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

54677次浏览

目前康复治疗是改善儿童脑瘫病情的主要方法,首先可以让患儿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协调性训练等;其次可以进行进食训练、穿脱衣训练;还要注意多让患儿参加集体游戏,有利于病情的缓解,改善后遗症

儿童患有脑瘫后,常会影响到运动功能,还会伴随智力低下、语言落后、癫痫反复发作等。但目前并没有治疗这种疾病的特效药,只能对症用药缓解不适症状;手术治疗可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并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康复治疗是目前改善病情的主要方法,那么,儿童脑瘫的康复治疗具体是怎样的呢?
  1、运动康复训练
  患有脑瘫时,会导致运动功能障碍。所以康复治疗时,首先要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协调性训练等。比如患儿不会抓握时,可以坚持做被动手指伸展活动,让大拇指向外展开,其他手指也就容易伸展了;在患儿面前放置带有声音、颜色鲜艳的玩具,诱导患儿向前伸手抓取等。
  2、进食训练
  脑瘫患儿的肌张力过高时,双手和上肢的灵活性比较差,再加上咀嚼和吞咽功能困难,所以无法正常进食,尤其是无法自己进食。此时需要进行进食训练的康复治疗,可以先从半卧位进食训练开始,慢慢的再进行坐位进食训练;如果患儿的手握能力比较差,可以使用辅助器具进食。进食的时候应该是从健侧口角喂入,食物的形态应该从流食、半流食到正常饮食,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3、穿脱衣训练
  让患儿进行穿脱衣训练时,应该选择袖口、领口都比较大的衣服。穿衣的时候应该先穿障碍较重的一侧肢体,脱衣的时候应该先脱障碍较轻一侧的肢体。
  4、参加集体游戏
  脑瘫患儿常会比较孤独,一般不愿与他人一起玩耍,此时家长应该鼓励患儿多与其他人一起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且平时还应该经常带患儿走出家门,认识社区周围的环境,让患儿了解一些生活常识,有利于智力的发育。

相关推荐

婴儿脑瘫症状
婴儿脑瘫症状主要有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语言发育迟缓等。脑瘫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02:00
脑瘫宝宝会吃手吗
脑瘫宝宝可能会吃手。有的孩子肌张力非常高,手脚的屈曲都非常困难,或者手足徐动非常严重,很少能停下来,可能会出现吃手的情况。吃手不是脑瘫的典型表现和体征,大多数的脑瘫只表现为肌张力的增高或者手足徐动,还有肌张力低下、震颤等等。如果一个孩子走路状态不对,有剪刀样步态或者鸭子样步态,或者有肌张力明显的异常,手脚发硬,或者在清醒状态下不自主动作非常多,这都提示他是脑瘫,如果有围产期的脑损伤那脑瘫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01:52
宝宝打挺是脑瘫吗
宝宝打挺一般不是脑瘫。脑瘫的定义是在生前或者生后一个月的非进行性的脑损伤。脑瘫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最常见的痉挛型,表现为剪刀步态、走路不行、肌张力比较高;2.手足徐动型,表现为手脚乱动,而手脚的乱动在睡眠以后就消失;3.还有震颤型、肌张力低下型等。肌张力增高会出现打挺的表现,但是这种打挺都是持续性的,主要是在清醒状态下肌张力持续高,而不是偶尔小孩闹脾气或者状态不好的时候出现的打挺,是一过性的,这种一般都不是脑瘫。
婴儿痉挛性脑瘫的表现
身体姿势异常是婴儿痉挛性脑瘫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而静止和运动时的姿势都很别扭,头部总是偏向一侧,有时还会前后左右的摇晃。患儿的体位也会有异常改变,还会有运动功能障碍,无法像正常的孩子那样运动。患儿的活动会明显减少,甚至还会出现反射异常。
小儿脑瘫的危害
小儿脑瘫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在治疗上也具有很高的难度,长期治疗容易增加家庭的负担,其次会引起孩子知识的,特异性也有可能会触发智力语言发育障碍,还有可能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小儿脑瘫用药的方法
小儿脑瘫可以用肉毒素A、单曲林、苯二氮卓类的降低肌张力,增加幅动度功能,运动功能合并癫痫患者可以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实际上脑瘫一般情况下并没有特异性的药物治疗,脑瘫分先天性和后天性的,如果急发性的形成的脑瘫一旦诊断脑瘫,很难通过药物治疗去改善,在早期的时候,尤其是小婴儿三个月以内,就要考虑到有脑瘫的形成的时候,可以用神经刺激因子,这是药物治疗,可以促进脑损伤功能区的代偿性的功能恢复,实际上可能疗效也有限,一旦诊断脑瘫,实际上就已经是脑发育或者脑功能区受损之后导致临床综合症的表现。因此一旦诊断脑瘫,药物治疗可能性就很小了。主要治疗就是康复治疗、外科矫正治疗、家庭教育等等,外科矫正是用于不太趋于成熟的小孩,就六到十岁的时候再进行,主要的适应症就是痉挛性的脑瘫患儿,目前在于矫正畸形、改善肌张力,改善肢体平衡,手术包括肌腱手术、神经手术、骨关节手术等,家庭教育,还是提倡家庭成员的参与康复治疗。应该加强患儿父母的教育,学习功能、训练的手法以及日常生活的动作训练方法,全面的关心患儿,注意合理的营养和护理。药物治疗尚未发现治疗脑瘫的特效药物,仅是对症治疗,如说激发了癫痫,可以用缓解手足徐动型的多,用小量的安坦,如果肌张力增高,就可以用肉毒素A、单曲林等等,或苯二氮卓类的降低肌张力,增加幅动度功能,运动功能合并癫痫患者可以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58

2020-02-25

63169次收听

小儿脑瘫怎么排查
小儿脑瘫排查需要产前羊水的基因,染色体免疫学的一些检查,其他的辅助检查,就是脑电图,伴有惊厥发作的患儿要进行脑电图的检查。先天性的因素可以通过规律的产检及早的发现和评估。如果是一旦娩出后出现了脑瘫,可以通过下列的检查,新生儿的常规血尿病检查、生化电解质的检查,可能发现酸碱平衡有一些问题,母亲和新生儿血型的检查,避免溶血和核黄疸的发生,核黄疸会激发脑瘫,因为引起惊厥之后会引起脑瘫,避免严重的新生儿高胆红血症的发生所继发的脑瘫的发生,所以如果一旦出现了母、儿的血型不合,要及时的进行胆红素的定量的实验,血清胆红素的监测,避免核黄疸的发生。脑电图可以尖波棘慢综合波,部分无癫痫的患儿无惊厥发作也可以出现癫痫样的放电。个别患儿可以有两侧波幅的不对称,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是脑CT的检查,可见有脑萎缩、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灶、多发性的脑软化灶以及多囊性的软化,可伴有先天性的脑穿孔、急性透明隔发育不良、囊肿、脑室扩大等等,CT检查还可以帮助探讨脑瘫的原因。实际上脑瘫的检查主要通过他临床的表现、辅助的实验检查和影像学的检查以及病史及时发现还是能够做到的。
语音时长 01:51

2020-02-25

65371次收听

02:34
小儿脑瘫是怎么回事
脑瘫的最常见的原因,可能跟母亲孕龄比较大,在宫内发育迟缓,还有在孕期口服了药物,导致了患儿的宫内发育迟缓,除了先天性的因素之外,宫内孕后期、出生时和出生后严重的窒息。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重度窒息,都可能会导致患儿脑瘫的发生。小儿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语言和智力发育的落后,有的患儿会伴有耳聋、失明等等,小儿脑瘫的类型也非常多,最常见的运动瘫,运动性瘫痪又分痉挛性瘫痪和软瘫,痉挛性瘫痪最常表现的是剪刀步,走路的时候双脚点地交叉走路,就像剪刀一样;软瘫表现为四肢的肌力、肌张力都是下降的,患儿不能独立地坐卧行走,几乎所有的患儿都伴有智力低下。
02:58
小儿脑瘫有哪些表现
脑瘫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早期表现,比如精神症状,有过度的激惹,经常持续的哭闹、很难入睡,对于突然出现的声响以及体位改变反应比较剧烈,全身抖动,哭叫,惊恐。同时会有喂养困难,表现为膝软和吞咽的不协调,体重增长缓慢;护理困难,穿衣服的时候很难将手臂伸入袖内,换尿布的时候难以将大腿分开。还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表现的是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肌张力不协调。另外会有姿势异常和反射异常的表现。根据运动功能障碍的范围和性质,分为痉挛瘫、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和肌张力低下型。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哺乳困难,不会吮吸,嘴巴也无法很好的闭合;还可能出现运动发育落后的情况,例如到一定时间后,会出现抬头不稳,下肢过于挺直或交叉的现象。除此之外,如果宝宝生长发育迟缓,且本能反应困难,这说明很有可能是脑瘫所造成的。
四月宝宝腿没力量应该怎么办呢
四个月的宝宝如果腿没有力量,家长首先要明确腿没力量的程度。因为对于四个月的宝宝来说,他还不能够站立,实际上他的腿部本身就不会很有力量。一般在平卧状态下,宝宝会有蹬腿的动作,但这个时候多数的孩子腿部都不是很有力量,但是也确实有一些孩子,其几率确实很低,处于疾病状态,比如孩子可能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脑瘫,这时孩子不仅仅是一个下肢无力的表现,还会伴有一些其他的神经系统症状或者其他的发育问题。所以如果家长怀疑宝宝处于疾病状态,应该带宝宝到专科医院进行一个鉴别诊断,诊断明确之后才给科学治疗,改善孩子下肢无力的情况。如果是正常的孩子,在四个月时并不能够站立,但是能表现出明显的肌力很强的状态。
语音时长 00:59

2019-09-11

59780次收听

孩子得了脑瘫怎么办
孩子得了脑瘫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要坚持康复训练,这是治疗脑瘫最主要的方法,还可以对患儿进行针灸、按摩等中医治疗,病情严重时可以采取手术治疗。要注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坚持治疗,并且把康复训练和游戏玩耍相结合,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小儿脑瘫的原因
小儿脑瘫的原因众多,主要是发生在产前、产时和生后一个月之内,如双胎妊娠、多胎妊娠、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核黄疸,这些因素都可以引起脑性瘫痪的发生。未引起脑部病变,造成中枢性运动障碍,就不是脑性瘫痪的原因。虽然脑性瘫痪的原因众多,但并不是每一个脑瘫患儿都能找到确切的原因,约有25%的脑瘫患儿没有明确的原因。
语音时长 01:03

2019-01-18

59810次收听

小儿脑瘫表现
小儿脑瘫表现多种多样,不同个体具有明显差异性,即使同一个患儿,在不同时期也有明显不同表现,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对于新生儿期的脑瘫患儿,表现为原始反射不出现,如生后有拥抱反射、吸允反射和握手反射不出现。对于三至四个月或者两至三个月的脑瘫患儿,表现为原始反射消退、延迟或者保护性反射出现延缓,对于握持反射,出生后两到三个月就消失。但脑性瘫痪患儿握持反射消失延迟,表现为卧床状态,表现为拇指对掌、食指压在拇指上,患儿抓取物体困难。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除了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还表现为智力发育延迟、智力低下、癫痫、语言发育延迟、精神运动异常等。
语音时长 01:35

2019-01-18

61989次收听

02:10
脑瘫智力有问题吗
小儿脑性瘫痪是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缺氧、外伤、感染等原因所导致的神经细胞受损)和发育缺陷所致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失语、走路不稳)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在脑瘫患儿中,身体障碍占大多数,部分患儿会出现智力障碍。以下情况会出现智力障碍:新生儿颅内感染、颅内出血、新生儿核黄疸以及宫内发育迟缓引起了脑发育异常,这些因素引起中枢性运动障碍,同时也出现智力下降,这类脑性瘫痪的患儿会出现智力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