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肝炎的指标
检查肝炎的指标主要有肝功能五项、肝炎病毒标志物、肝脏超声、肝纤维化扫描、凝血功能等。肝炎可能由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等因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肝功能五项
肝功能五项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胆红素升高可能反映胆汁淤积或肝细胞坏死,白蛋白降低可能与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有关。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2、肝炎病毒标志物
肝炎病毒标志物包括甲肝抗体、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戊肝抗体等。乙肝两对半可区分乙肝病毒感染状态,丙肝抗体阳性需进一步检测HCV-RNA。病毒性肝炎患者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部分患者需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片、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
3、肝脏超声
肝脏超声可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回声及血流情况,发现脂肪肝、肝硬化、肝囊肿、肝肿瘤等病变。超声检查无辐射且操作简便,但受肠道气体干扰可能影响准确性。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腹胀者可服用二甲硅油散改善显影。
4、肝纤维化扫描
肝纤维化扫描通过测量肝脏硬度评估纤维化程度,对慢性肝炎、脂肪肝患者的病情监测有重要价值。结果受肥胖、肋间隙狭窄等因素影响,需结合血清学指标如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综合判断。重度纤维化患者可考虑使用安络化纤丸延缓进展。
5、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严重肝病时凝血时间延长,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维生素K1注射液可改善部分患者的凝血异常,但需排查胆道梗阻等病因。
肝炎患者应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高脂高糖饮食。伴有腹水者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出现乏力加重、皮肤黄染、腹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疫苗接种可预防甲肝和乙肝,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后应筛查抗体水平。
相关推荐
01:59
01:41
02:32
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