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梗死严重吗

发布时间:2020-06-1952946次浏览

脑梗死病情严重可导致偏瘫、失语,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生活质量,影响心理健康,可并发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
  一、致残
  大面积脑梗死可导致偏瘫、失语,若康复不及时或缺乏康复意识,导致终身残疾。一些脑梗死虽不至于长期卧床,但无法独立生活,需长期服药,可能失去生活来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致死
  一些大面积梗死由于脑水肿压迫等原因,导致呼吸停止。脑梗死可引起偏瘫,长期卧床可引起严重感染,造成死亡。长期卧床可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
  三、影响心理健康
  脑梗死影响日常生活,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令其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相关推荐

急性脑梗死能治好吗
有几率痊愈。患者如果就诊及时,使用溶栓药物治疗,使阻塞在血管内的血栓溶解,使脑组织恢复供血,恢复脑神经的功能,这时患者有几率痊愈。若患者错过了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只能采用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这种时候患者的脑组织,脑神经功能是受到了破坏,患者的脑梗死大部分是没有被治愈的使患者的症状稳定,后期通过康复的手段,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一部分的修复。所以大家出现了急性脑梗死,一定要立刻到医院,以免错过了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
语音时长 01:08

2021-12-30

88234次收听

03:12
脑部软化灶是什么意思
脑部软化灶指的是脑部一些疾病之后的瘢痕组织,比如像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以及脑挫裂伤等开颅术后所形成的一些疤痕。因为脑部细胞死亡以后就不会再生了,而再生的是一些像格子细胞,像一些吞噬细胞等,吞噬细胞把这些没用的组织吞噬以后,局部就形成一个空腔,空腔就会有一些无用的细胞填充,这些细胞就形成了一个组织,就叫做软化灶。软化灶的发生,提示以前有过脑血管疾病,目前已经处于了恢复期,它可能长久存在。出现软化灶,一般患者并没有特别多的临床意义,也不用特殊的处理。
颈动脉狭窄脑梗死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颈动脉狭窄脑梗塞可以运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说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做颈动脉开刀手术,也可选择颈动脉腔内治疗术。能够治疗颈动脉狭窄脑梗塞的药物之一就是抗血小板药,病情严重者需要双联用药。另外,他汀类药物也可用于治疗该病。
基底动脉闭塞脑梗死症状
基底动脉闭塞脑梗死其相应的症状表现主要分为典型性症状、一般性症状以及伴随性症状。典型性症状主要以对侧偏盲、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下丘脑综合征为主;一般性症状主要以眩晕、恶心呕吐、语言不清、视力模糊、步态不稳的症状为主;伴随性症状则发病与病情较重者,主要以头痛、头晕、运动或感觉性障碍、吞咽困难为主。
老年人脑梗死能治好吗
老年人脑梗死后能不能治好,要根据患者身体的情况,脑梗死面积与部位而定,大多数患者在积极治疗后,会出现偏瘫、乏力、吞咽困难等等的后遗症。老年人患病后一定要注意卧床休息,正确用药,控制血压,调理情绪,促进健康。
脑梗死是什么病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引起的疾病。它的发生与吸烟、高血压、肥胖、饮食不当、缺乏锻炼、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因此,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中习惯,有助于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中医如何治疗脑梗死
中医治疗脑梗死的方法是比较多的。首先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辩证开方治疗,使用一些中药的汤剂或中成药进行治疗。针灸治疗也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能够促进他们尽快的恢复。此外还要采取中医康复训练的方法,锻炼肌肉活力。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脑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三大原则,即超早期的治疗,个体化的治疗和整体化的治疗。超早期治疗发病的早期,我们应争分夺秒的进行救治。一般在有条件的医院建立一些卒中单元,积极地抢救患者,而且应尽早地评估病情,在询问病情的时候,询问发病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时间窗内有适应症的患者,可以给以溶栓治疗。溶栓现在常用的有动脉溶栓、静脉溶栓和联合的机械取栓。个体化治疗应该根据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应该把人看成一个整体,进行整体化的治疗,除了针对卒中的治疗,还需要进行一般的支持对症的治疗。针对并发症以及卒中相关疾病的一些治疗,尽早的给予一些康复锻炼。开展脑梗死的一些二级预防,针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进行相对的调整。譬如预防一些长期卧床患者导致的一些下肢深静脉的血栓,进食不好引起的一些消化道的溃疡、上消化道的出血,以及电解质的紊乱。对于有进食困难和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鼻饲的治疗。然后同时这样可以预防误吸引起的坠积性的和吸入性的肺炎。一些患者错过了超早期的这种时间窗,并且有一定的基础疾病的时候,年纪大不符合一些溶栓的指征,建议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和神经保护等常规的治疗。当大面积的脑梗死形成脑疝和颅内的严重的压力增高的时候,危及生命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外科一些去骨瓣的治疗方法。在卒中后,当病情稳定的时候,应该尽早的开始语言、运动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康复的训练。在脑梗死的急性期尽早的启动二级预防。
语音时长 02:53

2020-03-16

57856次收听

脑梗死后遗症
得了脑梗死以后,神经系统的好多功能都受到了影响,最常见的有运动的功能,有感觉的功能,有植物神经的功能和有认知的功能,这些功能受了影响以后,如果损伤的程度比较严重,就会留下后遗症。所谓后遗症,指神经功能受损以后不能及时恢复,而残留的一些症状。具体的有哪一些,运动功能看来最常见的就是肢体的一个功能的丧失,那么我们也较准确地说,也叫功能残疾,也就是会留下偏瘫的表现。对于感觉功能来说,那么常在偏瘫的肢体,同时遗留一些疼痛、麻木的症状。这种情况有时候在得了脑梗死以后,很长时间都还会存在,植物神经的功能也可以遗留,比如说尿便的障碍,比如说出汗的障碍,比如说不明原因的患肢的水肿等等,这些都是属于植物神经的障碍。脑梗死以后还会出现认知功能的障碍,具体的就表现在记忆力的障碍,还有写字念书,这个书写表达、说话这一方面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总之脑梗死以后遗留的后遗症比较多,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这些能够引起脑梗死的问题,而不去得这样的疾病。
语音时长 01:58

2020-02-24

59710次收听

急性脑梗死的病因
急性脑梗死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高脂血症这些源发病有关系,还是与患者的不良嗜好、情绪的剧烈波动有关。脑梗死诱发的因素之一是血压波动,比如血压忽高忽低,常发生在不按时吃药的高血压患者身上,由于患者不规律服药造成血压波动过大,有时血压升得很高,就会引起脑血管破裂,血压降得很低,又会引起脑供血的不足,而造成急性脑梗死的出现。患者有不良嗜好,如大量饮酒,或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这也会诱发脑血管产生痉挛,而造成急性的缺血。患者情绪的剧烈波动,如突然的愤怒、暴跳或大悲大喜。是会引起脑梗死的。总体来说造成急性脑梗死原因是在源发病的基础上,由于诱发因素造成。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及时的处理和对待源发病,减少脑梗死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47

2020-02-24

56357次收听

03:05
脑梗死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脑梗死的检查方法有CT、磁共振、DSACTA、TCD等。其最常用的检查就是脑CT,但脑CT有缺点,其缺点是显像比较晚,需要24小时后才在脑CT上见到低密度影。CT检查对于脑梗死存在劣势,如脑干小脑梗死、颅内小缺血灶,显示不清楚。脑磁共振对超早期的脑梗死、脑干小病灶的缺血有很好的分辨率,可以明确病灶的大小、时间和部位。DSACTA一些血管性的造影检查,能够看清楚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和动静脉畸形的情况。TCD也称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还要对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基本检查。
04:08
脑梗死如何预防
脑梗死预防分两种,一级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指发病之前的预防,二级预防指要预防再次得脑梗死。一级预防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使大多数的脑血管疾病不发生或者推迟发生。总体的原则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的因素,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当的运动,控制血糖血脂。建议多样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食用不饱和脂肪酸食物,每天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是6~8克,推荐高钾的饮食,每周进行适当的锻炼,控制体重。二级预防需要积极进行干预的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02:50
急性脑梗死会留下后遗症吗
脑梗死发病虽然很急,但是得了急性脑梗死以后,他的转归是不一样的,有的轻有的重。轻的可以完全治好,不遗留任何后遗症。重的则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那么什么样的急性脑梗死会留下后遗症,一个,我们看脑梗死得的部位,如果脑梗死是在靠近大脑皮层、范围又比较小,这种情况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如果脑梗死的部位是在大脑的深部,比如说像基底节区,比如说像脑干,比如说在像小脑,那么留下的后遗症就会比较重了。再一个,看范围,一般范围比较小的,留下的后遗症的可能性比较小,如腔隙性脑梗死,基本上就不留下后遗症,但是如果说血管的主干得了脑梗,他梗死的范围比较大,这个时候就会留下。第三,我们看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果患者年纪偏大,源发病比较多,血管的基础又不好,就是说存在着广泛的脑动脉硬化和狭窄,这种情况下留下的后遗症就会多。相反年纪比较轻,血管的基础比较好,本身的条件比较好,也没有相应的更多的源发病,这种患者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脑梗死介入治疗适应症有哪些
脑梗死介入治疗适应症有:年轻、抵抗力强,没有出血倾向,时间允许,病灶小,病灶个数少。进行介入治疗之前,要有影像学的根据,比如确定是不是梗死,梗死灶有多大,个数有多少,适应不适应做介入疗法。比如做介入疗法之前,做基础病的检查,比如血糖、血脂,出凝血时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比如要做溶栓,做动脉的溶栓的治疗,采用介入的方法。是否有出血的倾向,是否能够适应介入治疗的措施手段,能不能耐受,基本情况的判断,基础病的发现和整治的过程,以致疗效的判断。比如做溶栓,在溶栓治疗的过程中,有没有出血的倾向,年龄、发病的时间,时间窗控制在几个小时之内有异议,有出血倾向的就不可以做。适应症的检查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病史的搜集,检查、影像学、实验室的根据以后决定是否做介入治疗。脑梗死选择的介入治疗,年轻、抵抗力强,没有出血倾向,时间允许,病灶小,或者病灶个数少,适应介入治疗。要在专业医师,有资质医院的治疗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所以适应症的选择是复杂的专业的过程,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才有好的效果,否则会出现副作用,或者不理想的效果。脑梗死在急性期经过确诊和鉴别诊断之后,确定是一个梗死的病灶。那么可以采用,多方的、综合的治疗的措施,介入治疗也是其中之一。
语音时长 02:24

2019-12-20

52631次收听

03:00
脑梗死有后遗症吗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里,缺血性病变最常见、最多发的病症。致残率、致死率非常高,观察治疗过程中容易复发,颈内系统的脑梗死,可以出现典型的三偏征、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偏瘫等,以及语言、神智、情感方面的症状,经过积极的治疗,可能有所恢复,治疗效果不理想会有后遗症,后循环的脑梗死,可以有神志障碍。眩晕、天旋地转、运动障碍、供给失调,及颅神经的损害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也会出现后遗症,致残率、致死率很高,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可能会有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丧失劳动能力等。治疗、观察、护理的过程中复发率也相当高。治疗、观察非常复杂,家庭、社会负担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