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出血很严重,出现偏瘫要及时去医院

2071次浏览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在入院前22小时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活动不灵活,根据患者的症状,先给予患者控制出血和降低颅内压治疗,给予患者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托拉塞米入壶脱水降颅内压治疗,氨基乙酸止血治疗,奥美拉唑静脉推注护胃治疗,托烷司琼静脉滴注以止吐治疗,依达拉奉静脉点滴抗梗死治疗等。

【基本信息】女性、56岁

【疾病类型】脑出血-内囊外侧型出血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5月18日

【治疗方案】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托拉塞米入壶脱水降颅内压治疗,氨基乙酸止血治疗,奥美拉唑静脉推注护胃治疗,托烷司琼静脉滴注以止吐治疗,依达拉奉静脉点滴抗梗死治疗,奥拉西坦护脑神经营养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9天

【治疗效果】患者意识清楚,左侧上下肢活动好转

一、初次面诊

脑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一种死亡率比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患者,而且大多数伴有高血压

我曾在医院接诊过一名50多岁的脑出血患者,而且该患者伴有高血压。该患者在入院前22小时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活动不灵活,患者病情成加重趋势,左侧上下肢不能自主活动,呕吐一次胃内容物(大约200ml),无肢体抽搐,患者急诊来我院就诊,门诊为患者行颅脑CT检查示:右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以“脑出血”为初步诊断,将患者收入医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未规律服药,未监测血压。后为患者行体格检查,血压150/90mmHg,患者意识清醒,地点定向力、人物定向力、记忆力、理解力均正常,无失语,无幻觉等症状。患者仅有左侧上下肢不能自主活动,伴有呕吐,无意识障碍,无抽搐。根据患者的颅脑CT检查,考虑患者颅内出血,淤血不能完全吸收,从而压迫神经,导致左侧上下肢不灵活。

患者入院后给予一级护理,根据患者的症状,先给予患者控制出血和降低颅内压治疗,给予患者20%甘露醇静脉点滴、托拉塞米入壶脱水降颅内压治疗,氨基乙酸止血治疗,奥美拉唑静脉推注护胃治疗,托烷司琼静脉滴注以止吐治疗,依达拉奉静脉点滴抗梗死治疗,奥拉西坦护脑神经营养治疗。为患者完善血液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电解质、血糖血脂、免疫等),检查结果返回,患者血小板低,其它结果无明显异常。对患者的用药暂时不进行调整。

3天后为患者复查颅脑CT,检查结果提示:右侧丘脑出血及脑室内积血较前稍微减少,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继续为患者治疗。并嘱咐患者注意休息,低盐低脂饮食,出现不适及时找医生。

三、治疗效果

3天后为患者复查颅脑CT,检查结果提示:右侧丘脑出血及脑室内积血较前稍微减少,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继续为患者治疗。

经过药物治疗,患者很快不再呕吐,精神状态慢慢好转,神志清醒,言语含糊可辨;左侧肢体活动度可,生活可自理,为患者办理转科,转入康复科,患者每天坚持做功能锻炼,并配合针灸辅助治疗,目前患者左侧肢体活动明显好转,基本正常。

四、注意事项

1、脑出血患者饮食需清淡、荤素结合,注意多食用蔬菜、水果以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浆,均可食用。

2、患者要保证大便通畅,以防便秘导致排便时用力过度而诱发脑出血发作。

3、脑出血患者忌暴饮暴食,还需戒烟酒,以免增加体循环负担,不利于控制血压。

4、进食后发生呛咳或无法自主进食的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风险较高,应给予鼻饲饮食,通过胃管送到消化道内,以保证患者的营养。

5、患者出院后继续服药,不能擅自停药,不适随诊。

五、个人感悟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约80%的出血部位发生于大脑半球,约20%的出血发生于脑干和小脑。本文患者属于内囊外侧型出血,主要表现为左侧上下肢不灵活、语言不清等症状,是临床上常见的表现,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失语、精神障碍等症状。

本文患者出现症状后及时到医院治疗,没有耽误病情,在治疗方面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并没有手术适应症,遂对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患者和家属依从性很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患者好转后积极做功能锻炼,左侧上下肢活动度已基本恢复。虽然患者已基本好转,但是脑出血很难真正痊愈,所以患者日常生活中还是需要注意休息,严格控制血压。

虽然脑出血很难治愈,但是可以采取措施预防,首先需要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降低脑出血风险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锻炼,控制压力,保持健康的体重都有助于控制高血压,除了改变生活方式外,还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其次是适当地运动,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和心脏的整体健康,还可以帮助减肥,控制糖尿病和减少压力。

相关推荐

外伤脑出血要住院多少天
主要取决于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是否有合并伤、出血量的大小、是否进行了手术,而术前是否有脑疝、昏迷等情况,一般外伤引起的小灶性脑出血,经过保守治疗之后2-3周患者病情就可以稳定出院了。而对于外伤引起的脑出血量比较大,特别是术前已经发生昏迷,甚至脑疝的患者,经过两、三周的治疗也就只能让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而不能直接出院回家。对于一些更加严重的脑出血的患者,特别是外伤之后引起的硬膜下、硬膜外脑内的血肿,患者已经在术前发生脑疝的情况,术后可能需要更久的治疗,有时还需要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很长时间才能够逐步康复,而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所以外伤性脑出血的病情程度会有很大的差异。
语音时长 01:11

2021-07-09

84069次收听

02:02
脑出血40毫升不手术能治愈吗
脑出血40ml一般来说还是应该积极考虑手术治疗的,特别是患者已经出现意识障碍的时候,更应该积极手术治疗,不手术治疗很难彻底治愈。因为这个出血量一般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占位效应,对周围的脑组织形成压迫,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甚至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对于这个出血量的情况,如果患者的全身情况能够耐受手术,还是应该积极考虑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是高龄的状态且有严重脑萎缩,出血又比较表浅,这类出血如果占位效应不是很严重,患者的中线结构没有明显的移位,也没有发生脑疝的迹象,可以保守治疗。
02:09
脑出血需要开颅手术吗
这主要取决于患者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整体的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是选择开路手术、内镜手术还是穿刺抽吸。对于一些脑液的出血,特别是出血面积比较大,患者在手术之前已经出现一侧瞳孔散大的情况,一方面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清除血肿,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的脑水肿比较严重,还可能需要颅骨的去骨瓣减压,这类患者一般需要进行开颅手术治疗。另外一类出血量比较小,或者出血的位置比较深,可以通过立体定向、穿刺抽吸血肿的微创手术方法来进行治疗,这类患者可以进行微创手术治疗。还有一些患者,可以经过神经内镜的血肿清除,也是一个相对微创的治疗。患者不需要很大的开颅,只需要很小的骨窗,就能将颅内血肿进行大部分清除,恢复起来相对快一些。
02:05
脑出血一定要手术吗
一般脑出血是否需要手术,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患者出血之后的意识状况,这是从临床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一方面,脑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大小,通过CT检查能够做一个大致的评估。经典的原则上来讲是脑出血,在幕上出血就是大脑半球的出血,出血量超过30ml或者小脑的出血超过10ml,这种情况都有可能引起患者脑疝,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情况,一般是具有手术指征的。
什么情况下会脑出血
首先,很多种情况都会导致脑出血,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长期的血压增高可能会导致小动脉硬化,在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颅内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其次,如果颅内有动脉瘤或者动静脉畸形、脑血管淀粉样病变,或者是存在一些血液病,如比如说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基础疾病,病情变化也可能会出现脑出血;再者,使用一些抗血小板药物或者是抗凝药物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脑出血;另外,有一部分脑出血是因为脑外伤导致的;除此之外,情绪激动、天气变化、过度劳累也可能会诱发脑出血。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0

94470次收听

脑出血有家族遗传吗
脑出血有家族遗传吗?脑出血这种疾病的病因是脑部的血管硬化,造成的脑部出血,所以说,脑出血是不会有家族遗传性质,只是有可能患有脑出血病史的患者家属会比别人患这种病的几率高一些罢了。
脑出血治疗中的误区
提起脑出血可能大家都不陌生,这在老年人群体里可以说是很常见的一种病,很多老年人聚在一起也会讨论这个病,根据自己的症状分享经验,其实很多人对这个病的理解都存在一些误区,才导致病情的加重,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脑出血治疗中的误区。
脑出血的详情介绍
目前全世界已经逐渐步入老龄化的时代,脑出血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们每年脑出血的死亡率占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20%,其死亡形式是十分严峻的,那么脑出血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就为阐述下脑出血详情介绍吧。
脑出血病人如何护理
脑出血本身就会有一系列的后遗症,所以在出现之后也必须要积极的接受治疗,在治疗之后也应该选择正确的护理,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护理的方法不正确,可能也会产生影响,首先就应该选择维持心理平衡,也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样也需要坚持康复训练,保持营养。
脑出血以后要吃什么药
脑出血以后可以选择一些降压类的药物,也可以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还要注意服用一些降脂类的药物,针对一些颈部有斑块的患者,就要服用些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接受专业的治疗外,还要注意控制好原发病,做好各类的康复锻炼。
脑血管破裂怎么办
脑血管破裂会造成脑组织内部出血以及脑部表面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治疗方面都应该采取积极合理的方式来挽救脑血管破裂患者生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残废程度以及降低复发率。内科治疗主要以卧床休息,减少探视,保持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肢体功能位为一般治疗。并应用药物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尤其要注意控制高血压,防治脑血管痉挛,预防肺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等情况。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有可能需要及时进行外科治疗来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脑出血患者多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穿刺血肿清除术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则可选用动脉瘤颈夹闭术,瘤内填塞术,动脉瘤切除术等。
语音时长 01:40

2020-03-17

54585次收听

脑出血术后注意事项是什么
脑出血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扩大骨窗血肿清除术,锥孔穿刺血肿抽吸术,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脑室引流术等。这些手术术后都需要及时复查颅脑CT,观察血肿清除情况,有无硬膜下血肿、脑炎、脑梗死、临近神经组织有无受压、损伤等情况。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并发症包括炎症和再出血,术后要注意患者体温情况,并需要定期复查验血包括炎症指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指标,必要时需要相应抗菌素预防颅内感染。还需要注意术后引流管是否通畅,如引流管阀门能够弹起,表明管道上下通畅,如阀门弹起比较慢甚至不能弹起,则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一些手术患者抵抗力较低,需及时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术后要及时救治,预防感染,消化道出血,静脉血栓等问题。
语音时长 01:39

2019-10-31

58706次收听

01:16
脑出血前兆
脑出血前兆是指长期的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突发的鼻子流血或感到一过性的黑蒙或是后枕部的胀疼,或部分患者低头下巴颏抵不到胸部,或是出现一过性的偏身感觉障碍,或对侧的肢体、上下肢的活动不好,说话不清楚,手脚无力都可能有出血的风险。脑溢血又称脑出血,发病急,且进展迅速,数据显示,在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中,有先兆症状,脑溢血是指脑内微血管破裂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好发于寒冷的冬季。
02:19
脑出血病人吃什么好
脑出血是一个比较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急性期最好进行清淡、易消化饮食,同时也要进食含有纤维素的食物。因为卧床会影响到人体胃肠道的功能,食用含纤维的食物会促进消化功能,促进大便的排泄。脑出血在急性期,还建议病人多吃蔬菜,同时也要吃含蛋白质的东西,因为出血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卧床它会降低人的抵抗力,增加蛋白质对病人的抵抗力也是有好处的。除了食物以外,我们还会根据脑出血的原因不同,会让患者服用药物,因为大部分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引起来的,因此通常会让患者服用降压药。
脑出血为什么会头痛
脑出血往往导致颅内压增高,颅内血管和神经受到压迫、牵拉刺激,因而会出现剧烈头痛。这种头痛较为突然和剧烈,常常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由于脑出血起病急剧、进展较快,常于几分钟到几小时之内发展至顶峰,所以患者出现头痛后,常常随之出现呕吐、意识障碍的加深以及偏瘫。所以要对这种情况高度重视,并且仅仅进行抢救治疗。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的患者,一旦出现剧烈的头痛,或者出现头痛的性质与以往不同,甚至加重并且固定,一定要警惕发生脑出血,应当及早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头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全身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头痛,而在脑出血中头痛更为多见。一些中老年人,特别是伴有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如果突然出现头痛,往往提示有可能发生了脑出血。大约有80%到90%的脑出血患者都是以头痛为首发症状。
语音时长 01:33

2018-12-13

5238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