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疸型肝炎有哪些症状

62562次浏览

黄疸型肝炎的症状主要有皮肤黏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黄疸型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性肝病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皮肤黏膜黄染

黄疸型肝炎患者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会导致皮肤和黏膜出现黄染现象。这种黄染通常首先出现在巩膜,随后逐渐扩散至全身皮肤。患者可能伴有皮肤瘙痒,这与胆汁酸沉积刺激神经末梢有关。治疗上需针对原发病因,如病毒性肝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茵栀黄颗粒等药物。

2、尿液颜色加深

黄疸型肝炎患者尿液颜色会明显加深,呈现浓茶样或酱油色。这是由于结合胆红素通过肾脏排泄增加所致。尿液颜色变化程度通常与黄疸严重程度相关。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尿量减少,这与肝功能受损导致的水钠代谢紊乱有关。治疗需结合肝功能检查结果,必要时进行保肝治疗。

3、食欲减退

黄疸型肝炎患者常出现明显的食欲下降,甚至厌油腻食物。这与肝功能受损导致胆汁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有关。患者可能伴有口苦、腹胀等不适感。饮食上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双环醇片等药物改善肝功能。

4、恶心呕吐

黄疸型肝炎患者由于肝功能异常,体内毒素蓄积刺激呕吐中枢,常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出现胆汁样呕吐。患者可能伴有乏力、头晕等全身症状。治疗上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止吐。

5、肝区疼痛

黄疸型肝炎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这与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有关。疼痛多为持续性,可随体位变化而加重。患者可能伴有肝区叩击痛。治疗上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黄疸型肝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严格戒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监测病情变化。如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急性黄疸肝炎治疗方法
当出现急性黄疸性肝炎时,可以服用西药治疗,比如应用抗病毒的药物,再加上护肝利胆的药物、健胃消食的药物等缓解不适症状;也可以服用中药辨证治疗,比如清热解毒的中药、温阳化湿的中药、健脾化湿的中药等,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黄疸性肝炎传染吗
很多人在听到肝炎疾病以后都会十分害怕,担心这类疾病是具有传染性的。但其实黄疸性肝炎是否具有感染性,和它原发的肝炎疾病是否有传染性有关。若因为病毒性肝炎所导致的黄疸性肝炎,则它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若是因为酒精肝等疾病造成的黄疸性肝炎,则不具有传染性。
大人黄疸肝炎能治疗吗
当大人出现了黄疸型肝炎的时候,一般是因为肝细胞损伤导致的,这样的情况会导致胆红素升高,所以出现黄疸,出现黄疸的患者一般会出现皮肤以及巩膜的黄染,这样的患者也是可以治疗,治疗期间要保持好一个良好的心态。
黄疸型肝炎的症状
黄疸型肝炎的症状主要有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等。黄疸型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损伤、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肝区疼痛、发热等症状。1、皮肤巩膜黄染黄疸型肝炎最典型的症状是皮肤和巩膜出...
黄疸性肝炎的症状
黄疸性肝炎的症状主要有皮肤黏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黄疸性肝炎可能与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刺激、自身免疫异常、胆道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发热、腹胀、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黄疸型肝炎是否传染
黄疸型肝炎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黄疸型的肝炎。其实临床上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因素,也有不传染的因素。比如传染的因素常见的有乙肝、丙肝,这些传染性疾病有可能会出现黄疸、胆红素的升高、周身皮肤的黄染、眼睛的发黄这种情况,这种黄疸型肝炎是具有传染性的,要及时到医院去救治,及时地治疗。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像药物性的因素也会导致黄疸型的肝炎,或者是一些胆汁代谢性异常的疾病,比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也会导致黄疸型肝炎的出现,这种黄疸型肝炎是不具有传染性的。另外,有些新生儿因为溶血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也会出现黄疸型的肝炎,这种黄疸型肝炎也是不传染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传不传染还需要具体判断一下。
语音时长 01:02

2021-06-25

91113次收听

01:40
黄疸型肝炎传染吗
黄疸型肝炎要看其原因。临床上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黄疸型肝炎,有传染性因素,也有不传染因素。传染的因素常见的有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可能会导致黄疸、胆红素升高、周身皮肤黄染、眼睛发黄,是具有传染性的,要及时到医院救治,及时治疗。其他因素,如药物性的因素或一些胆汁代谢性异常的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不具有传染性的。部分新生儿因为溶血系统未完全发育完善会出现黄疸型的肝炎,也是不传染的。所以,黄疸型肝炎传不传染需要具体判断一下。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
黄疸肝炎初期症状表现为眼黄、尿黄、皮肤黄,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乏力、头痛、头晕、发热、皮肤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黄疸性肝炎大多是由于肝炎病毒、药物或者酒精等原因,导致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引起胆小管阻塞,导致血液中的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不同程度增高,所引起身体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进行肝功能检查,常可发现总胆红素升高。除眼黄、尿黄、皮肤黄的表现之外,黄疸型肝炎早期症状主要有消化道症状,通常会有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部饱胀感,特别是餐后会加重。全身症状包括乏力,甚至会有头痛、头晕的类似感冒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如果感染性因素造成黄疸型肝炎,通常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黄疸型肝炎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通常会有凝血功能下降导致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出血,包括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59294次收听

黄疸型肝炎怎么办
黄疸型肝炎可以一般治疗:饮食上保证热量、优质蛋白、维生素的摄入,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烟酒辛辣刺激,适当饮水,注意休息,然后是病因学治疗:根据引起黄疸型肝炎的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治疗手段,第三个是退黄治疗,使用改善黄疸的药物来治疗胆汁淤积,促进黄疸的消退。黄疸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使用药物或者其导致肝损害的病理因素,使肝细胞遭到破坏、肝组织被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发黄的症状,同时伴随有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液颜色加深、大便较稀或便秘。出现皮肤或巩膜发黄时,应鉴别黄疸的类型,判断是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然后再检查肝功能、血脂、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7

56435次收听

黄疸肝炎能治好吗
黄疸肝炎能治好。黄疸型肝炎需要在病情的早期,明确病因,积极的进行治疗和调理,绝大部分的黄疸型肝炎都是可以治好。从黄疸型肝炎的病因来看,很多导致肝细胞损伤的因素都可以导致黄疸型肝炎的出现。黄疸型肝炎最常见的病因有肝炎病毒感染,还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等。因此,首先要通过病史和查体检验来分析病因,有针对性地加以干预,同时加强护肝降酶治疗,促进肝功能的改善,在治疗过程中密切检测生化指标。病人要注意自觉戒酒,尽可能戒烟。合理科学地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全面的同时,适当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注意适当锻炼,避免长期熬夜,是可以帮助肝炎的治疗和康复的。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57695次收听

黄疸肝炎会传染吗
毒性肝炎导致黄疸肝炎会传染,酒精、药物、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黄疸型肝炎,没有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病毒性肝炎导致黄疸型肝炎具有传染性,患者血液、排泄物和呕吐物中均可能含有大量肝炎病毒,因而有很强传染性。若排便后双手没有彻底清洗就去接触食物,该食物就会被污染,若其他人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就可能会被传染。而苍蝇、昆虫等如果接触含有肝炎病毒的大小便之后,还可能造成更大范围传播。日常生活中打耳洞、修脚、补牙等口腔治疗,内镜检查等,使用器械如果消毒不彻底,也有可能引起肝炎病毒传播。预防黄疸肝炎,除保持个人和环境清洁卫生,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创伤性检查治疗,还应该注意避免自己皮肤和粘膜破损,做好个人防护。而酒精、药物、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黄疸型肝炎,并没有传染性。
语音时长 01:34

2020-03-17

5615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