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原发型尿毒症诊断有哪些

52595次浏览

在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人会患上原发性尿毒症这个病,而得了这个病之后,不仅会出现头晕乏力,严重贫血,导致血压升高等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要想治愈原发性尿毒症,对原发型尿毒症诊断有哪些要有所了解才行。

尿毒症的诊断有一下几种方法

(1)根据慢性肾脏病史,原发性尿毒症的诊断出现尿毒症各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有尿改变,不同程度贫血,血尿素氮>22mmol/L,血肌酐>440μmo/L。

(2)进一步了解基础病,通过病史询问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包括特殊检查)确定基础病一般不难。如考虑为慢性肾盂‘肾炎引起的尿毒症,应进一步作尿培养,多次尿常规检查以决定有无活动性尿路感染,有活动性感染则应给予积极治疗,控制感染后有可能改善病情,其他病因的明确也有助于针对性治疗。

(3)原发性尿毒症的诊断 部分肾功能失代偿患者平时可有轻度的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当此种尿毒症患者遇应激情况时,患者的肾功能可急剧加重,出现尿毒症的临床表现,但去除加重因素后,患者的肾功能可恢复到原有水平,称之为可逆性尿毒症,如忽略这一点可能造成处理上的错误,常见加重因素有:感染、肾毒性药物使用,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尿路梗阻等。

以上就是原发性尿毒症的诊断方法,我们之所以会患上尿毒症,主要是因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先天性遗传性肾病,感染性疾病,尿路梗塞等。了解这些诊断方法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能够彻底的治愈。

相关推荐

尿毒症贫血后果是否严重
尿毒症的患者进入到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脏病三期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因为自身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而出现肾性贫血,中重度贫血的患者由于重要的器官贫血出现缺血、缺氧的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乏力,如果出现重度贫血的时候,有一些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患者就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比如说心脏缺血的表现,或者是头晕、乏力,甚至引起休克等等。所以尿毒症引起的贫血是有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的。
语音时长 01:24

2021-12-30

66864次收听

01:20
怎么检查尿毒症最准确
临床工作中判断患者是否有肾衰或尿毒症,需要根据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需要抽血来化验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这些指标,再通过公式来计算肾小球的滤过率。如果要是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毫升/分升,再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可以判断是否有尿毒症。肾小球滤过率是诊断慢性肾衰竭是不是尿毒症期的最主要的一个指标。
02:16
尿毒症彩超会有什么特征吗
尿毒症的患者彩超有可能会发现肾脏一些结构上的改变,比如说肾脏体积缩小、肾实质回声增强,但这个是相对的,不是所有的尿毒症的患者都会出现上述病变,像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肾病,即便是血清学的指标已经到了尿毒症期,这个时候肾脏体积并不缩小,所以超声并不能作为尿毒症的提示。所以不能通过超声进行尿毒症的诊断,还是要结合患者本身的具体的病史来分析它的病因,然后结合血清学的指标来明确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尿毒症。
尿毒症中药治疗方法
很多尿毒症患者在治疗之后都会产生一种无力感,因为治疗尿毒症的透析费用和透析后身材承受的痛苦都是非常大的,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让尿毒症患者不那么痛苦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中药治疗。那么中药治疗比普通治疗有哪些优势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尿毒症便秘的治疗
便秘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尿毒症便秘患者应在饮食中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不宜过分地限制水分的摄入,有便秘时应及时排便.
尿毒症为何难以治愈
大家都知道,尿毒症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难以治愈,有的患者还会因此丧失了性命,但是很少有嗯知道尿毒症难治愈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尿毒症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肾脏的衰竭随着病情进展代谢引起的毒害。那么到底尿毒症治愈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对于尿毒症治愈难的原因
尿毒症的引发原因
核心提示:尿毒症疾病的发生也与自身的原因有关系,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都发生明显的退行性改变。这种尿毒症的原因比较常见。众所周知,尿毒症对患者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要做好尿毒症的预防工作。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尿毒症的引发原因。究竟是什么引发尿毒症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
什么原因能引起尿毒症
尿毒症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的发展,最后导致患者的双侧肾脏功能出现严重的衰竭,不能够及时的将多余的水分、各种电解质,还有各种毒素排出体外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引起尿毒症的原因非常多,也非常的复杂。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是导致尿毒症常见的原因。另外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尿酸性肾病、慢性梗阻性肾病、肾血管性疾病、遗传性肾炎,也是导致尿毒症的原因。一旦出现尿毒症以后,患者往往表现的是不想吃东西,进食以后出现呕吐,甚至会出现腹胀、腹泻。另外患者还会出现心慌、胸闷、气急、血压明显升高,也会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甚至还会出现反应淡薄、昏迷、精神异常等尿毒症脑病。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0

57342次收听

尿毒症晚期病人如何饮食
尿毒症晚期的患者由于含氮废物停留在体内,导致患者体内有出现各种毒素。因此饮食营养治疗非常重要,通常对于尿毒症晚期的病人来说,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要补充足够的热能,最好选用含蛋白质低的麦淀粉、土豆、白薯、南瓜、粉丝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每天热能的需要是根据病人的体重和活动量来决定。二、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也要根据病人的肾功能情况来决定,一般每天每公斤体重零点六克到零点八克,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牛奶、瘦肉、鱼和鸡蛋,当然也要补充充足的维生素。三、有高血压患者,每天给予食盐2~3克。四、尿毒症晚期的患者要控制食物中钾的含量,比如少吃香蕉等。
语音时长 01:39

2019-12-10

59148次收听

02:27
尿毒症早期症状
尿毒症的早期改变、早期症状,就是除了它的原发病蛋白尿、泡沫尿、血尿,这些改变之外,常常这个时候会出现高血压,可以有头晕、头疼的感觉,腰酸、腰疼的感觉,肾性贫血的话,出现疲乏、无力,活动以后,心慌、恶心、吃不下东西,夜尿增多,特别是这种高血压肾损害的患者,从夜尿增多到这个尿毒症状态的话,他夜尿增多会表现的特别突出。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发展到这个尿毒症期的时候,他可以出现浮肿、有尿量减少、有心慌、憋气、胸闷、有一些心衰的改变。甚至可以出现这个钙磷代谢紊乱,出现皮肤瘙痒、手指、嘴唇的麻木、肾性骨病的腰疼、出现骨痛等症状。
尿毒症是怎么引起的
导致患者出现尿毒症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肾病导致的最常见的肾病就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此外高血压疾病也有可能会导致患者患上尿毒症,另外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的话,一定要引起重视,要不然可能会导致其转化为尿毒症糖尿病,此外如果大家存在着尿路感染症状的话,也要及时的治疗,因为尿路感染也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尿毒症的情况,最后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也会让患者患上尿毒症。
03:00
失衡综合征如何治疗
失衡综合征,主要是以预防为主,选择早透析,合理诱导透析配合药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1、病人要选择早透析,如肌酐到七八百,到达透析指征的时候就要来透析,如果透析太晚,毒素水平会越来越高,透析的时候会发生失衡综合征,症状会越重。2、合理诱导透析,患者体内的毒素水平太高,开始时,要多次、短时来透析,可以避免或者减轻失衡综合征的发生。3、使用一些药物。一般诱导透析要诱导三次,连着透三天,短时,高频率的透,是防止失衡,如果病人毒素特别高,脑子有轻度的脑水肿,给予高张的东西,如甘露醇。如果没有糖尿病,可以给高张糖,高钠,透析结束的时候给一支下药,可以预防或者减轻失衡综合征的发生。
引起尿毒症的原因
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者是病人有血管方面的疾病、肾血管方面的疾病。尿毒症就是由各种各样的肾脏病引起,缺血性肾脏病或者是恶性高血压,这些疾病没有得到控制,蛋白尿会越来越多。随着蛋白尿越来越多,肾小球出现硬化、滤过率下降,如果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15毫升每分钟以上,或者是血肌酐升高到707微摩尔以上,这时候病人就进入到尿毒症期。
语音时长 00:53

2018-09-21

58845次收听

血液透析的作用有哪些
清除毒素、纠正酸中毒。血液透析最主要的作用是清除每天饮食、运动以后代谢的毒素,通过血液透析清除出来。包括小分子毒素,比如尿素氮、肌酐、小分子的胍类物质、一些酸性物质。可以纠正病人的酸中毒,以及高钾血症过多的尿毒症毒素,导致病人的食欲不好等。一般刚进入血透的病人,因为还有一定的残余肾功能,每天可能有800到1000,或者是比800要少的尿量的病人,可以一周透两次。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一般透析一年半以上的病人,残余的肾功能基本上越来越少,正规的血液透析要求一周有三次或者是两周五次。
语音时长 01:21

2018-09-21

61906次收听

01:45
尿毒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于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肾脏替代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也就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以及肾移植,这三种治疗方式。对于那些出现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来说,进行替代治疗或者是移植,会非常成功,也会非常有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尿毒症治疗方法之一,也就是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以清除血液中的毒素以及体内多余的水分。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相关的治疗。因为病人到尿毒症期,会出现肾性贫血、钙磷代谢紊乱以及肾性骨病等。所以,除需要给病人进行规律的透析治疗以外,还需要服用纠正贫血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和继发性甲旁亢的活性维生素D、降磷药、升高血钙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