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肾病综合征症状有什么

64927次浏览

肾病综合征是指一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病情严重者会有浆膜腔积液、无尿表现,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了,一旦控制或者治疗不利,就会发展的不可收拾,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肾病综合征症状有哪些,以便提前预防。

1、大量蛋白尿:正常成人每天尿蛋白质排泄量不超过150mg,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尿每天超过3.5克,可有脂质尿。大量蛋白尿的产生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异常所致。

2、低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见于大部分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白蛋白每升低于30克,主要原因是尿中丢失白蛋白,但二者并不完全平行,因为血浆白蛋白值是白蛋白合成与分解代谢平衡的结果。

3、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低白蛋白血症有关,患者可呈脂质尿,尿中出现双折光的脂肪体,可能为内含胆固醇的上皮细胞或脂肪体管型。

4、水肿:不同程度的水肿,常为肾病综合征的首发症状,常隐袭发生。初始晨起眼睑、面部、踝部可见水肿,随着病情逐渐发展,水肿可波及全身,严重者常有浆膜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纵隔积液、阴囊或阴唇水肿,也可出现肺水肿。

如果换了此病,千万不可盲目或者忽视治疗,那样导致的后果不可想象,为了自己的生命,要好好了解相关知识,做到最好的预防和治疗。

相关推荐

肾病综合征体重下降正常的吗
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由于体内水钠的储留,体重往往是会增长的。但在治疗的过程中,随着患者对药物反应比较好或激素起效后,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利尿状态,这个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的明显下降。但是患者在疾病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出现了体重下降,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出现与肿瘤相关的肾病综合征。因为患有与肿瘤相关的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是可能会出现消瘦和体重下降的。
语音时长 01:34

2021-12-30

53321次收听

肾病综合征可以同房吗
肾脏病只是涉及到泌尿系统,而生殖系统跟泌尿系统是两个分开的系统。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可能由于低蛋白血症或者是大量蛋白尿,自身的情况会受到影响,比如说有严重的乏力、水肿等。但是对于做一些轻的体力劳动或者是同房等不需要消耗很大体力的活动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可以在患者自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正常的生活。当然对于肾病综合症的患者来说,由于他还需要用各种药物,比如说降压药、免疫制剂,可能对他内分泌系统中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分泌有影响,但是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是不影响进行正常的性生活。
语音时长 01:37

2021-12-30

65406次收听

02:14
肾病综合征能生育吗
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不是绝对不能生育。如果控制比较好或完全缓解的情况下,患者是可以考虑进行妊娠以及生育的。假如说患者肾病综合征控制得并不好,这个时候要是非得生育的话,那可能随着妊娠的进展,对母亲和胎儿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如果在妊娠的后期,患者蛋白尿量比较大,肾脏病有可能会加重,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妊娠相关并发症,比如妊高症或者是肾功能受到明显损伤,同时在患者第一白蛋白血症不能改善的情况下,胎儿可能会出现低体重儿,对小孩儿的健康也有所影响。所以我们建议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在尿蛋白以及肾功能血压控制得比较好的情况下,进行妊娠和生育。
02:17
肾病综合征会复发吗
肾病综合征是有可能会复发的。临床上常见的肾病综合征,尤其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类型,比如微小病变肾病是一个非常容易复发的这个肾脏病。尤其是跟免疫相关的肾病综合征,像常见的原发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或者是膜性肾病,在治疗得到完全缓解后,有的人可能会在感染、劳累等应激因素的刺激下,肾病综合征复发。所以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诊,嘱咐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若出现尿蛋白增高的话,要尽早就医,避免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
02:02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能治愈吗
原发性的肾病综合症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治愈的,但是仍然有少数病例类型比较重的病人是不能治愈的。原发性的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上最多见的第一个微小病变,第二个局灶节段硬化,第三个膜性肾病,第四个膜增殖性肾盂肾炎。微小病变、局灶节段硬化、膜性肾病,大多数情况下,经过合理的规范治疗都能够得到缓解。微小病变、局灶节段硬化,膜性肾病预后较好,大多能够治愈,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预后比较差。因此,原发性的肾病综合征的预后要根据肾脏的病理类型来进行判断。
02:06
膜性肾病能治疗好吗
膜性肾病大多数可以治疗好。膜性肾病即在肾活检时发现肾小球的基底膜增厚,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等情况。膜性肾病的治疗根据蛋白尿的多少,血浆白蛋白的情况以及肾功能的情况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以及极高危等类型。不同的这种情况下治疗模式是不一样的,对于绝大多数膜性肾病的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肾病综合征可以消失。而少数人可能对各种治疗方案不敏感。因此,对膜性肾病的人群,一定要进行规范性的、积极的治疗。
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
肾病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得肾病综合症的人群是不断的增加的,这部分人群的治疗是很关键的,但是生活中很多的人就是因为不了解这种表现,而忽视了治疗,要及时的去正规医院治疗,但是只要是肾病综合症患者要早早的发现,
肾病综合征食物预防
肾病综合征的病人,每日从尿里丢失大量蛋白,日久必然引起体内的蛋白质缺乏,这时如果不补充蛋白质,就会越来越缺乏,要知道蛋白质是生命的源泉,体内缺乏蛋白质,不但会水肿,而且会百病丛生,危及生命,民以食为天,那么我们看看肾病综合征食物预防。
肾病综合征怎么医治
肾衰就是我们常说的肾功能衰竭,病人如果出现肾衰的现象,轻微的只需要服用相关的药物并配合饮食调理就能够缓解病情,然而肾病综合征怎么医治呢?今天我们就对此进行一个简单介绍。
得了肾病还能够生孩子吗
得了肾病还能够生孩子吗?有很多肾炎病人都比较关心自己能否要孩子的问题,因为她们可能正处于生育年龄,如果不要孩子的话对她们的打击是比较大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咨询了专家,有一些肾炎患者暂不适应要孩子,但是并不是说她们就一直不能生育了。1、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病情较重,身体比较虚弱,不宜生子。肾功能衰竭患者
肾病综合征会不会遗传
肾病综合症有可能遗传。引起肾病综合征原因很多,若是红斑狼疮肾炎、阿尔波特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引发的肾病综合征,可能会遗传下一代。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
肾病综合征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一、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由于感染或遗传易感性,及各种原因下导致的机体内免疫复合物形成,沉积于肾脏内,诱发了自身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产生对肾脏的损伤,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和肾小管重吸收、内分泌功能障碍,最终影响肾脏功能,产生临床症状。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是由于其原发病导致了血管炎或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等多种病变,损伤了肾小球、肾小管或肾血管的功能,最终导致肾脏产生蛋白尿、血尿等临床表现。如,ANCE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是导致肾脏小动脉、微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等炎症,引起肾脏损伤;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坏死性小血管炎,引起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和血管病变,最终影响肾脏功能。
语音时长 01:36

2020-02-12

60051次收听

肾病综合症能根治吗
肾病综合症有很多的临床类型和病理类型,不同类型的肾病综合症治疗的方法、治疗的药物以及最终的结局、治疗效果并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有些肾病综合症能够根治,有些肾病综合症不能够根治。比如微小病变型以及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肾病综合症,通过激素治疗以后,大多数患者的尿蛋白很快就会消失,水肿消退,肾功能长期维持在正常范围,临床可以治愈。只有极少数患者可以在劳累、感染的情况下病情复发。大多数紫癜性肾炎患者通过抗过敏以及激素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通过抗乙肝病毒治疗以后,病情也能够根治。但有些肾病综合症,比如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通常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差,尿蛋白很难消失,病情反复加重,容易成为尿毒症。所以判断肾病综合症是否能根治,一定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综合分析。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0

65490次收听

肾病综合征可以活多久
肾病综合征能活多久?我们说肾病综合征它是一组特异的,表现为一组特异性的一些症状,体征加实验室检查,比方说肾病综合症的病人主要是一个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了三点五克,那么还有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每升还同时伴有高脂血症,伴有大的浮肿,那么我们称为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它只是很多疾病的一个表现,它可以有一些原发性的疾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还有一些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比方说,我们常常见到的糖尿病肾病,随着病变的进展,也可以表现肾病综合征。还有一些像淀粉样病变的一些疾病,也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导致肾病综合症的原因不一样,它的治疗的方案各不相同,预后也不一样,比方说一个微小病变的肾病综合征的话,有时候绝大部分对激素是比较敏感的,因此,很多病人都是可以很好的,就是预后都能够得到治愈。而有些疾病的话,治疗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说肾病综合征能活多久。那么更重要的就是根据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发病不一样,它的病理类型不一样,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有些疾病的话,它能够得到一个很快的缓解,有些疾病的治疗确实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语音时长 01:30

2019-11-11

66676次收听

01:40
如何预防肾病综合征复发
目前对肾病综合征的各种治疗,可能只能控制病情并未真正治愈,常在患者感染、劳累、或减药不适当等情况下病情出现反复。为了防止及减少病情反复及复发,应注意:第一,对激素治疗有效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虽然于用药后其尿蛋白迅速转阴,但一定要坚持用足量至少6周后才能开始减量。第二,对频繁复发或激素依赖者应采用激素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及环孢素A等;抗凝剂:如肝素。第三,患儿要注意日常生活起居规律,勿过劳或剧烈的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