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脑瘫
脑瘫可能由遗传因素、妊娠期异常、分娩损伤、新生儿期脑损伤、后天获得性脑损伤等原因引起。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等症状,可通过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脑瘫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有关,可能导致胎儿脑部发育异常。这类患儿常伴有智力障碍、癫痫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对于存在家族遗传史的高风险妊娠,建议孕期加强产前筛查和遗传咨询。确诊后需长期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巴氯芬片、盐酸替扎尼定片等缓解肌张力的药物。
2、妊娠期异常
孕期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损害胎儿神经系统。妊娠高血压、重度贫血等母体疾病导致胎盘功能不足,也可能影响胎儿脑部供氧。这类患儿出生后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异常哭闹等早期表现。孕期定期产检、控制基础疾病是关键预防措施,出生后需尽早开展新生儿行为神经评估。
3、分娩损伤
产程异常如脐带绕颈、胎盘早剥等急症导致新生儿窒息,是脑瘫常见诱因。难产过程中使用产钳助产也可能造成颅内出血。这类损伤患儿常在出生后出现肌张力低下或亢进、原始反射消失延迟等症状。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亚低温治疗,后期配合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改善功能。
4、新生儿期脑损伤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新生儿重症黄疸引发核黄疸等情况均可损伤运动神经通路。这类患儿往往伴有视听功能障碍,需使用苯巴比妥片预防惊厥,配合营养脑神经的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家长需定期监测发育里程碑,发现异常及时介入康复。
5、后天获得性脑损伤
婴幼儿期严重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等,可能破坏已发育的脑组织。这类继发性脑瘫患儿可能出现进行性运动功能退化。急性期需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恢复期可采用肉毒杆菌毒素注射缓解痉挛,配合矫形支具改善步态。
预防脑瘫需从孕前保健做起,包括接种风疹疫苗、避免接触致畸物质。孕期规范产检,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分娩时选择具备新生儿复苏条件的医疗机构。出生后注意预防婴幼儿头部外伤,按时接种疫苗避免感染性疾病。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儿童,建议定期进行发育筛查,早期发现异常可显著改善预后。日常护理中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跌倒等意外伤害,根据康复计划坚持功能训练。
相关推荐
01:45
01:43
01:54
02:43
02:31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小儿脑瘫是怎么形成的
- 2 小儿脑瘫是怎么引起有哪些
- 3 小儿脑瘫严重吗
- 4 小儿脑瘫是怎样引起的
- 5 什么是小儿脑瘫
- 6 小儿脑瘫怎么引起的?
- 7 小儿脑瘫是怎么得的?
- 8 小儿脑瘫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