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临床表现
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水肿和晕厥。心肌病是一组以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可能由遗传、感染、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
1、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心肌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在活动后加重。心肌病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淤血,影响气体交换。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气促,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减轻肺淤血,必要时吸氧。
2、胸痛
胸痛多见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心肌肥厚导致冠状动脉受压或心肌供血不足。疼痛性质多为压迫性或闷痛,持续时间较长,与劳力相关。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是心绞痛,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鉴别。可遵医嘱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缓释胶囊改善症状。
3、心悸
心悸多由心律失常引起,尤其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易出现室性早搏、房颤等。患者自觉心跳不规则、过速或漏跳感,可能伴随头晕、乏力。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明确心律失常类型,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控制症状,严重者需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
4、水肿
水肿多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是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由于心脏排血减少,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患者可出现踝部水肿、肝大、颈静脉怒张等体征。需限制钠盐摄入,抬高下肢,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减轻水肿,监测体重变化。
5、晕厥
晕厥是心肌病的严重表现,常见于肥厚型心肌病或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多由严重心律失常或左室流出道梗阻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发作前可能有黑朦、头晕等先兆,需立即平卧防止摔伤。需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评估风险,必要时植入ICD预防猝死。
心肌病患者需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为主,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根据心功能分级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不适时及时就医,警惕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相关推荐
02:23
02:14
02:10
02:01
0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