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结石能自愈吗

65529次浏览

胆囊结石不能自愈。结石一旦出现,不能自行吸收、溶解,而且结石还会逐渐增大,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1.结石不能自行吸收
  结石一旦出现,不能自行吸收、溶解。虽然有些小的结石可能会随着胆囊收缩排出胆囊,在检查中发现胆囊中没有结石,但只是结石换了地方,并不是真正的自愈。
  2.结石会逐渐增大
  如果患有胆囊结石后不积极治疗,饮食上也不注意,有可能导致结石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不但会出血腹痛、恶心、呕吐、发烧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

相关推荐

胆囊结石怎么诊断
临床中判断,胆囊结石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比如患者经常右上腹部胀痛,伴有恶心、呕吐肩背部疼痛出现这样的症状,可以通过专科医生的一些查体,包括比较典型的右上腹部墨菲氏征阳性或者是胆囊区有压痛,这样就可以初步诊断胆囊结石的可能性。另外最为精准的是应用依靠一些辅助影像学检查手段,比如彩色超声探查,能够发现胆囊的大小、结石的部位以及是否结石有嵌顿于胆囊管是否胆囊发生了炎症性的改变,另外也可以选取肝胆CT或者是胆道系统磁共振检查,这些检查的费用可能相对来说比较高,但是对于诊断和判断胆囊结石是非常有效果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
语音时长 01:11

2021-04-15

97313次收听

如何区分胆囊结石和胆囊炎
需要通过肝胆胰脾B超等辅助检查项目,来区分胆囊结石和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囊炎是肝胆系统的常见病变,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并且,这两种病变还可以互相影响。例如:胆囊结石病变是由于胆汁排泄异常,在胆囊内浓缩形成而形成的结石病变,由于结石病变的长期刺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胆囊炎,出现腹部疼痛等消化系统症状。因此,这两种病变联系很密切,当患者出现右侧上腹部疼痛的情况之后,特别是在进食以后出现腹部疼痛,就要考虑可能存在上述病变,就医检查可以通过肝胆胰脾B超或者是腹部CT等检查项目,就可以区分胆囊结石以及胆囊炎。治疗方案需要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临床症状来进行选择。
语音时长 01:17

2020-12-23

101504次收听

有胆囊结石可以吃什么
胆囊结石患者要注意日常生活、饮食习惯调整,可以吃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患者要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例如菠菜,莴苣,圆白菜,苹果,香蕉,猕猴桃等,这些能够补充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其次,要以清淡食物为主,吃一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例如面条,稀粥等,对于质硬难消化的食物,例如干菜、干蘑菇、干豆角等,还有对于油炸食品等高脂油腻的食物,以及辣椒,辣条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少吃或者是不吃,这些食物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最后,可以吃一些粗纤维食物,吃一些木耳、海带等食物,能够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可以减轻对肝胆系统的影响。
语音时长 01:20

2020-12-23

91788次收听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预防胆囊结石需要注意日常生活、还有饮食习惯调整,同时要做好定期体检。胆囊结石的发生和患者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关系密切,由于各种原因可以导致胆汁代谢异常,淤积于胆囊内,从而形成结石样病变。所以需要患者合理膳食,做到饮食规律,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一些蔬菜新鲜水果,例如菠菜,莴苣,苹果,猕猴桃等,少吃或者不吃含胆固醇较多的脂肪类食物,例如红烧肉,肥肠及鱿鱼等。同时还需要适当的多喝水,注意体育锻炼,注意控制好自身的体重,防止脂肪在体内的蓄积。一定不要抽烟饮酒,这样可以减轻对肝胆系统的刺激。另外,要做好定期体检,通过肝胆B超等检查项目,能够监测胆囊健康,对于发现胆囊结石的病变,及早进行干预和处理。
语音时长 01:24

2020-12-23

83939次收听

胆囊结石会不会遗传
当我们自己出现了疾病之后,最害怕的一个问题就是遗传给宝宝,大家心里都特别的不安生,那么到底胆囊结石会不会遗传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胆囊结石需做什么检查
现在我们生活的节奏特别快,饮食也非常不稳定,这就导致了疾病潜伏在了我们的身边,比如胆囊结石疾病就是如此,那么到底胆囊结石需做什么检查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胆囊结石出院后如何护理
胆囊结石这种疾病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就需要住院来进行治疗了,但是在出院之后,也需要患者进行护理,那么到底胆囊结石出院后如何护理比较好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看看文章的介绍吧。
胆囊结石术后会不会复发
胆囊结石术后会复发。胆结石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最熟悉和常见胆囊结石;第二种类型是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形成绝大多数由于胆囊内的较小结石经过胆囊管掉到胆总管里边而形成胆总管结石;第三种类型临床上治疗最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主要出现在我国东南和西南等南方地区,在北方属于散发性病例,肝内胆管结石成因更加复杂,跟患者饮食习惯、当地水文地质特点、患者代谢状况等有关。胆结石手术后,由于切除胆囊,结石不会再复发,胆囊切除后,不会再有胆囊内的结石落入到胆总管里,胆总管结石很少复发。最常见复发结石是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易复发也是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困难原因之一,在手术后长期服用利胆和稀释胆汁的药物来防止病情复发。
语音时长 02:24

2020-02-27

56091次收听

中药对胆囊结石有用吗
中药对胆囊结石疾病是没有太大作用的,最多只能起到止痛和辅助治疗的效果。一般临床上对于结石小于2CM,且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应用熊去氧胆酸溶解结石,或者是微创手术、体外震波碎石术来进行治疗,之后再搭配中药辅助治疗,这样可以促进恢复。
03:13
慢性结石术后饮食禁忌
术后近期患者应该忌油腻,但是从长期来看,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没有绝对的饮食禁忌。胆囊切除以后,患者会失去储存胆汁的器官,部分患者在近期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以及轻微的腹泻的症状,但渐渐地术后患者的饮食会逐渐恢复正常,机体代偿能力也会逐渐恢复,这些症状也会逐渐消失。绝大多数患者在手术以后一周左右的时间,可以恢复正常饮食。
02:52
胆囊结石与胆囊穿孔有什么区别
胆囊穿孔是胆囊结石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胆囊内的胆囊结石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可能落入到胆囊出口的部位,导致胆囊出口梗阻,胆囊出口的梗阻会导致胆囊内的胆汁无法排入到胆管,胆囊内的压力会逐渐升高,胆囊内压力的升高会导致胆囊壁血供的障碍,导致胆囊的水肿,胆囊的水肿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重血供障碍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在这个基础上,会出现胆囊壁的缺血坏死,出现胆囊的缺血性表现,严重会形成胆囊内感染和胆囊壁的坏疽,到了最后阶段会形成坏死部位的破溃,也就是胆囊穿孔。胆囊穿孔会导致胆囊内的胆汁从穿孔部位流入到腹腔里,形成急性的弥漫性的腹膜炎。
02:29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可通过按时早饭,不吃过量的甜品、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积极治疗慢性的代谢性疾病,补充维生素等来预防囊结石。胆囊结石是比较常见疾病,很多饮食习惯行为和内外因素都可以引起胆囊结石。比如经常不吃早饭,空腹时间较长,胆汁长期储存在胆囊内形成淤积,胆汁过度浓缩,使胆汁当中的胆固醇沉积并形成结石。饮食结构中过量的甜品、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胆固醇,不仅可以引起发胖,同样也会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比例,引起胆固醇的代谢异常,容易形成结石。而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脂肪肝、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同样胆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过度节食减肥而导致营养不良,也是胆结石的高发人群。胆结石的预防一定要采取综合的措施。
03:32
胆囊结石是怎么引起的
胆囊结石的原因非常复杂,常见的是胆汁循环代谢出现了问题,因为胆囊炎、胆道蛔虫引起了感染,引起胆囊理化性质的改变,胆盐就很容易积出成为结石。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来排除胆盐的沉积,就是定期的吃早饭。除了胆盐沉积以外,胆道蛔虫也是引起胆囊结石的一个重要原因。消化系统的寄生虫通过胆道系统可以穿到胆道囊里,引起胆囊粘膜炎症,引起胆囊黏膜的损伤,容易引起胆汁理化性质的改变,这部分胆囊结石要通过注意卫生来进行避免。饭前便后常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要发生肠道精虫的感染。
胆囊颈结石能掉回胆囊吗
胆囊颈结石是有可能掉回胆囊内的,通常情况下胆囊内的压力比胆囊颈部的压力更大,胆囊收缩时可能会促进结石排入肠道,但进入胆囊内的可能性也存在,只是临床上比较少见,如果处理不当,可出现胆漏或肝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01:27
胆囊结石的治疗
胆囊结石的发病人群,主要可以见于成年人,并且女性多于男性,在40岁以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胆囊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者是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对于胆囊结石患者而言,最佳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对于胆囊的结石,可以区分为有症状结石以及无症状结石。对于没有症状出现的结石患者,主要是需要关注,是不是会有并发症、急性发作的急性胆囊炎的风险大小、是不是合并有糖尿病。如果患者有感染的高危因素,则需要积极进行治疗;而对于有症状的结石患者,在很多时候,可能已经引起并发症出现,患者需要尽快积极地治疗,在排除手术禁忌症前提下,进行及时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