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出血如何诊断

48508次浏览

脑出血可以通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口眼歪斜、头晕、肢体麻木、行动迟缓发音困难等先兆性症状加以判断;也可以通过ct检查进行诊断,并排除患者是否患有病症相似的脑部疾病;还可以通过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加以诊断。

脑出血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其引发的瘫痪、失语、失忆等诸多后遗症,更是给患者以及家属造成极大的困扰。不仅如此,近年来不断攀升的发病率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脑出血如何诊断?
  1、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先兆性病症
  大多数患者会在脑出血发病前出现口眼歪斜、不自主流口水、头晕、突然发作的头痛、嗜睡、不停打哈欠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肢体麻木、站立不稳、行走缓慢、发音困难、口齿不清等症状。如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考虑其是否患有脑出血,并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2、ct检查诊断并排除相似病症的疾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等疾病,均有可能引发血管破裂致使脑出血发生。然而,由于脑出血的病症与脑血栓、脑梗塞等疾病的病症非常相似,因此,建议患者通过脑部ct予以排除。此外,还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检查更为清晰的予以检测。
  3、进行更为详尽的检查进行诊断
  除ct与核磁共振检查外,还可以通过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进行诊断。此项技术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观察血管的病变情况,也是脑出血诊断手段中运用较为广泛、结果呈现清晰的一项检查项目。
  此外,心电图检测、动态血压检查等方式都能够辅助医生针对脑出血病情予以诊断,所以患者可在患病初期或感到身体不适时,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才能尽早通过介入治疗恢复身体健康。
  通过以上的简述,相信大家对于脑出血应当如何诊断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患者能够通过积极、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脑出血很严重,出现偏瘫要及时去医院
患者在入院前22小时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活动不灵活,根据患者的症状,先给予患者控制出血和降低颅内压治疗,给予患者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托拉塞米入壶脱水降颅内压治疗,氨基乙酸止血治疗,奥美拉唑静脉推注护胃治疗,托烷司琼静脉滴注以止吐治疗,依达拉奉静脉点滴抗梗死治疗等。
02:01
脑出血开颅手术成功率
脑出血开颅手术的成功率,取决于患者的出血量、意识状况,以及发生出血之后的救治时机,当然患者以往的身体健康状况,比如心、肺、肝肾功能等,也会影响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一般来讲对于出血量属于中等量的出血,在出血发生之后及时地到达医院并进行手术治疗,血肿清除之后没有再次出血,患者的病情通常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当然这种情况患者也可能会遗留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02:00
脑出血微创手术的利弊
脑出血微创手术有利的一方面就是避免开放式大的开颅手术,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虽然通过微创手术能够吸除一部分血肿,甚至大部分血肿,但有时候血肿处理不够彻底。在血肿清除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活动性的出血,特别是主要动脉的活动性出血,通过这种微创的方式,是很难进行彻底止血的,需要再转为开颅手术进行处理。此外,微创治疗方式,操作空间相对有限,血肿清除有时候不彻底,大概能清除血肿的1/2、2/3,也有部分血肿清除比较容易的患者,可以达到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血肿清除。
脑出血保守治疗几天会吸收血
脑出血在保守治疗2~3个月之后,基本上能够完全吸收,具体要因人而异。通常对于轻微的脑出血患者,大多数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来缓解。在出血早期的时候,血液大多数为血凝块,在半个月左右血凝块会逐渐的液化,在2~3个月左右,液化的血块会被逐渐分解和吸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较为严重的脑出血患者,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缓解症状,具体要谨遵医嘱。脑出血可能会引起轻微颅内压增高,需要配合医生选用药物来控制。平时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焦虑紧张,避免激动的情绪出现,以免造成出血症状加重。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10

78168次收听

脑出血出血量30严重吗
脑出血出血量30ml比较严重。脑出血主要发生在脑深部,最常见的部位为壳核,次为皮质下白质内。脑出血30ml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出血部位,比如小脑及丘脑等处,有较多重要的神经核团及生命中枢,这些部位出血量达到5~10ml就已经会出现昏迷、瘫痪等状态,30ml的出血量已经是十分严重的,往往危及生命。出血位置位于大脑半球,也属于严重脑出血,即使不出现生命危险和长期意识丧失,留下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的概率也非常高。即使脑出血30ml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主要取决于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出血位置,如果没有压迫到重要部位、病人身体状况尚好,就可以不手术。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10

74663次收听

脑出血的疾病介绍
随着疾病种类的增加,脑出血这个词对大家来说已经是不陌生了,这个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病率也很高,可是对于一些健康的人来说很少接触到这类疾病,对这个病不是很了解,下面让我们为大家做一下脑出血的疾病介绍。
01:53
高血压脑出血怎么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有好几种治疗方式。第一种是保守治疗,也叫药物治疗。适合于病人比较清楚,出血量不是很多的情况。第二种是手术治疗。手术也有几种。一种是开颅手术,适合于病情危急的病人;另外一种是微创,适合于发病比较慢的病人。
二次脑出血还能醒吗
供应脑部的动脉硬化以后可能会出现脑出血的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重复性的脑出血。患者出现二次脑出血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出血部位比较严重难以醒来。脑出血量小,出血部位偏差,处理及时是可以清醒的。
脑出血饮食禁忌
对于脑出血患者的饮食禁忌是很重要的,尤其要提醒脑出血患者,不要吃含糖量高的补品,限制精制糖的摄入,最好不要吃零食,饮料。脑出血患者不要吃冷食,不要吃高盐食物,避免摄入刺激神经系统的食物,例如酒,浓茶,咖啡和刺激性调味品。
02:08
脑出血症状
脑出血常见的症状有偏瘫、头痛、恶心、呕吐,出血量大可能整个肢体偏瘫,引起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根据出血量的大小和部位,脑出血的症状也不一样。出血量小的患者症状轻。另外,脑干的少量出血就可以引起很重的症状。
脑干出血能恢复什么样
其实在临床上这种脑干出血的病情还是比较多的,在治疗以后,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要看很多的方面,比如说首先要看脑肝出血的病情会出现的表现严不严重,还要看患者出血的情况,涉及到哪些组织。这种病情一般在治疗以后恢复都不是太好的,因为病情涉及的神经和功能比较多。
01:25
脑出血术后发烧怎么回事
脑出血术后发烧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病人发生脑出血,脑组织会发生病变,对体温的调节出现障碍,就会出现发烧;第二,患者发生脑出血以后卧床,产生了肺部的感染或者是其它系统的感染。在临床工作中,如果发现脑出血的患者有发烧的迹象,要进行鉴别,到底是中枢热,还是肺部感染,或者其它系统的感染。如果是感染,要介入感染灶进行治疗,包括预防。病人发生脑出血以后,翻身拍背对防止肺部感染非常重要,如果病人是中枢热,要用其它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服用一些退烧的药物。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脑出血
老年人容易引起脑出血,主要与人的逐渐衰老有关系。随着年龄增长,人会逐渐的衰老,各组织器官的机能也会逐渐的减退。而对于脑出血的发生,它起重要作用的是血管的衰老。人在40岁以后,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就会逐渐的发生变化,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在动脉壁上产生了多个由于脂质沉积和坏死形成的灰黄色的斑块,同时伴有纤维增生,从而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在严重的动脉硬化病变的部位,有的可能因为动脉的管壁变薄,向外膨出而形成动脉瘤。如果患者的血压突然升高,就会导致动脉瘤的破裂,从而引起出血。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老年患者,在平常的生活中应当注意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脑出血可以累及各种年龄段的人。相对于脑梗塞而言,50到70岁脑出血比较好发,70岁以后脑梗塞容易发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趋势是越来越明显。
语音时长 01:41

2018-12-13

62251次收听

脑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由于饮食成分不同,可影响人的血压、血脂、血糖以及钠、钙等离子的含量,这些都是与脑出血发病密切相关的因素。一、食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糖、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它们与脑出血有关。如果食物中糖的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而过多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甘油三酯,使血脂升高。长期的高血脂可以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所以饭不可吃得太饱,更不可以暴饮暴食。脂肪类的食物,尤其是动物的内脏、鸡蛋、鱼籽、肥肉等等,还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可以使血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升高,引起动脉硬化。所以在饮食中脂肪不能过量。二、蛋白质饮食可以延缓血管壁弹性减退的进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功能,降低血压,从而使脑出血的发病率降低,所以对于蛋白饮食不必要进行限制。三、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从一些调查来看,膳食饮食中含盐量较高,容易引起高血压,进而容易诱发脑出血。所以在膳食中应当限制盐的摄入量,每天应当把盐的摄入量降低到十克以下。当然最理想的是保持在五克左右。所以那些口味比较重的人,更应当注意限制盐的进食。
语音时长 01:58

2018-12-13

54054次收听

脑出血和脑溢血有什么区别
脑出血和脑溢血没有区别,属于一个疾病。脑溢血在西医里边没有这个概念,在中医里脑部的出血叫脑溢血。老百姓可能也都好用这个名词,但是在西医里边,只说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它们的内容含义一样。在西医里来讲,脑出血特指血液成分从破裂的血管流出来,进入脑组织或者蛛网膜下腔的情况,这是非常严重的后果或者是一个严重的神经科的急症,不管是脑出血还是蛛网膜下腔出血都会导致病人的残疾或者严重的时候导致死亡。
语音时长 00:39

2018-09-07

58650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