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
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主要包括患者恢复自主呼吸、颈动脉搏动可触及、面色转红润、瞳孔缩小及对光反射恢复、出现肢体活动或呻吟声。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措施,需持续进行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或患者生命体征恢复。

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是心肺复苏有效的首要标志,表现为胸廓有规律起伏或口鼻有气流呼出。颈动脉搏动可触及说明心脏开始有效泵血,通常与胸外按压质量直接相关。面色由苍白或紫绀转为红润提示外周循环改善,是氧合恢复的直观表现。瞳孔从散大状态缩小并恢复对光反射,反映脑干功能有所恢复。出现肢体无意识活动或发出呻吟声,表明大脑皮层功能部分恢复。
进行心肺复苏时需确保环境安全,将患者置于硬质平面,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成人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时,须在分析心律时暂停按压。抢救过程中应避免中断按压,每次中断不超过10秒。施救者需定期轮换以保证按压质量,同时观察患者反应变化。
掌握规范的心肺复苏技术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建议公众定期参加急救培训。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链包括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和高级生命支持,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预后。
相关推荐
01:40
02:53
02:01
02:28
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