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如何治疗
糖尿病酮症可通过补液治疗、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监测血糖等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通常由胰岛素缺乏、感染、应激、饮食不当、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
补液治疗是糖尿病酮症的基础治疗措施,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补充体液,改善脱水状态。补液速度需根据患者脱水程度调整,初期可快速补液,后期需减慢速度避免心力衰竭。补液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尿量、血压等指标。
2、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酮症的关键措施,通常采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将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治疗过程中需每小时监测血糖,当血糖降至一定水平时需补充葡萄糖溶液。胰岛素治疗需持续至酮体消失,之后可转为皮下注射胰岛素。
3、纠正电解质紊乱
糖尿病酮症患者常伴有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需根据血电解质检查结果补充相应电解质。补钾需在心电监护下进行,速度不宜过快。严重低钾时可静脉补钾,轻度低钾可口服补钾。补钠需根据血钠水平调整补液种类。
4、控制感染
感染是糖尿病酮症的常见诱因,需积极寻找感染灶并进行抗感染治疗。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控制感染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酮症恢复。
5、监测血糖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初期每小时测一次血糖,病情稳定后可延长间隔时间。同时需监测尿酮体、血气分析、电解质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血糖监测结果可指导胰岛素剂量调整,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糖尿病酮症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不可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发生。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相关推荐
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