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引起脾胃虚寒的因素有哪些

72885次浏览

脾胃虚寒可能是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过大、气血不足等因素导致的。

1、饮食不规律:如今大部分人的饮食都是不规律的,包括老年人、幼儿以及青年人,多数人的饮食习惯都是一日两餐,不吃早餐,只吃早午餐和晚餐,同时还非常喜欢吃冰冷的食物,比如冷饮、冰淇淋、冰酒,其实过于冰凉的食物是造成脾胃虚寒的主要诱因,所以尽量不要食用生冷的食物,尤其是针对女性而言。

2、生活压力过大:脾胃虚寒也可能是生活压力过大引起的,症状其实跟常见的肠胃炎症是差不多的,所以往往有很多人,都会把两种疾病当成是一种。但脾胃虚寒除了具有肠胃不适症状以外,身体也会出现一些局部的不适感,比如身体乏力、无精神、不想学习、无心工作等,治疗脾胃虚寒,需要尽量选择中医调理,可治根本。

3、气血不足:气血不足也是引起脾胃虚寒的诱因,其实女性最容易出现气血不足的问题,如果吃的营养不够、或是在月经期接触冷水和食用生冷的食物造成,女性气血不足轻则会引起月经不调,严重会影响女性生育情况。

相关推荐

脾胃虚寒的症状是口臭吗
脾胃虚寒可能出现口臭症状,但口臭并非脾胃虚寒的特异性表现。脾胃虚寒的症状主要有胃脘冷痛、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四肢不温、舌淡苔白等,口臭可能与胃肠积热、口腔疾病、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
脾胃不和吃什么药最好
脾胃不和可遵医嘱使用香砂六君丸、人参健脾丸、保和丸、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调理。脾胃不和多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因素相关,常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大便溏稀等症状,需结合具体证型选择药物。
02:13
脾胃寒湿吃什么中成药
脾胃寒湿中成药很多。有归脾丸、香砂六君子、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气水等等,但是它们这些药各有不同的特点。归脾丸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有脾胃虚弱同时会有失眠健忘等,它可以养心血,附子理中丸除了去除中焦寒湿以外,它温暖中焦的阳气,是典型的温阳益气的药物。香砂六君子没有很强的温阳作用,它是四君子汤加木香、砂仁祛湿理气,健脾和胃,它没有温阳作用,所以对那种中焦有寒湿的可能在温阳方面,驱寒方面作用比较弱,但是祛湿方面作用很强。最后一个是藿香正气水是中焦湿热,出现了胃肠炎、腹泻这种暑月感冒的症状,用藿香正气水效果比较好。
03:09
脾胃虚寒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脾胃虚寒是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的术语,症状特征包括脾胃的功能下降,脾胃中医认为是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脾气的功能下降时,出现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此种情况多数会出现食欲不振、周身乏力。脾气不足时,体内的湿气会存在,体内出现四肢的酸痛,即无精打采、精神不够,可能会出现下肢轻度浮肿。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白带异常。长期营养吸收不良,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如儿童身高偏低,另外囟门闭合延迟,牙齿生长比较慢。出现脾气不足的情况,可以用薏米、莲子、芡实、山药等煮粥喝,亦可以吃补气健脾的药物。
早上起床出汗是什么原因
早上起床出汗可能是温度调节、睡眠环境、睡眠质量、梦境、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的,可以结合原因采取改善措施。
02:41
舌苔白是怎么回事
舌苔白,是痰湿的表现;如果舌苔白伴有舌齿红而且干燥,这时体内不光有寒,还有阴气,可能阴津不足的干燥引起。舌白和苔构成中医在诊断上,是关注寒湿还是气血亏虚的差别。因为舌齿代表脏腑的趋势,舌苔代表津液的亏损和邪气的深浅。所以舌齿舌苔综合看才能完整的反映脏腑津液的亏损。舌头白不一定是疾病的情况,需注意舌诊上鉴别,舌白属肺,主寒,但也有在生理情况下舌白的表现。
02:41
脾胃虚寒吃什么好
脾胃虚寒吃山药,羊肉,大枣,百合,燕窝等食物来缓解症状比较好。一、山药健脾补肾,药性也比较平和,可以药食同源,既能做药,也能作为副食使用。二、羊肉,羊肉偏温,能补气养血,对脾胃虚寒非常好,另外当归羊肉汤,药食同源,还能起到温胃散寒的效果。三、大枣,食用大枣有健脾,也有和胃的效果。四、百合,百合也是非常好的健脾胃的食物。燕窝也是食疗中健脾补肺的佳品。脾胃虚寒常见于工作节奏比较快,生活不规律的人群,也是亚健康状态常见类型。
脾胃虚寒症状是什么
脾胃虚寒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胃脘不适、胃痛、胃口差、身体乏力、月经不调、宫寒性不孕症等问题。脾胃虚寒典型的表现是天气突然变寒凉时,觉得胃脘部不舒服,或吃生冷寒凉食物,如生鲜水果、蔬菜或喝冰镇冷饮后,出现胃脘部疼痛难忍情况。对以上症状往往可通过喝热水、温热食物抵御缓解,或用热水袋、温热膏药热敷胃脘部缓解症状。脾胃虚寒人还有食欲差、食欲不振,经常感觉到没有胃口类症状出现。这类患者身体消瘦,总是疲倦无力,平时时常没有胃口,且手部持续发凉。若患者为女性,不仅会出现胃脘不舒服问题,还会有月经不调类症状出现。胃脘脾胃虚寒患者营养吸收差,就容易导致经血量不充足。同时还会影响子宫,诱发宫寒、痛经类问题,严重者导致宫寒性不孕。此外患者还会有白带清稀、量多、绵绵不绝等问题存在。
语音时长 01:48

2019-10-28

53298次收听

01:36
脾胃虚寒的症状
脾胃虚寒患者会出现胃阳虚和脾阳虚的症状。胃阳虚症状为常因天气变冷、食冷品而引发疼痛,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得温症状减轻。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等。脾阳虚症状为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侯。
脾胃虚寒是什么
脾胃虚寒也叫脾胃阳虚,脾胃虚寒多数是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脾胃虚寒的主要原因有饮食不节,吃过多生冷的东西,生活作息不规律等。而且思虑过度也会伤脾,随着年龄增长脾胃功能衰弱,也会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17

2018-09-29

66023次收听

脾胃虚寒应该怎么调理
日常生活中脾胃虚寒的调理,应避免饮食不规律,少吃生冷寒凉的东西,腹部要注意保暖。脾胃虚寒的人适合吃温性的食物,像姜、羊肉、胡椒、花椒或者辛热的食物,不宜吃寒性食物,像冬瓜、苦瓜、黄瓜、圆白菜、豆腐、绿豆芽等。
语音时长 01:28

2018-09-29

59755次收听

脾胃不和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很多人,不想吃东西,而且身体还很虚弱,有时候就会说,是严重的挑食,其实事实不是那样的,而是人体的脾胃出现了问题,中医上说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上吐下泻,胃胀胃酸的症状。那么脾胃不和该怎么办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脾胃虚寒怎么办
脾胃虚寒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症状,包括脾阳虚和胃阳虚,也有认为是单指脾阳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所致,多见纳呆腹胀、脘腹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以脾虚湿蕴见证和虚寒证表现为辨证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往往一些年轻女性,在空调的屋子里待的时间长了以后,或者是过食冷饮,会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或者是饥饱不调、睡眠过少,都会导致脾胃虚寒,那么在生活起居上,就要注意按时按点地进餐,要吃温热一点的食物,不要吃冷饮,多食温补之品,如羊肉、带鱼、虾、韭菜、核桃、栗子、海马等食物,也可采用胡椒、桂皮、辣椒、老姜等调味品配餐。药物方面,可以选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小建中颗粒、温胃舒颗粒等等。
语音时长 01:55

2018-04-11

65296次收听

小孩脾胃虚寒的症状有哪些
孩子脾胃虚寒有很多的症状,常见的有呕吐、厌食、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积滞。积滞主要见于比较小的孩子,与内伤乳食、停聚不化、气滞不行有关,主要表现是不思饮食,或者是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
语音时长 00:57

2018-04-11

59267次收听

脾胃不好记住1个穴位
脾胃运化失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胃功能差,会导致胃口不开,精神疲乏,水肿,少吃东西也胖等等问题,脾胃不好记住1个穴位,脾胃运化不好按足三里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