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66608次浏览

所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就是人身体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的抗体。它能够大大降低人身体被乙肝病毒感染的概率。而目前促使人身体产生抗体的主要措施就是注射疫苗。其次如果个人身体曾经被乙肝病毒感染过,也可能会产生抗体。

乙肝是一种严重威胁到人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而如果个人身体当中存在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那么对于该疾病的免疫能力就会大大增加。不过有很多人因为对于该物质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己的体内产生这种抗体。那什么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呢?

一、什么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所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它是人身体针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的抗原成分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的抗体。一般情况下,如果经过检查,发现人体内存在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状况,往往就意味着人的身体对于乙肝病毒存在着较为强烈的免疫力

通常只要人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滴度不小于10个单位,那么其对乙肝的免疫力就比较强。如果抗体滴度低于10个单位则需要小心了。但要注意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存在,并不是终身性的,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的效果以及低度可能会逐渐下降,此时就需要采用其他的方法来让人体内产生全新的乙肝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如何产生

1.接种疫苗

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导致人身体出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通常乙肝疫苗需要接种三次左右才能够产生抗体。但有少部分人在接种完疫苗以后,体内依旧不存在抗体,此时需要再度接种一次。另外,疫苗的接种效果并不是永久性的,大约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就需要重新接种。

2.感染乙肝病毒

如果个人的身体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并且已经痊愈,那么体内也有可能会产生乙肝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身体所出现的抗体情况都是一样的,可能会出现核心抗体和e抗体都呈现阳性的状况,也有可能会出现乙肝表面抗体三个都阳性的情况。具体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决定。

相关推荐

怎么预防乙肝病毒传染
乙肝病毒传染有三个途径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性传播。预防一个疾病的传播无外乎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控制传染源,第二是切断传播途径,第三个是保护易感人群。对于乙肝病毒预防,对于传染源的管理,要求要严格筛查献血源,献血之前要严格筛查乙肝的标记物,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针对乙肝病毒的三个传播途径,母婴传播现在有母婴阻断的措施,可以预防宝宝被感染上。血液传播严格献血源的管理,血制品的管理。对于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不要共用剃须刀、牙刷等有创的操作和检查。第三个就是保护易感人群,对于乙肝的高危人群,比如医务工作者或者是家庭当中有乙肝患者,这样的人群都是属于高危人群,要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有抗体就可以避免被传染上。
语音时长 01:25

2021-07-09

72976次收听

小孩乙肝抗体多长时间查一次
小孩接种了乙肝疫苗以后,会产生表面抗体,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可以抵抗乙肝病毒的感染。给宝宝接种了乙肝疫苗以后,建议在一个月,接种以后一个月进行抗体的检测。如果抗体水平很高,比方说抗体大于1000,或者大于500,就可以间隔5年以上再给宝宝进行复查。如果抗体水平比较低,接种了疫苗以后,抗体产生的水平也就在一两百这个水平范围之内,就要隔一两年再进行一次复查。所以间隔多少时间复查,要根据接种以后宝宝的抗体水平来确定多长时间来复查一次,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定时间,是结合小孩的抗体的程度来确定。
语音时长 01:07

2021-07-09

74149次收听

01:48
没有乙肝抗体的人会被传染吗
没有乙肝表面抗体的人,一旦有暴露的机会是有感染可能性的。乙肝病毒的感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出来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在婴幼儿时期的感染往往是形成慢性携带者,成年人感染的时候,呈现急性肝炎或隐性感染,就是自发的把病毒清除。所以没有抗体的人有暴露的机会,还是有可能被感染的,尤其是高危人群。比如医务工作者、经常接触血液制品的人、有慢性肾衰,要经常做透析的高危人群,还有免疫功能低下的,都要及时的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疫苗以后产生表面抗体,再有暴露的机会,就感染不上乙肝病毒。
日常接触乙肝会传染吗
日常的接触,比如说这个我们的轻度的这个身体的接触,共用这个碗筷,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会传染乙肝的,大家也不要过度的去关注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乙肝在日常生活接触中通常不具有传染性。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所以说高危接触的人群,使用过血制品或者是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说移植的患者,使用过血制品做透析等等这些的人群是乙肝的易感人群,要注意乙肝的感染。预防乙肝感染的最主要途径也是注射乙肝疫苗,只要乙肝疫苗注射程序结束后,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通常是不受感染乙肝的。平时注意避免公用洗漱用品、剃须刀等可以减少乙肝感染的几率。
语音时长 01:16

2021-06-07

74962次收听

01:42
打了乙肝疫苗后就一劳永逸了吗
打乙肝疫苗之后,可以形成保护性抗体,但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大多数情况下,接种乙肝疫苗后,可以形成保护性抗体,但还是建议近期去做化验,检查乙肝抗体是否处于持续保护的状态。因为乙肝疫苗随着时间的延长,产生的抗体会逐渐衰减,经过十多年的时间,乙肝抗体可能会消失。所以如果接种乙肝疫苗,其接种时间较长,且其过程中,没有监测是不是有抗体,还是建议到医院去检查,检查乙肝的抗体是不是还存在,如果不存在,可以进行相应的补打疫苗。
01:39
乙肝疫苗第二针可以推迟打吗
一般情况下乙肝疫苗的注射还是比较灵活的,乙肝疫苗注射第二针可以适当延迟,问题不是很大。要是有事情,没有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推迟1-2周的时间,是没有特别大问题。不过还是希望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因为只有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的抗体,才能保护不受乙肝的感染。有了乙肝的抗体之后就可以日常生活,日常接触都可比较安全,可避免得乙肝情况。所以,如果有时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尽量按照要求规范注射乙肝疫苗,只有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才能够预防不得乙肝。
01:37
转氨酶高是乙肝吗
转氨酶升高见于各种疾病,不仅乙肝会导致转氨酶升高,脂肪肝会导致转氨酶升高,喝酒也会引起转氨酶升高。有时剧烈的体育活动,剧烈锻炼也会引起转氨酶升高,尤其是谷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还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自身免疫系统肝炎会出现转氨酶升高。转氨酶升高不只是乙肝引起的,其他病毒学的因素、病毒感染或者非病毒因素也会引起转氨酶升高。患者要到医院诊断,明确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原因,然后及时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
乙肝妈妈怎么带宝宝
得了乙肝对许多正在哺乳的妈妈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打击,我们都知道乙肝会传染,乙肝是可以通过乳汁传染给宝宝的,所以喂养孩子成了每个乙肝妈妈所担心的问题,那么,乙肝妈妈怎么带宝宝比较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通过下面的内容来了解一下吧。
宝宝乙肝有哪些症状
乙肝的传染性很强,它的发病不分人群,宝宝也会得乙肝,乙肝给宝宝带来的伤害是很大的,专家提出,宝宝乙肝要早发现早治疗,否则会严重的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要想早发现就要了解宝宝乙肝的症状,那么宝宝乙肝有哪些症状呢?
乙肝大三阳适合做什么锻炼
乙肝大三阳适合做以下几种运动:1、爬山。爬山既属于有氧运动,又有力量练习的成分,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身体素质进行调节,经常参加爬山锻炼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2、步行。医学研究表明,适当有效的步行可以明显降低血脂,预防肝炎后脂肪肝的形成。步行对于肝病高血脂来说,是最为有效、
乙肝患者出现哪些情况需要保肝治疗
乙肝患者若是肝脏受损严重则需要通过保肝治疗修复肝脏受损细胞,减轻乙肝病毒对肝脏带来的损伤。同时,由于肝脏维持人体代谢和消化系统,若是肝功能出现异常会导致机体运转异常,通过保肝治疗可以改善肝脏功能。而且若是乙肝病人出现其他病毒性肝炎还需要通过保肝治疗达到消炎保肝的功效,常见的有甘草酸类试剂。
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乙型肝炎一般指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目的是防止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复制、抑制肝脏纤维化、尽量保持肝脏功能。
02:47
乙肝大三阳能治好吗
乙肝大三阳能否治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若在化验检查时发现大三阳处于疾病活动状态,包括肝功能转氨酶不正常,或血常规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做腹部彩超,发现患者有脾脏增大等慢性化改变时,这种大三阳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研究发现,大三阳患者进行了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之后,尤其是使用核苷类或者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患者,DNA阴转率可以达到70%,但是e抗原血清转换有效率大概只有30%。所以会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的化验指标反应,来决定在后期是否进行干扰素联合或者是换药治疗,这样对于表面抗原的下降会有进一步提升作用。
慢性乙肝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乙肝的症状有身体虚弱、消化不良、肝部疼痛等。乙肝是一种传播疾病,在感染了HBV后,由于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不同,所表现出的临床表现也不同。一、身体虚弱。患者会因为乙肝的症状而感觉到虚弱、没力气,身体疲乏无力、发热发烧、失眠、多梦等症状。二、消化不良。在患有肝炎时,肝功能异常,胆汁的分泌逐渐减少,会因此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干呕、讨厌油腥、腹痛腹胀等症状。三、肝部疼痛。如果慢性的乙肝没有疼痛感或只有轻微少量的疼痛感的。部分患者会出现右上腹部右侧肋骨不适、轻微疼痛、压痛、隐痛、叩击疼痛。四、肝脾肿大。由于炎症、充血与水肿会引起肝脏肿大的表现,在乙肝晚期时,大量的肝细胞被破坏,纤维组织萎缩,肝脾萎缩。五、肝的纤维化。患有慢性乙肝时,长期不愈并且反复发作,肝内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大量细胞的基质沉积,导致肝的纤维化,如果肝纤维化的同时,还有肝小叶破坏的话,则称其为肝硬化。
语音时长 02:19

2020-02-13

61935次收听

核苷类药物耐药了怎么办
核苷类药物耐药的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最新上市的两种口服核苷类药物:替诺福韦酯和丙酚替诺福韦。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明确的耐药变异。也就是说这两种药物到现在为止还是没有发生任何的耐药。所以在初始治疗的阶段,应该尽量去选择耐药变异发生率非常低,或者还没有发生耐药变异的这些药物。除此以外,恩替卡韦的耐药变异发生率也非常低,通过观察十年的数据,发现是1.2%左右的耐药率。所以对于初始治疗,应该尽量选择强效低耐药的药物。如果患者在初始治疗中已经吃上了耐药变异发生率比较高的药,比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也不要害怕。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在乙肝病毒DNA阴性的条件下,换成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这样的一些药。如果真的出现了耐药,也有挽救治疗措施。比如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耐药,可以选择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这两个药物中的一种进行治疗。也就是说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之间没有交叉耐药,可以直接换用。如果阿德福韦酯发生了耐药,可以给病人选择恩替卡韦进行挽救治疗,当然也可以使用替诺福韦进行挽救治疗。也就是一旦发生了耐药,可以通过换用没有交叉耐药另外的药物进行挽救治疗。而且这些治疗方案非常成熟。
语音时长 03:24

2019-01-24

5596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