续了半个小时以上,而其他的医护抢救人员到场以后确定患者已经死亡,那么就可以停止心肺复苏。由其他更加专业的人员接手进行心肺复苏以及接替抢救就可以停止做心肺复苏。
  做心肺复苏正确的姿势很重要,像手腕以及手臂肯定是保持打直的状态,在按压的时候手臂需要和身体保持垂直,一定要用力按压,虽然力度太大可能会压折肋骨,但是不用力就起不到作用,无法按压到心脏,大概每分钟按压次数是在100次左右,做上一组抢救的人会觉得非常累,但还是要坚持标准动作,否则就起不到抢救效果,觉得非常疲累的时候已经按不动的时候可以换一个人继续,这样可以保证每一次按压的深度以及次数是足够的,还需要把气道以及口腔里面的物质清理干净,进行气道放置,还需要继续做好人工呼吸。

相关推荐

01:40
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
心肺复苏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当今时代应该向大众普及心肺复苏的抢救。心脏进行复苏的情况下,心脏按压和呼吸的比例,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的徒手心肺复苏,比例都是302,即每进行30次有效心外按压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之后再进行1个循环,如此进行5~6个循环之后,判定患者的心跳、呼吸是否恢复。在进行徒手心肺复苏的时候,要注意比例的掌握,但是并不代表302等于151,即不是进行15次心外按压之后,进行1次人工呼吸,而是要严格执行30次心外按压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cpr医学上什么意思
cpr是在医学上急救经常提到一个词,c指心脏,p指肺,r指康复,就是心肺的复苏,这是什么情况,如果任何原因引起心脏的搏动突然停止,必须要迅速抢救,一定要在4-5分钟之内抢救成功,否则一旦超过4-5分钟之后,由于血液循环停滞,尤其是头部和其他重要器官,为什么头部最重要的,因为头部代谢率最快,一旦缺氧,最有可能首先对头部造成不可逆损伤。可以看到如果没有及时心肺复苏的人,就算最后救活了,头、大脑缺氧导致脑死亡,虽然人体还活着,已经出现脑死亡,所以一定要在4-6分钟之内把人体的循环进行恢复,所以cpr就是用于这样急救情况的,遇到出现这种情况的人,首先评估现场安全,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出现这样的风险,千万别为了救人在高速公路上现场急救,这是非常不好,所以一定要确认现场的环境安全,现场环境安全以后,或者将患者移到比较安全的环境之后,再来做下面这些步骤。首先判断这个意识是否清晰,检查病人还呼不呼吸,同时如果有条件进行呼救,无论是现场呼还是打电话,另外判断有没有颈动脉的搏动,看的病人心脏还是否搏动,同时解开病人的衣领、腰带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也是做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叫A、B、C三部分,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否则进行心肺复苏空气送不到肺,第二,通过心外按压进行血液循环的恢复,第三,就是B通过对口呼吸让氧气被动的吹向患者的肺,这叫A、B、C抢救。
语音时长 02:11

2021-06-25

71741次收听

02:53
cpr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cpr是在医学上急救经常提到一个词,c指心脏,p指肺,r指康复,就是心肺的复苏。若任何原因引起心脏的搏动突然停止,必须要迅速抢救,一定要在4-5分钟之内抢救成功,否则可能首先对头部造成不可逆损伤。首先判断这个意识是否清晰,检查病人还呼不呼吸,同时如果有条件进行呼救,无论是现场呼还是打电话,另外判断有没有颈动脉的搏动,看的病人心脏还是否搏动,同时解开病人的衣领、腰带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也是做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叫A、B、C三部。
心肺复苏是什么意思
心脏骤停,一旦在出现之后就需要尽快的抢救,当前抢救的方法就在于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但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注意事项,比如应该保证频率,也必须要保证速度,另外也必须要注重于送气量,如果送气量过大,可能就会造成明显的胃胀气。
什么是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是抢救危重病人重要措施,也就是胸外按压,做心肺复苏的正确方法非常重要,只有方式正确才能达到好的抢救效果,如果方法不正确患者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为什么心肺复苏越早越好
之所以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越早越好,皆因倘若心肺复苏迟了,患者的身体各个脏器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伤害。事实上,人体的各个脏器对于缺氧以及缺血的耐受程度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大脑缺氧,只可以维持4分钟到5分钟左右。
心肺复苏术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进行心肺复苏时可出现的并发症有肋骨骨折损伤性血气胸、肝脾破裂、脂肪栓塞、胃内容物反流吸入性肺炎导致窒息。肋骨骨折的原因可能按压过猛用力不当,或者是患者本身年龄较大,骨质疏松。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有骨摩擦音、胸壁血肿、咳嗽无力、痰潴留。损伤性血气胸的临床表现可能为胸闷、气急、干咳、面色苍白,发绀、贫血、脉搏细数。胃肝脾破裂原因是按压部位过低、用力过猛。脂肪栓塞是由于脂肪滴进入体循环所致。胃肝脾破裂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伴持续性腹痛、有腹膜刺激症、腹腔内出血明显腹胀、移动性浊音阳性。心肺复苏时,其按压部队选择为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以下三分之一处为按压部位,他的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到120次每分。按压深度为5到6厘米。
语音时长 01:41

2020-02-17

58631次收听

心肺复苏按压频率
心肺复苏按压频率,在2010年美国AHA制定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上指出是至少100次。到底是多少合适呢?120还是150?这样就带来实践操作过程中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标准不统一就会造成实践抢救当中按压频率不统一,这样就会存在一些问题。过少达不到效果,过多按压频率会造成不必要损伤,所以同样根据10年以后,在实践当中出现的问题,美国AHA在15年再版指南当中把按压频率改成100-120次。100-120次是比较符合临床实践,在这个频率下能保证胸廓起伏,促进心脏泵血维持体循环。在实践过程中,如果不恰当高频率按压,比如超过120次,就可能带来一系列意外伤害。
语音时长 01:20

2020-01-06

50708次收听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有哪些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跟心肺复苏步骤相关,比如15年AHA制定国际指南中提倡CABD。CABD这几个环节当中都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胸按压,强调有效心肺复苏,那么按压频率、按压力度、方向,再就是特别强调不要中断按压,特别是不能超过10秒钟中断,再一个按压时候要注意,使胸廓充分反弹,同时要避免按压手掌离开胸部,避免造成冲击式按压容易造成骨折,这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和第三环节,就是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要注意头体位摆放,要注意气道通畅,还要注意潮气量,注意通气频率,这是AB环节。D就涉及到更专业操作,就是药物治疗和电除颤。特别是电除颤,既然是电流冲击,那肯定会不可避免造成损伤,一定要遵循标准除颤流程,才能避免意外伤害。
语音时长 01:37

2020-01-06

57889次收听

心肺复苏要怎么做
心肺复苏怎么做,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由于提问者都是非专业从事者,所以怎么操作还是应该参加培训,比如社区培训、医院培训,甚至学生入学,大学生参加夏令营,这些培训会掌握正确抢救步骤。比如抢救时患者体位如何摆放、做胸按压时候的按压部位、操作手势影响心肺复苏效果,甚至是否产生意外伤害都密切相关。只有参加培训,才不至于在给患者抢救时候忙中出错,避免造成操作不准确,或者操作不当引起的意外伤害。
语音时长 01:04

2020-01-06

67265次收听

02:28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心肺复苏注意,按压频率、力度、方向,注意潮气量,电除颤要注意标准流程。心肺复苏注意事项跟心肺复苏步骤相关,几个环节当中都可能会出现问题。一、如胸按压,强调有效心肺复苏,按压频率、力度、方向,特别强调不能超过10秒钟中断,再一个按压时候要使胸廓充分反弹,同时避免按压手掌离开胸部,避免冲击式按压造成骨折,这是第一个环节。二、第二个环节和第三环节,就是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要注意气道通畅,还要注意潮气量,注意通气频率。三、药物治疗和电除颤。特别是电除颤,既然是电流冲击,一定要遵循标准除颤流程,才能避免意外伤害。
02:16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心肺复苏操作会发生的并发症,有胸骨、肋骨骨折,颈椎损伤,心肌损伤,低心排综合征。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同样跟美国AHA,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相应步骤有关。如胸按压,不适当按压会造成胸骨和肋骨骨折。开放气道操作过猛,或忽略患者颈髓损伤,会造成二次伤害。电除颤同样如此,电流设备对心肌有一定伤害。正确涂抹导电膏,正确除颤位置,选择合适除颤能量,是可以避免发生心肌损伤。但电流冲击心脏,不可避免引起心肌细胞破坏,心肌酶血释放,导致复苏后低心排综合征。也就是成功复苏,但心脏功能发生下降,影响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和复苏。
02:40
心脏骤停为什么需要早期电除颤
心脏主要功能是维持体液循环稳定,保证重要器官供血,所以一旦发生心脏骤停,就不可避免发生器官功能损害。心脏骤停有90%都是由于心源性,涉及到室颤、室速这些致命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所以要尽早除颤。有研究表明,一旦心脏骤停10秒出现意识丧失,30秒瞳孔散大,一分钟呼吸停止。这里边有黄金五分钟概念,每提前一分钟,患者生存率提高10%。如果除颤时间过晚,甚至超过五分钟,即使后期除颤成功,却发生脑功能障碍。这是很可怕的结果,无论给家庭、给社会都会造成严重负担。
心肺复苏怎么做
心肺复苏在现场地点允许的情况下,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应将病人置于坚硬的地面上,以保护病人的颈部和肘部,然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首先,胸外按压应该在乳头和胸骨交叉的地方进行。压缩强度应大且均匀,压缩频率应在每分钟100-200次。
什么是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CPR)是在心脏骤停时利用人工呼吸和外部压力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恢复泵血功能,为身体重要器官提供泵血,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心脏骤停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