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力衰竭的预防方法

发布时间:2020-07-2859721次浏览

预防心力衰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预防感染,尤其是预防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的患者通常都有基础病,积极的治疗这些基础病,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衰发生。除此以外,心血管病患者还需要戒烟限酒,并且合理搭配日常饮食。

心力衰竭是危害非常大的一类心脏疾病,通常是多种心脏疾病终末期阶段。这个时候心脏功能已受到极大损伤,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很可能危及生命。如果不想患上心衰,就需及时进行预防。那么心力衰竭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1、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能够有效的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尤其是肺部感染。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又发生了肺部感染,极易引发心衰。肺部感染会导致发热、咳嗽以及心跳加快等症状,这都会加重心脏负担。而且感染后也会产生毒素,对心肌造成直接性的损伤。所以想要预防心力衰竭,就得积极预防感染,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
  2、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原发病也是预防心力衰竭的关键所在。如果说本身就患有心血管疾病,需要积极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患者要遵医嘱用药,同时还要定期去医院复查,使病情能有效控制。如果说不遵医嘱用药或不定期复查,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也会使心功能受损的情况加重,从而引发心衰
  3、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对于预防心力衰竭来说也有比较大的帮助。香烟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影响心肺功能,对心脏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同时也会加大心衰的发病率。少量的喝酒有利于心脏健康,但如果经常酗酒,不仅不利于心脏健康,而且也很容易诱发心衰。
  4、合理搭配日常饮食
  想有效的预防心力衰竭,还需合理搭配日常的饮食。饮食要保证多样化,避免体内的酸碱失衡,如果经常吃大量的酸性食物,而碱性食物的摄入量过少,那么体内的酸碱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心衰。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和盐分含量过高的食物,最好也不要吃甜食。

相关推荐

02:34
心力衰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是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心室前负荷不足。原发性心肌损害一般为冠状动脉疾病导致缺血性心肌损害;遗传性心肌病,如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右室心肌病等。继发性心肌损害,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统性浸润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心脏毒性药物等并发的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或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及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心衰治疗中,首先是生活方式管理,其次是病因治疗,最后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中利尿剂、正性肌力药、中成药等均可起到良好作用。目前临床效果较好的中成药有心通口服液。
02:07
心衰有好的中药治疗吗
心衰有很多中药可以治疗。心衰就是心脏太累了,它没有得到休息,营养跟不上,然后它就衰竭了,没力气了。治疗心衰有两种方式,第一种让心脏休息,这类似于西医的方式,用β受体阻滞剂,第二种就是给心脏增加营养。中药有很多可以治疗心衰,补养心血的比如四物汤,补养心气的人参,补养心阳的附子、补养心阴的百合、麦冬,还有中药里面的治疗胸痹的半夏瓜蒌薤白白酒汤。另外还要治疗心衰的基础疾病,如果有肺心病,或者说先天性心脏病的这些问题都要解决,心衰也会得到相应的好转。
01:44
心功能二级什么意思
心功能二级是心力衰竭的一个分级标准。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一个阶段,一旦出现心力衰竭,代表着心脏功能的严重减低,心力衰竭的五年生存率和恶性肿瘤是类似的,根据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以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分级标准,将心力衰竭分为1~4级。心功能二级就是患者在一般体力活动下会出现体力受限的情况,如患者在半年前可以进行家务活动、超市购物、爬二三层楼梯,但近一个月在从事这些活动情况下,出现活动后的胸闷、气短,甚至出现双下肢的浮肿,一旦出现这类情况,要及早就医,及时查找引发心力衰竭的心脏原发病并积极治疗,另一方面要针对心力衰竭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防止进一步的恶化、加重。
老年人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老年人的心力衰竭能不能治好要看具体的情况,有些心力衰竭是可以治好的,如因为发生急性心肌炎导致的心力衰竭,如果急性心肌炎经过有效的治疗能够完全得到治愈,心力衰竭也能够治好。但大多数的心力衰竭是由慢性的心脏疾病所引起,在慢性心脏疾病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引起的心力衰竭是不能够治愈的。这是一种慢性的心力衰竭,只有长期服用改善心衰症状的药物以及改善心衰预后的药物才能使病情长期保持稳定,在治疗心衰的同时还要积极的控制引起心衰的原发疾病,积极的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从而达到降低死亡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08

87217次收听

心力衰竭能纠正吗
大多数心里衰竭的患者是可以纠正的,但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出现了其他并发症,如恶性心律失常,在不及时介入治疗的情况下,随时会出现猝死的风险。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指的是心脏收缩功能不足,导致出现缺血缺氧。而心衰本身可以分成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通过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来进行评估。确诊之后可以通过给予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选择无创或者有创手术进行操作。将体内多余水分过滤出来,改善体内缺血缺氧的现象。如果症状特别严重,可以考虑进行心脏移植。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22

108488次收听

心力衰竭有什么症状
心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的损伤,造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的泵血或者是心室的充盈能力的低下。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乏力或者水肿。其中由于运动耐力下降引起的症状有呼吸困难、乏力,这些症状可以在休息或者是运动的时候出现,运动耐量越低,说明心脏功能越差。还有就是体液储留引起的症状,也就是心衰患者腹部或者是腿部出现的水肿,这与体循环的淤血是有关系的。其他的一些症状主要是一些心率失常引起的症状,比如胸闷、憋气、心慌、心悸等等。
语音时长 01:16

2021-01-15

97610次收听

孕妇心力衰竭怎么办
孕妇心力衰竭若是症状表现较轻,未有其他明显性症状通过一般治疗即可改善;若是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若是由于营养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型心肌病,以治疗原发性疾病为主;如果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要保持血压稳定。而对于孕晚期孕妇各项体征正常胎儿发育已接近成熟者可选择终止妊娠。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导致心脏的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氧的需求而出现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同时出现肺循环或体循环的淤血,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所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也是各类心脏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很多,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各种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各种类型的心肌病、长期不控制或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等等,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多见,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由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限,所以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应该积极治疗的。
语音时长 01:00

2020-03-31

62639次收听

什么叫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肌损伤,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包炎等等,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不能满足人体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有一个分级标准,目前采取的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心脏功能分级: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心衰的症状。Ⅱ级: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也就是说在休息或平时的日常生活并不会出现心衰的症状,但是活动量稍大,比如走路过快或上楼梯等,即可出现心衰的症状。Ⅲ级: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明显限制,即便是日常一般活动即引起心衰的症状。Ⅳ级:患有心脏病而且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18

2020-03-31

57341次收听

心力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力衰竭的症状有疲劳、尿少浮肿、腹痛腹泻等,有心力衰竭的人还会出现自卑、多疑、敏感等症状。因此当自己的身体出现一些异常症状时,千万不要忽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查看和科学的治疗。
02:05
心力衰竭的症状
心力衰竭症状主要分为左心衰症状和右心衰症状。病人出现左心衰表现为逐渐加重呼吸困难。最早期呼吸困难和活动相关,随着病情加重呼吸困难表现也会越重,病人活动耐量也减少,但休息后症状可减轻。后期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也就是病人晚上睡觉突然觉得憋气,需要坐起来喘一会儿后才能缓解。这些都是左心衰典型表现,病人还可出现全身乏力,头晕感觉。右心衰病人主要是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有水肿症状,主要是脚肿,还可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
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之一就是保证充分的休息,要根据心功能情况来决定休息的原则;再就是要合理的搭配日常饮食,还要尽量的保持大便通畅,对于情况严重的患者还需要适当的进行吸氧护理。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
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心室负荷过重,另一方面是因为心排血量循环系统障碍,在心脏收缩或者舒张障碍的情况下,心排血量不能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状,所以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才能更有效地防范。
卡托普利副作用
卡托普利是一种很常见的药物,目前将卡托普利制作成很多其他剂型的药物。它具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的作用。对心力衰竭患者,也可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那么,卡托普利有没有副作用呢?卡托普利的副作用都有什么呢?
02:25
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西医替代疗法,比如心脏移植和主动脉球囊反搏。主动脉球囊反搏是通过仪器和机器来替代心脏的一种方法。第二,通过西药的保守治疗方法,可以对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控制急性心衰症状的药物,一般是静脉药物,比如洋地黄、利尿剂等,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另一类是急性心衰稳定后,进入慢性阶段所需要的药物,比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螺内酯、倍他洛克、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短期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长期缓解症状的效果,会比较好。第三,中药疗法。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采用长期服用中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地提高心衰病人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