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疸型肝炎的饮食

61206次浏览

黄疸型肝炎患者饮食需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可选择瘦肉、鸡蛋、西蓝花、燕麦、苹果等食物,避免油腻及酒精摄入。饮食调整需配合医生治疗,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腺苷蛋氨酸肠溶片、双环醇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

一、食物

1、瘦肉

瘦肉如鸡胸肉、里脊肉富含优质蛋白,有助于肝细胞修复。烹调时建议水煮或清蒸,避免油炸。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过量可能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2、鸡蛋

鸡蛋蛋黄含卵磷脂可促进脂质代谢,蛋白提供必需氨基酸。建议每日1个全蛋,水煮或蒸蛋形式最佳。合并胆红素显著升高时需减少蛋黄摄入。

3、西蓝花

西蓝花含硫代葡萄糖苷可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维生素C含量较高。建议焯水后凉拌或清炒,每周食用3-4次,每次100-200克为宜。

4、燕麦

燕麦中β-葡聚糖可降低胆固醇,膳食纤维有助于胆汁排泄。可用牛奶煮制成粥,作为早餐主食。合并腹胀者应减少食用量。

5、苹果

苹果果胶能结合胆红素促进排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建议去皮食用,每日1-2个中等大小苹果,榨汁需现榨现饮。

二、药物

1、复方甘草酸苷片

适用于慢性肝炎伴黄疸,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肝细胞水肿。可能出现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

2、水飞蓟宾胶囊

用于中毒性肝损伤所致黄疸,其活性成分可稳定肝细胞膜。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食物,建议餐后服用减轻胃肠刺激。

3、腺苷蛋氨酸肠溶片

针对胆汁淤积型黄疸,可促进胆汁排泄。需整片吞服不可嚼碎,胆道完全梗阻患者禁用。

4、双环醇片

适用于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黄疸,具有抗炎保肝作用。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与免疫抑制剂联用。

5、熊去氧胆酸胶囊

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导致的黄疸,可改善胆汁酸代谢。需长期规律服用,妊娠期妇女慎用。

黄疸型肝炎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烹饪宜采用蒸煮炖等低温方式,禁用动物油脂。可适量食用山楂、陈皮等助消化食材,但合并胃溃疡者需谨慎。建议每日监测尿色及皮肤黄染变化,若出现食欲锐减或陶土样便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肝脏负担。

相关推荐

01:40
黄疸型肝炎传染吗
黄疸型肝炎要看其原因。临床上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因素,也有不传染因素。传染的因素常见的有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可能会导致黄疸、胆红素升高、周身皮肤黄染、眼睛发黄,是具有传染性的,要及时到医院救治,及时治疗。其他因素,如药物性的因素或一些胆汁代谢性异常的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不具有传染性的。部分新生儿因为溶血系统未完全发育完善会出现黄疸型的肝炎,也是不传染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传不传染需要具体判断一下。
黄疸肝炎怎么回事
黄疸肝炎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病毒性感染所致,可能是乙型或甲型、巨细胞病毒一类肝炎病毒入侵感染诱发。同时与长期酗酒和滥用药物等诸多因素有密切关联性,也可能是遗传代谢及自身免疫损伤的缘故。除此之外,脂肪肝及肝硬化也可成为黄疸型肝炎的诱发因素。
什么是急性黄疸肝炎
急性黄疸肝炎属于病毒性肝炎,具有发病迅速的特征,可导致转氨酶升高和尿胆红素阳性。患上该病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乙型肝炎病毒一类病毒感染,或者是结石疾病、酒精中毒性肝炎等原发病所致。患者可出现疲乏无力和发烧发热等全身症状,还会出现明显黄疸反应。
黄疸肝炎吃什么食物好
身体患有黄疸肝炎的人应该多吃一些对自身身体有益的食物,比如玉米须以及柠檬等,因为这类食物都具备着不错的退黄效果,其中柠檬还拥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也可以考虑适当的吃一些可缓解病症的食物,比如菠萝以及橙子等。
黄疸性肝炎治疗方法
患上黄疸性肝炎以后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让病毒对肝脏细胞进行入侵,导致细胞健康受损,造成肝区疼痛加剧,导致疾病的恶化。这类病症可以选择西医的方式来进行治疗,或通过水冲击来让体内过多的胆红素排出体外,选择中医的方式进行诊治,也会有一定的效果,可以避免全身变黄的状况。
黄疸性肝炎什么症状
患上黄疸性肝炎以后,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黄疸型肝炎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全身黄染,特别是在尿液当中,黄染的症状就会十分明显,如浓茶一般的颜色。并且巩膜和皮肤会随着病情的推进也开始变黄。此外,其肝区也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少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并且身体会感到乏力。
甲型肝炎的危害
甲肝是最为常见和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其给肝脏造成的损伤以及可能造成的暴发流行,危害还是很大的。由于甲肝是一种粪口途径传染性疾病,因此很容易引起爆发感染。感染甲肝后就要进行隔离治疗,一般需要两到三周的隔离,完全康复需半年以上。因此甲肝不仅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而且还会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如果在妊娠期患有甲肝,在早孕期会导致流产,晚孕的时候感染还可能会造成早产,甚至还会出现大出血。如果在妊娠后期感染甲肝病情严重时会造成胎儿死亡。感染甲型病毒肝炎后会,病人出现发热恶寒、严重疲劳、黄疸、厌食厌油、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以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该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平时在生活上要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科学接种注射甲肝疫苗也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65643次收听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表现为眼黄、尿黄、皮肤黄,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乏力、头痛、头晕、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黄疸性肝炎大多是由于肝炎病毒、药物或者酒精等原因,导致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引起胆小管阻塞,导致血液中的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不同程度增高,所引起身体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进行肝功能检查,常可发现总胆红素升高。除眼黄、尿黄、皮肤黄的表现之外,黄疸型肝炎早期症状主要有消化道症状,通常会有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感,特别是餐后会加重。全身症状包括乏力,甚至会有头痛、头晕的类似感冒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如果感染性因素造成黄疸型肝炎,通常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黄疸型肝炎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通常会有凝血功能下降导致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出血,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59294次收听

黄疸型肝炎怎么办
黄疸型肝炎可以一般治疗:饮食上保证热量、优质蛋白、维生素的摄入,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烟酒辛辣刺激,适当饮水,注意休息,然后是病因学治疗:根据引起黄疸型肝炎的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治疗手段,第三个是退黄治疗,使用改善黄疸的药物来治疗胆汁淤积,促进黄疸的消退。黄疸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使用药物或者其导致肝损害的病理因素,使肝细胞遭到破坏、肝组织被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同时伴随有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液颜色加深、大便较稀或便秘。出现皮肤或巩膜发黄时,应鉴别黄疸的类型,判断是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然后再检查肝功能、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7

56435次收听

黄疸肝炎能治好吗
黄疸肝炎能治好。黄疸型肝炎需要在病情的早期,明确病因,积极的进行治疗和调理,绝大部分的黄疸型肝炎都是可以治好。从黄疸型肝炎的病因来看,很多导致肝细胞损伤的因素都可以导致黄疸型肝炎的出现。黄疸型肝炎最常见的病因有肝炎病毒感染,还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等。因此,首先要通过病史和查体检验来分析病因,有针对性地加以干预,同时加强护肝降酶治疗,促进肝功能的改善,在治疗过程中密切检测生化指标。病人要注意自觉戒酒,尽可能戒烟。合理科学地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全面的同时,适当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注意适当锻炼,避免长期熬夜,是可以帮助肝炎的治疗和康复的。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57695次收听

急性黄疸型肝炎怎么办
急性黄疸肝炎的治疗方法首先要注意休息,症状较重的选择卧床休息。饮食上注意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吸收,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如果因恶心呕吐而影响进食、热量不足的可输液补充营养。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干预措施,改善肝功能的持续伤害。比如停止使用损肝药物,避免化学性和有害性物质的接触,避免饮酒,如果是慢性病毒性肝炎诱发的急性黄疸型肝炎,还可以进行有针对的规范抗病毒治疗等。出现急性黄疸一般提示肝脏损伤加重,建议住院进行有效护肝退黄疸治疗,联合其他保肝抗炎药物,促进黄疸消退,尽早康复。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6185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