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样预防碘缺乏病

55151次浏览

预防碘缺乏病可通过食用加碘盐、增加富碘食物摄入、避免高碘与低碘饮食极端化、孕期科学补碘及定期监测尿碘水平等方式实现。碘缺乏病主要由环境缺碘导致,可能引发甲状腺肿、克汀病等,需针对性干预。

1、食用加碘盐

加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的核心措施,每日摄入5克加碘盐可满足成人碘需求。选择包装标识清晰的合格加碘盐,避免高温烹饪导致碘挥发。储存时需密封避光,开封后3个月内用完。甲状腺疾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用量。

2、增加富碘食物

海带、紫菜等藻类含碘量较高,每周食用50克干海带即可补充约1000微克碘。鱼类、贝类及蛋奶制品也是良好来源,建议每周摄入2-3次海产品。内陆地区居民可优先选择冻干海产品,保留更多碘元素。

3、避免饮食极端

长期大量食用卷心菜、木薯等致甲状腺肿物质的食物可能干扰碘吸收,需控制摄入频率。同时应避免盲目服用含碘保健品,防止碘过量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烹饪时减少长时间浸泡或煮沸等高碘流失操作。

4、孕期科学补碘

孕妇每日碘需求增至250微克,除加碘盐外需额外补充150微克碘剂。哺乳期妇女应持续补碘至断奶,可通过碘酸钾片或富碘奶粉补充。备孕阶段建议检测尿碘水平,早孕期开始规范补碘可降低胎儿神经发育缺陷风险。

5、定期监测尿碘

高危地区居民每年应检测尿碘浓度,儿童、孕妇群体宜每半年监测。尿碘中位数低于100微克/升提示群体性缺碘,需强化干预。个体检测值异常时需排查甲状腺疾病,结合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综合评估。

预防碘缺乏病需建立长期膳食管理习惯,优先通过天然食物获取碘元素,特殊人群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碘方案。日常注意观察颈部是否异常增粗,儿童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应及时就医。山区、远离海洋地区居民可参加政府组织的碘营养监测项目,社区医疗机构定期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宣教活动有助于提升公众认知。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在生活中是可以积极的进行预防的。可以通过食用碘盐来进行预防,这是最简单、安全、有效的一个方法。还可以通过经常食用含碘的食物,比如一些海产品。另外,正确的进行药物的选择,尽量不要使用具有抑制碘元素吸收的药物也可以起到预防碘缺乏病的作用。
碘缺乏病的表现
碘缺乏病就是由于机体缺碘引起的一种疾病。碘缺乏病会出现发育缺陷的表现,比如智力发育缺陷、身体发育迟缓。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出现疲倦、呼吸困难的情况。另外还会引起克汀病,变得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碘缺乏病怎么办
碘缺乏病是很多地区的人特有的一种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疾病,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首先要增加碘元素的摄入,多吃一些富含碘元素的食物。其次还要进行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的病情的情况,服用一些补充碘元素的药物,并且调整甲状腺水平。
碘缺乏病病因
碘缺乏病严重影响到了身体健康,还容易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这种病症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环境中缺点导致的,比如土壤和水分中没有碘元素,容易导致缺碘的情况。另外膳食结构不合理,没有吃一些富含碘元素的食物,也容易导致身体缺碘。
游离甲状腺低
游离甲状腺低一方面是由于碘缺乏所致,如果人体内碘元素不足,很容易引起该种症状发生。另一方面则可能和饮食因素有关,长期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尤其是过多摄入卷心菜等食物,会影响到甲状腺激素正常合成,游离甲状腺低则较为明显。此外,先天性障碍也是常见诱因,该种情况多见于人体内某些酶类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