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会复发吗
发布时间:2020-07-0160424次浏览
急性白血病会复发,难以治愈。主要复发诱因为:感冒频发、起居无规律、治疗不当、放松治疗、饮食无度等。
1、感冒频发
感冒是引起急性白血病复发主要诱因之一。感冒时抵抗力较弱,包括急性白血病在内,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容易发作。
2、起居无规律
急性白血病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度运动,保证充足休息时间。由于患者身体虚弱,治疗结束后也需要休养一段时间。若起居无规律,病情可反复发作。
3、治疗不当
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时间越短越好,时间越长复发率越高,治疗不当,错过治疗最佳时期,病情易复发。
4、放松治疗
有部分患者对于急性白血病认识不够,以为症状缓解后即表示治愈,未巩固性治疗。虽然表面症状消失,白血病细胞依然存在,未坚持治疗更容易复发。
相关推荐
白细胞低提示什么病

白细胞低也是属于血液系统疾病,也包括了继发性白细胞减少和原发性的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正常值是在4~10×10^9/L,当白细胞低到4×10^9/L以下时,就认为存在着白细胞的减少。当然白细胞里边主要的成分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白细胞减少的时候,要区分一下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还是淋巴细胞减少。当单核细胞和嗜酸、嗜碱细胞有变化的时候,影响是非常微弱的,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也分为是一个急性病程还是一个慢性病程,在急性病程里边,最多见的是病毒感染的过程,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通过病毒感染的好转,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就会逐渐恢复,一般在两三周以后做复查就可以。当然粒细胞减少也可以是由于药物引起的,是不是和直接用药相关,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相应的药物必须服用,就必须用升粒细胞的药物来同时来一起应用。如果是慢性粒细胞减少,这里面也包括了慢性的病毒感染,还有一些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如果是免疫系统疾病,可以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首发症状,持续的粒细胞减少,特别是粒细胞低于1.0×10^9/L的时候,要高度警惕,造血系统本身的疾病,比如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某些急性白血病,比如说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这些都是可以早期以中性粒细胞的极度的减低为首发表现,所以就需要去做骨髓穿刺来明确诊断。淋巴细胞的减少最主要的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通过病毒感染的治疗,以及病毒的自限性,过个两三周去做复查,就可以看到淋巴细胞的恢复。
血常规血白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是血常规里边比较笼统的反应白细胞所有细胞问题的内容。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10×10^9/L,一般认为白细胞小于2×10^9/L的时候,就是一个偏低的状态。但这里边白细胞包括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白细胞偏低最常见的应该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一般是定在1.5×10^9/L以下的时候,认为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那么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分为四级,首先是低于1.5,第二个级别是1.0~1.5×10^9/L,第三个级别是0.5~1.0×10^9/L,第四个级别是粒细胞缺乏。最严重的一个级别是低于0.5×10^9/L,当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时候,最常见的应该还是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以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感染。还有就是药物性的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是中性粒细胞低到了1.0×10^9/L以下,还要考虑,粒细胞减少是不是造血系统疾病自身引起的,就需要给病人做一个骨髓穿刺,来了解骨髓内的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这些更早期的细胞的一个变化,像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很多病人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就是以中性粒细胞的一个极度低下为最早表现的。像其他的一些药物,比如说治疗甲亢的丙基硫氧嘧啶,还有甲巯咪唑这些药物,它也是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
急性白血病如何诊断
尽管现如今想要根治急性白血病比较困难,但想要诊断急性白血病相对来说还是容易一些的,因为目前检测急性白血病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骨髓象检查、免疫学检查、细胞化学检查以及常规检查等。
如何确诊急性白血病
想要确诊急性白血病,首先需要看其症状表现,急性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就是发热、贫血以及出血。再就是需要做相应的临床检查来进行确诊,比如说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再就是要做骨髓象检查,这是确诊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有必要的话还得做细胞遗传学检查。
急性白血病怎么确诊
确诊急性白血病可以根据所出现的多种典型不良症状,比如出血反应、胸骨压痛和黄疸贫血等。同时需要借助于多种检查项目,比较关键的为血象和骨髓象检查,也要接受血液生化检查,还需要根据情况选择是否做免疫学检查、染色体检查及穿刺液涂片检查等。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能活多久
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化疗以后,患者的生存期跟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病情倘若的病情不严重,那么患者有可能可以长期存活;倘若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有可能只有6到7年的生存期;倘若病情十分严重,那么有可能是有几周的生命。
急性白血病的预后怎样

急性白血病的预后是怎么样的呢。一般来说,如果不经过特殊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有三个月左右,甚至可能在诊断数天以后就会死亡。经过现代医学的治疗已经有不少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以至于能够长期生存。一到九岁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如果白细胞小于五十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一般来说预后是比较好的,在病情完全缓解以后经过巩固和维持治疗,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的患者能够长期生存,甚至得到治愈。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预后一般好于男性,年龄偏大、白细胞计数较高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如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病情初期能够存活,避免死亡,那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预后,大多数可以治愈。继发性急性白血病复发以及有多药耐药性的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化疗,才能够缓解病情,这种情况的患者一般来说预后比较差。合并有髓外白血病的患者预后也比较差。需要指出的是,某些愈后指标的意义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发生也在变化,比如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经过有效的强化治疗,预后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目前临床观察发现,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的同时如果结合中药治疗,化疗之后继续进行中药巩固治疗的话,就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这对于控制病情,治疗白血病是有很好的疗效的。

急性白血病能治好吗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重要的恶性疾病,该病可以通过化疗联合自体或异体骨髓移植进行系统的治疗,有希望达到治愈。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整体的有效率在70%-80%,通过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水平(MRD)调整治疗方案,进行移植后,整体五年生存率会达到50%-60%,根据不同病人预后的程度不一样。会对病人做分组,急性白血病人初治阶段要确定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不同的分型预后五年生存率也不同,分型差的急性白血病经过治疗后预后也较差。

什么是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学中的恶性肿瘤,发病时会出现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而且凋亡减少,蓄积于骨髓并抑制正常造血。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针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靠化疗得到改善。如果适合移植,有合适的供者,可以通过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达到治愈的效果。预防感染、及时的治疗是提高化疗生存率、治愈率的重要内容。在化疗过程中,要注意耐药细菌和真菌感染,以及病人出血的风险。

急性白血病治疗方法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学一种常见的血液肿瘤,这些属于恶性肿瘤的,我们还是以化疗为主。我们要先确定这个白血病的类型,做出很好的愈后的判断,对于新诊断出的白血病而言必须要做全面的检查,尤其是骨髓的细胞学以及遗传学的检查,方便对于愈后做出一个全面的判断。针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是至少需要化疗4-6个疗程。之后对于有合适条件的病人还可以去做造血干细胞移植。通过一系列的治疗方法急性白血病的治愈率以及病人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在化疗后的恢复过程也要注意饮食和休息,更加要避免一些不干净的饮食和感冒。

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如何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很短,如果不进行特殊治疗,仅能生存三个月左右,甚至可能在诊断数天以后就会死亡。不同类型白血病的预后情况不同。一到九岁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还有白细胞计数较低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好。能够在初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存活的患者会有比较好的预后,大多数可以治愈;继发性急性白血病复发、有多药耐药性的患者、合并有髓外白血病的患者,预后比较差。临床发现,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同时结合中药治疗,化疗之后继续进行中药巩固治疗的情况下,可以延长生存期,控制病情发展。

急性白血病症状
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往往与骨髓的衰竭和白血病细胞的侵润密切相关,如果患者出现了发热、贫血、出血、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这些临床表现,要尽早检查,尽早治疗。1、贫血,很多患者就诊时表现有面色苍白、乏力、困倦等贫血症状。贫血的程度与这些症状是呈正相关,贫血越严重,这些症状就越明显。2、出血,半数以上的患者会有出血症状,比如瘀点,全身出血、皮肤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的症状。3、发热,发热是白血病患者早期的临床表现。白细胞越低,病人越容易出现感染,发热的症状就会更为明显。4、侵润,白血病细胞可能浸润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导致某一部位出现肿大。比如侵润到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
急性白血病有哪些症状
急性白血病要做什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