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胃炎的定义

23576次浏览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临床上,慢性胃炎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胃炎又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及肥厚性三种。

相关推荐

粘膜慢性炎会发生癌变吗
粘膜的慢炎症刺激是有可能导致癌变。生活中体内炎症无处不在,粘膜慢性炎症也是一个较常见的病理改变,长期粘膜的炎症刺激,会导致黏膜慢性炎症加重,甚至发生一些细胞形态和性状改变,不及时治疗,长期炎症刺激,通常可导致癌症的发生。比如在生活中有很多病人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形成胃癌,可能就会经历四步: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以及细胞异型增生最终有可能导致胃癌发生。临床上通过胃镜检查,如果发现粘膜刺激、炎症改变,就需要进行积极治疗,通常可以给一个质子泵抑制剂、粘膜修复剂,这种粘膜炎症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粘膜可能愈合。对于早期胃癌进行及时发现和治疗,治愈率通常可以高达90%,对于有慢性的黏膜炎症患者,要对进行一个科学的看待,不要轻易的恐慌,也要进行一个及时诊断和治疗。
语音时长 02:04

2021-12-30

100427次收听

胃充血水肿会发生癌变
胃部的充血水肿原因是非常多,光凭胃充血水肿是不能够判断是否有癌变。胃镜下发现胃粘膜有充血水肿,通常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种是进食刺激食物过多;第二种是急慢性胃炎;第三种是药物刺激;第四种是幽门螺旋菌感染;第五种通常见于胆、胰液或肠类的碱性液体相位进行反流而导致。当发现胃体胃窦有充血水肿时,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癌变。所以并不用过多担心,只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诊断,消除病因,及时治疗,平时要改善饮食和作息习惯,配合药物的治疗,临床上可以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24

2021-12-30

70315次收听

慢性胃炎能否遗传
慢性胃炎是比较多见的慢性胃病,慢性胃炎给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影响,其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那么,慢性胃炎能否遗传呢?
慢性胃炎的检查方法
慢性胃炎这个疾病在我们的生活里面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很多人又不太重视这个疾玻慢性胃炎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对于胃部的损害是非常大的,炎症会明显加重,有可能会有溃烂的情况出现。今天小编要和大家介绍的是关于慢性胃炎的检查知识。1、胃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浅表性胃炎常以胃窦部为最明显,多为弥漫性,胃粘膜表面呈红白相间或花纹状改变,有时见散在糜烂,常有白
慢性胃炎严不严重
绝大部分慢性胃炎不严重。慢性胃炎在门诊中是碰到的最多的消化科的疾病,自从1983年是澳大利亚学者马歇尔发现幽门螺杆菌之后,这个对这个疾病病因学革命性的变化,如果是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好多的患者要给予以铋剂、两种抗生素以及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根除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慢性胃炎日常的症状包括,腹痛、反酸、烧心、嗳气等大部分的症状,给予患者抑制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以及动力治疗之后,患者的慢性胃炎症状可以得到改善。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第一个就是恶性贫血相关的,自身免疫相关的胃炎,这类疾病,总体来说是治疗上有点棘手,如果是发现有慢性胃炎合并有长期的不容易改善贫血,就需要查一下相关的自身免疫学的指标,另外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之上患者,可能会合并有低级别或者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这个时候就得需要定期的观察,患者要进行内镜下的胃黏膜的切除术,以避免患者进展成为早期中期或者是进展期的胃癌。所以总体来说,慢性胃炎并不可怕,并不严重,有些特殊类型的胃炎,自身萎缩性胃炎或者是那种合并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胃炎,需要格外的警惕。
语音时长 01:51

2020-03-18

52920次收听

慢性胃炎怎么办
慢性胃炎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多数是由于急性胃炎反复迁延不愈造成的。因此,治疗慢性胃炎一定要系统、正规的治疗。首先,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得了慢性胃炎期间,一定要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以及优质蛋白,减少油腻或油炸食品、饮料、酒精、刺激性食物、辛辣的食物,以减轻胃肠道的刺激。另外,要注意适当的休息,保持情绪乐观,防止情绪变化而造成体内内分泌失调,加重胃炎的发生。其次,要对慢性胃炎进行系统、规律的用药,加用抑制胃酸的药物奥美拉唑,也可以服用麦滋林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必要时可以通过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对胃炎患者进行系统的抗生素治疗。因此得了慢性胃炎,一定要增加信心,找到正规的医院医生,进行系统、规范的治疗,定期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情况,才能够彻底的治愈慢性胃炎,预防早期的胃癌变。
语音时长 01:24

2020-02-17

53663次收听

慢性胃炎能吃红糖吗
慢性胃炎能吃红糖。红糖能够对慢性胃炎患者发挥暖胃的功效,适量食用能够对其起到积极作用,能够直接冲泡或者搭配鸡蛋做红糖鸡蛋汤等,趁热喝效果最佳。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过量食用红糖,以免引发人体出现反胃的不良反应,而且还要及时去医院治疗,找准病因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达到治疗的目的。
慢性胃炎可以治好吗
慢性胃炎只要坚持进行治疗,这类疾病是可以痊愈的。出现慢性胃炎以后,需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症状的恶化,否则很容易造成疾病恶化。另外,这类疾病出现以后,可以采用中药物来进行调理,保护肠道粘膜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保持精神的愉悦,戒烟戒酒,避免对肠道粘膜造成二次刺激,造成慢性胃炎的恶化。
02:12
慢性胃炎伴糜烂怎么办
慢性胃炎是指胃里的慢性炎症,表现就是充血、发红、糜烂或者黏膜不平。一般是由胃镜来诊断的。所以说糜烂就是一个炎症的表现。如果病人仅仅是充血、发红,它的炎症可能会轻一点,如果出现了糜烂,要根据糜烂的情况,取活检病理来判断炎症之外的情况,如果有其他的风险,比如早期胃癌,就需要内镜下的处理或者手术的治疗,如果单纯是一个炎症,按照慢性胃炎治疗就可以了,一般会给予病人抑酸的药物,包括法莫替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同时加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包括吉法酯、替普瑞酮等。
慢性胃炎检查方法有哪些
慢性胃炎的检查方法包括胃镜、胃肠道钡餐、智能胃镜。胃镜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胃镜是慢性胃炎的主要检查手段。胃镜是通过食道将内窥镜从口咽送到胃部,直接观察受检部位的一种方法,胃镜检查可清楚地检出胃病变。
02:30
慢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胃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反酸、烧心、嗳气、腹部饱胀感、胀气的症状。慢性胃炎的症状往往不典型,无特异性。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如中上腹、剑突下的隐痛或钝痛,如果是患出现剧痛或撕裂样的疼痛,需要考虑其他疾病。反酸症状经常是在餐前或餐后出现;烧心最常见的就是由于辣椒辣了手之后,手上的感觉。另外嗳气经常在餐后或进食大量食物或者大量的说话之后,出现打嗝嗝逆。腹部出现饱胀感,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中老年患者,在餐后出现消化不良或者饱胀感的症。还有一个是胀气,也是在餐后会出现。
02:46
慢性胃炎应该怎样预防
慢性胃炎的预防主要从生活饮食和药物调节来进行。生活饮食上首先要避免容易伤胃的因素,如过度紧张、经常劳累、长期大量的饮酒、喝浓茶、吸烟、喝浓咖啡,这些烟、酒、咖啡因都会引起胃黏膜的损伤,上皮的修复,所以要避免这些的不良的生活因素的刺激;长期大量食用腌制类的食品也会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建议尽量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另外还需要进行药物预防,自从发现幽门螺杆菌和慢性胃炎相关性之后,给予积极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症状会有积极改善。如果诊断成为慢性胃炎,而且症状很难缓解,建议前往医院吹气,检查幽门螺杆菌,以便给予积极的根除,大概80%的患者可以达到疾病的根除,症状得到缓解。
02:51
慢性胃炎检查方法有哪些
慢性胃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是影像学的检查以及病理的检查。最常用的是胃镜检查,通过胃镜可以发现胃黏膜充血、水肿,还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迹象,或者通过C13、C14吹气进一步验证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内镜下观察到胃壁变薄变白,血管清晰可见,然后通过病理发现腺体萎缩,这时叫慢性萎缩性胃炎。CT仿真胃镜主要适用于高龄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来除外消化道肿瘤或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钡餐适用于中老年患者,如心肺功能不好,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可以通过钡餐来排除消化道肿瘤或消化性溃疡。另外近年出现胶囊内镜,可通过胶囊来对胃黏膜进行观察,这个时候也可以给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
慢性胃炎有什么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首先也要根据它的分类来进行治疗。一般来说浅表性胃炎,它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症状给予一些抑酸或者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我们常用的抑酸药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者奥美拉唑等。它可以抑制酸的分泌来保护胃黏膜。另外还有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像铝碳酸镁、复方铝酸铋。它可以防止胃黏膜的损伤。这些都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一些药物。对于萎缩性胃炎,除了上述药物之外,还建议患者应用一些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防止癌变的一些药物。比如大蒜素或者猴头菌菇。
语音时长 01:06

2019-11-13

46615次收听

01:42
慢性胃炎可以自愈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有可能会自愈,萎缩性胃炎不太可能自愈。慢性胃炎分为萎缩性胃炎和非萎缩性胃炎两大类。一般慢性浅表性胃炎或者非萎缩性胃炎的症状比较轻,就是一些轻度的炎症性表现,患者可以经过治疗或者不经过治疗而自愈。萎缩性胃炎是在长期病变的基础上出现的胃黏膜萎缩,也就是胃黏膜有分泌功能的腺体发生了减少。它是一种长期的病变。有些患者在萎缩的基础上还发生了肠化或者异型增生,也就是癌前病变。这个时候通过自愈就不太可能。需要经过医生的治疗,才有可能进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