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儿童患再障的病理和机制

50655次浏览

在不断增长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是儿童,这个现象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儿童再障多是先天性的,当家长一旦发现了孩子有再障,应该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会影响到生命安全,那么儿童再障的发病原因和病理是什么呢?

很多的儿童出生后对再障缺乏免疫能力,这多因先天性遗传所致,该病症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两种,其中任何一个病因都会导致造血细胞增殖调节异常。实验资料提示为数不少的再障病人常有抑制性T(CD3、CD8)淋巴细胞增多,辅助性T(CD3、CD4)淋巴细胞减少,CD4/CD8比值倒置(正常范围因年龄、性别而有所区别)。Ⅱ-2活力亢进,NK细胞和干扰素等具有抑制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的细胞及因子活性增加,很容易就会使得小儿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微环境缺陷,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与家族病史有关,该病症包括骨髓的微循环和基质。正常骨髓微环境是维持正常造血的必要条件。实验证明当骨髓微循环遭到破坏,即使输入干细胞亦不能生长,只有在微循环重建后才能见到干细胞的再生。

综上所述,导致小儿发生再障的病因多是与家族遗传有关,也就是说是先天因素,一旦家庭中有人患有此病,那么遗传给儿童的几率很大,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对下一代造成很大的威胁。

相关推荐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成分输血对症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一名6岁的患者因乏力伴双下肢出血点2天前来就诊,伴有2余年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史。经过血常规检查,发现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数、红细胞数偏低,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经过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以及单采血小板等药物进行治疗,症状得以好转,遂出院。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低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低,其实应该是说,有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血液型疾病,能够造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低的疾病,更多见的应该是干细胞疾病。最常见的是骨髓衰竭性疾病,包括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还有就像一些骨髓纤维化的晚期,有的时候也是可以出现三细都低的,像某些营养性的巨细胞性贫血,也是可以引起三细都减少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看,一个是网织红细胞计数,看增生程度,一般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增生减低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增生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也是增生性贫血。先通过网织红细胞计数来看一下,大致的分一下,是增生程度不一样的贫血,再看红细胞的大小。一般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都是大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也都是大细胞性贫血,像一部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也可以是大细胞性贫血。但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正细胞性贫血。还要看看造血原料到底有没有问题,做一下叶酸、B12和铁的检测,看看这些指标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像溶血性贫血,有的时候也是会存在,这种全血减少的可能性的。因为溶血性贫血可以是病毒感染诱发的,在抗体的作用下,也可以同时破坏红细胞和破坏血小板,这个时候也有可能是全血细胞减少的情况。但是,这种贫血是一种增生性的贫血,同时血涂片中可以看到大量破坏的红细胞,病人的黄染,如果这些都诊断不了,就需要通过骨髓的穿刺,来明确是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骨髓纤维化。
语音时长 02:29

2021-10-15

85221次收听

别让染发染出再生障碍性贫血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许多人为了漂亮应用染发剂改变头发原来的颜色。过去都是一些老年女性将白发染黑,现在社会上染发的人从青年人到老年人,男女均有。殊不知这些染发剂可以导致严重的血液病,甚至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做什么锻炼好
坚持运动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机体运作的能力,也能达到强健体魄的作用,对于体质衰弱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患者朋友可适当做些有益于身心的运动,但要切忌过量以免发生外伤,一旦外伤出血就非常危险了,可直接影响病情的治疗效果。那再生障碍性贫血做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学检测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免疫学检测可提示,粒细胞减少,其碱性磷酸酶阳性率和阳性指数增加;淋巴细胞绝对值减少,T细胞、B细胞均减少,T8增加,T4/T8比值减少,甚至倒置;血清总蛋白与清蛋白含量均较正常减低.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后情况
再障的预后因骨髓衰竭的程度、患者的年龄、治疗是否及时以及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等因素而各不相同。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危害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导致临床症状出现,继发其病变,如血小板减少继发各种出血,危及生命;白细胞减少,继发各种感染导致发热等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干细胞出现异常,不能正常生成血细胞,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病症。红细胞减少出现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耳鸣、全身不适、倦怠乏力;白细胞减少导致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肛周感染等,也会引起身体乏力;血小板减少出现各种出血症,如女性月经量过多、易鼻出血、皮下出现紫癫等。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人体危害较大,临床通过骨髓穿刺检查确诊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后,要积极治疗,防止贫血、各种感染出现。西医治疗同时,建议结合中医治疗,这样对应对疾病更有优势。
语音时长 02:08

2020-03-18

53228次收听

02:46
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有:避免接触化学物质、注意饮食营养、避免病毒感染、避免过度劳累、有家族病史的人更要在生活中多加小心。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有以下原因:1、药物性再障,有三个因素可能引发药物性再障,摄入某种药物如雌性激素,像苯妥英钠等;或是摄入药物量过大;或是用药时间过长,都会引起免疫性的异常,导致药物性再障。2、化学毒物因素,临床上由于化学毒物导致再障发生的案例在逐渐增多。3、病毒感染,比如病毒性肝炎患者携带的感染性病毒会破坏骨髓的微循环。4、免疫因素,免疫的紊乱会引起再障的发生。5、遗传因素,再障的发生是有一定的家族性的。6、妊娠因素,再障与妊娠有一定关联,可能与怀孕期间接触了化学物质或被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系。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病因尚未明确,再障发病可能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也有些由于幼儿长期性营养摄入不足,导致孩子营养不良或家族有隐性疾病导致无法吸收各项营养元素所致。小儿再障能否完全治愈要根据患儿具体病情来决定。再障分为非重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重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非重度再生障碍性障碍,经积极治疗可长期生存,部分患者可完全治愈。根据再障的分类和自身状况,通过骨髓造血刺激、免疫抑制和中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可以用中药刺激骨髓造血,调节肾脏、肝脏和脾脏的功能,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语音时长 01:53

2020-01-09

60803次收听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愈吗
我们说大部分病人是有机会治愈的。比如说像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刺激骨髓造血的功能,还有加上中药的调理,和环孢素这样的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百分之七八十的病人是可以得到治愈的。那么重型再障的病人,由于他的病情重,发病比较急,病程比较短,我们采取免疫抑制的治疗或者是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像ATG、ALG它的有效率也可以达到60%~80%的这种程度。所以说我们只要配合医生规律的坚持、规律用药,比如说先用环孢素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监测环孢素的浓度,一定要药量、服药的时间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大部分病人都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语音时长 01:24

2019-06-20

57060次收听

01:43
再生障碍性贫血什么引起的
一般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非常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个人的体质因素或者是基因易感性占了70%,余下的30%可能跟环境因素有关。如接触不良的环境、药物,或者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后一定听取医生的意见进行治疗。
01:50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愈吗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多种病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造血功能障碍。很多病人是轻型或是普通型再障,甚至不治疗就能跟正常人类似生活绝大多数再障通过治疗后,能够得到一定缓解,有效率大概在70%左右。
02:16
再生障碍性贫血日常注意什么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它不能够生成正常的血细胞,血细胞减少说明我们对外界的抵抗能力下降,第一要注意避免感染,避免去人多或是环境不好的地方。第二要避免磕碰,避免剧烈活动。第三吃些好消化的食物。第四要定期随访。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影响寿命吗
如在生育年龄期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要积极治疗,血色素,红细胞,白细胞接近正常或在正常范围可以怀孕。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控制不好,盲目怀孕,此时风险较大,会有出血或感染的风险,增加孩子患病几率。建议一定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怀孕。
语音时长 01:15

2018-06-13

47768次收听

02:09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的造血功能不良,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也与继发的疾病有关,如慢性肝炎,特殊的病毒感染,或抗肿瘤的药等等,使骨髓没有正常的红细胞,临床出现的这一类的贫血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