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肺复苏的步骤

59521次浏览

心肺复苏的步骤主要包括判断环境安全、检查意识与呼吸、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措施,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1、判断环境安全

施救前需快速观察周围环境,确保自身与患者处于安全状态。若存在触电、毒气、火灾等危险因素,须先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避免在施救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

2、检查意识与呼吸

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同时俯身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呼吸是否正常。若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流程。

3、胸外按压

将患者仰卧于硬质平面,施救者跪于患者一侧。双手掌根重叠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向下按压5-6厘米深度,频率保持100-120次/分钟。按压时需保证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中断。

4、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一手置于前额下压,另一手食指中指托起下颌骨。清除口腔内可见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对于疑似颈椎损伤者,应采用推举下颌法替代。

5、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孔,施救者正常吸气后包紧患者口唇缓慢吹气1秒,可见胸廓抬起即为有效。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每完成5个循环后重新评估患者生命体征。

实施心肺复苏时需持续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施救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瞳孔变化及肢体反应。未经专业培训者可仅进行胸外按压。日常应定期参加急救培训,掌握正确操作手法,家中可备有自动体外除颤仪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关推荐

01:40
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
心肺复苏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当今时代应该向大众普及心肺复苏的抢救。心脏进行复苏的情况下,心脏按压和呼吸的比例,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的徒手心肺复苏,比例都是302,即每进行30次有效心外按压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之后再进行1个循环,如此进行5~6个循环之后,判定患者的心跳、呼吸是否恢复。在进行徒手心肺复苏的时候,要注意比例的掌握,但是并不代表302等于151,即不是进行15次心外按压之后,进行1次人工呼吸,而是要严格执行30次心外按压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cpr医学上什么意思
cpr是在医学上急救经常提到一个词,c指心脏,p指肺,r指康复,就是心肺的复苏,这是什么情况,如果任何原因引起心脏的搏动突然停止,必须要迅速抢救,一定要在4-5分钟之内抢救成功,否则一旦超过4-5分钟之后,由于血液循环停滞,尤其是头部和其他重要器官,为什么头部最重要的,因为头部代谢率最快,一旦缺氧,最有可能首先对头部造成不可逆损伤。可以看到如果没有及时心肺复苏的人,就算最后救活了,头、大脑缺氧导致脑死亡,虽然人体还活着,已经出现脑死亡,所以一定要在4-6分钟之内把人体的循环进行恢复,所以cpr就是用于这样急救情况的,遇到出现这种情况的人,首先评估现场安全,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出现这样的风险,千万别为了救人在高速公路上现场急救,这是非常不好,所以一定要确认现场的环境安全,现场环境安全以后,或者将患者移到比较安全的环境之后,再来做下面这些步骤。首先判断这个意识是否清晰,检查病人还呼不呼吸,同时如果有条件进行呼救,无论是现场呼还是打电话,另外判断有没有颈动脉的搏动,看的病人心脏还是否搏动,同时解开病人的衣领、腰带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也是做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叫A、B、C三部分,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否则进行心肺复苏空气送不到肺,第二,通过心外按压进行血液循环的恢复,第三,就是B通过对口呼吸让氧气被动的吹向患者的肺,这叫A、B、C抢救。
语音时长 02:11

2021-06-25

71755次收听

02:53
cpr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cpr是在医学上急救经常提到一个词,c指心脏,p指肺,r指康复,就是心肺的复苏。若任何原因引起心脏的搏动突然停止,必须要迅速抢救,一定要在4-5分钟之内抢救成功,否则可能首先对头部造成不可逆损伤。首先判断这个意识是否清晰,检查病人还呼不呼吸,同时如果有条件进行呼救,无论是现场呼还是打电话,另外判断有没有颈动脉的搏动,看的病人心脏还是否搏动,同时解开病人的衣领、腰带进行胸外按压,胸外按压也是做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叫A、B、C三部。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是什么
对于病人来说心肺复苏本身就是关键的操作,而在操作时本身就应该评估环境的安全,然后保证病人的呼吸,也需要尽快的拨打急救电话,进行胸外压,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其实正确的操作手段能够有效达到挽救病人生命的效果,可以延长生存的时间。
心肺复苏是什么意思
心脏骤停,一旦在出现之后就需要尽快的抢救,当前抢救的方法就在于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但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注意事项,比如应该保证频率,也必须要保证速度,另外也必须要注重于送气量,如果送气量过大,可能就会造成明显的胃胀气。
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
急救方法的类型有很多,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心肺复苏有效的特征有颈动脉搏动,脸色转成红润,可以自主呼吸等,做心肺复苏一定要注意动作一定要正确,最好是两个人交替进行,这样才不会过于疲累。
心肺复苏的有效特征
心肺复苏有效特征:自主心率恢复、瞳孔变化、昏迷好转、四肢肌张力增加。一、自主心率恢复:经过心肺复苏后,可以听到患者心音、触及大动脉搏动、心电图则窦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律,即使为心房扑动或颤动,也是自主心跳恢复的表现。二、瞳孔变化:本来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有对光反应,恢复脑功能,开始好转迹象。三、昏迷:患者逐渐有反应,意识好转。四、四肢肌张力较以前有所增加,自主呼吸逐渐恢复,并且出现吞咽动作。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7

63519次收听

心肺复苏术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进行心肺复苏时可出现的并发症有肋骨骨折损伤性血气胸、肝脾破裂、脂肪栓塞、胃内容物反流吸入性肺炎导致窒息。肋骨骨折的原因可能按压过猛用力不当,或者是患者本身年龄较大,骨质疏松。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有骨摩擦音、胸壁血肿、咳嗽无力、痰潴留。损伤性血气胸的临床表现可能为胸闷、气急、干咳、面色苍白,发绀、贫血、脉搏细数。胃肝脾破裂原因是按压部位过低、用力过猛。脂肪栓塞是由于脂肪滴进入体循环所致。胃肝脾破裂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伴持续性腹痛、有腹膜刺激症、腹腔内出血明显腹胀、移动性浊音阳性。心肺复苏时,其按压部队选择为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以下三分之一处为按压部位,他的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到120次每分。按压深度为5到6厘米。
语音时长 01:41

2020-02-17

58631次收听

心肺复苏术抢救成功率是多少
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我们要实施心肺复苏。但是对于高龄,平时既往有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或者是肿瘤晚期一些慢性病患者,他的抢救成功率几乎是很渺茫的。但是对于临床上一些既往体健、年纪比较轻,遇到突然性的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我们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回来的成功率还是非常高的。心肺复苏的成功指标:我们可以看到能扪及大动脉的波动、血压恢复到六十毫米汞柱以上、患者口唇,面色,甲床等颜色由此转为红润、心室率心室颤波由细小变为粗大,甚至有的患者还能恢复到窦性心率,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患者的呼吸逐渐恢复,以及昏迷的患者慢慢转醒出现一些意识的反应,我们都可以判断这个人心肺复苏成功。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7

55000次收听

心肺复苏是什么
了解心肺复苏就得先了解一个概念,即什么叫心脏骤停或者猝死。心脏骤停从专业角度讲,就是指心脏停搏,造成体循环供血中断,引起心脑、肝肾这些重要器官供血中断,发生细胞组织缺血缺氧,引起代谢紊乱功能障碍,进而发生近乎于濒死状态,这才叫心脏骤停。猝死按照国际上大多数公认的概念,就是突然发生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是指一个小时以内发生,以突发意识丧失为前期症状的一种自然性死亡。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不可预知性、突发性和自然死亡性。发生心脏骤停时,采取一系列抢救治疗措施,促使心脑恢复功能,这种一系列强制措施叫心肺复苏。
语音时长 01:11

2020-01-06

59806次收听

02:13
心肺复苏的步骤
早期心肺复苏步骤ABCD,就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按压,根据条件情况允许,开展药物治疗或电除颤。近期根据医学证据和实践当中碰到的问题,把顺序做出调整。CABD,先做胸外按压,再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条件允许情况下,做药物治疗和电除颤。心肺复苏步骤,按照美国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首先要确定现场环境安全,患者和施救者都处于安全环境,开展心肺复苏。做调整在专业人士或非专业人士进行抢救时候,往往把过多时间浪费在开放气道和呼吸上,所以把步骤做出调整,一定要先做胸按压。
02:16
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有哪些
心肺复苏操作会发生的并发症,有胸骨、肋骨骨折,颈椎损伤,心肌损伤,低心排综合征。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同样跟美国AHA,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相应步骤有关。如胸按压,不适当按压会造成胸骨和肋骨骨折。开放气道操作过猛,或忽略患者颈髓损伤,会造成二次伤害。电除颤同样如此,电流设备对心肌有一定伤害。正确涂抹导电膏,正确除颤位置,选择合适除颤能量,是可以避免发生心肌损伤。但电流冲击心脏,不可避免引起心肌细胞破坏,心肌酶血释放,导致复苏后低心排综合征。也就是成功复苏,但心脏功能发生下降,影响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和复苏。
01:52
心肺复苏怎么做
心肺复苏怎么做,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因为大家都是非专业从事者,所以怎么操作还是应该参加培训,比如社区培训、医院培训,甚至学生入学,大学生参加夏令营,这些培训会掌握正确抢救步骤。比如抢救时患者体位应该如何摆放、做胸按压时候按压的部位、操作手势对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甚至是否会产生意外伤害都密切相关。只有参加培训,才不至于在给患者抢救时候忙中出错,避免造成操作不准确,或者操作不当引起的意外伤害。
溺水对脑有损害吗
溺水是否对于人体的大脑造成损害,通常是由于患者遭受溺水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一般而言,倘若人类的大脑缺氧达到了4分钟到6分钟,那么软组织就有可能发生损伤;倘若大脑出现了缺氧10分钟以上,那么就会导致不可逆的损害发生。
什么情况下需要心脏复苏
心肺复苏就是见于猝死的情况下,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晕倒在地,这个时候,首先要判断病人的呼吸和脉搏,即摸一下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如果颈动脉没有搏动,病人意识丧失,同时伴有呼吸也停止,此时要紧急采取心肺复苏,最重要的是胸外按压。胸外按压就是把病人仰卧平躺在地上,然后用两个手按压病人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的位置,来进行有效的按压,帮助心脏排血,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