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腰酸背痛勿小觑,可能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惹的祸

2143次浏览

摘要:该老年患者于就诊前一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减退、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乏力等症状。患者在其家属陪同下,来我院就诊,在我院门诊通过检查后最终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住院期间给予患者甲泼尼龙片及叶酸片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溶血性贫血。经过三天住院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遂出院。

【基本信息】男、70岁

【疾病类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就诊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6月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针对患者症状控制给予口服激素甲泼尼龙片、针对患者贫血给予口服叶酸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3天,两周后复诊

【治疗效果】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乏力改善,饮食恢复,神志清醒,精神恢较好

一、初次面诊

2021年6月的一个下午,一位老年患者在儿女陪同下前来我院就诊通过,我对这位患者的观察发现,患者意识清醒,但全身乏力,精神非常不好,并且呈现重度贫血面貌,面色苍白甚至皮肤有些发黄。由于患者精神不佳,明显乏力,虽然对我问的问题能回答得较为清楚,但是说话较慢,说两句就气喘,感到很累,因此在沟通时主要是我和他的儿女沟通的,通过与其儿女沟通得知,这位患者在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便出现食欲减退,乏力,心慌症状,除此之外患者还自述经常会腰背酸痛并且酸痛十分剧烈,有的时候还会肚子痛。由于这位老年患者有既往高血压病史因此长期服用降压药,但在近两个月血压控制尚可,因此停用降压药。针对老年患者的症状,对他进行了体格检查,进行体格检查时,检查老人巩膜颜色,发现巩膜有黄染,再结合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有核红细胞计数降低,但破碎和畸形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因此初步诊断患者为溶血性贫血并以此收入院,这位患者情绪始终稳定,其儿女和患者均愿意积极配合治疗。

二、治疗经过

在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我建议他完善相关检查,由于血常规显示破碎和畸形红细胞增多,因此排除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等疾病。在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骨髓增生略低,粒细胞、红细胞比例增高,因此最终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由于该患者贫血较为严重且年龄较大,并且存在急性心脑缺血事件风险,因此我院医生在该名患者住院期间给予激素治疗以及补充造血原料,改善溶血性贫血症状。在该老年患者入院当日凌晨,给予口服甲泼尼龙片、叶酸片治疗溶血性贫血。通过观察老人,在院期间精神状况以及疾病恢复情况,观察得知老人乏力症状较入院时缓解,且饮食恢复、睡眠尚可。

图一: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

三、治疗效果

该老年患者在我院住院的3天疗程中,病情较为稳定,神志一直清醒,精神状态也尚可,并且患者较入院时,乏力症状已有较好改善。在办理出院时,老人由于病情恢复较好,因此情绪也较入院时好很多。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疾病恢复速度较慢,出院时仍为重度贫血面貌,全身皮肤黏膜呈现苍白色。但由于患者精神恢复较好,于是在患者住院治疗第3天办理了出院手续,并告知相关风险,同时嘱咐患者及其家属两周后复查,若发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前来我院就诊。复查时,通过对血常规、肝功、尿常规等检查,发现肝功、尿常规均无明显异常,血常规破碎红细胞计数减少,数值趋于正常。再次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检查结果也趋于正常,患者症状恢复,病情稳定,精神也好很多了。

四、注意事项

该老年患者在医院三天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住院期间,儿女经常向我咨询患者疾病情况。在出院时,老人的儿女向我咨询出院后,饮食及生活需注意哪些方面。

1、饮食:溶血性贫血的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为主,少吃多餐,保持正常机体所需食物量。考虑该患者年龄较大,因此我推荐老人的儿女,为其准备有营养的蔬菜粥及肉汤等食物。

2、生活:溶血性贫血日常生活管理重点应在于监测病情变化,以及避免接触溶血诱因。因此我建议该患者儿女为其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且嘱咐老人应规律作息,消除对该疾病的恐惧,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可以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五、个人感悟

溶血性贫血临床症状表现不尽相同,针对这位患者溶血性贫血,表现有乏力、嗜睡、皮肤苍白。在溶血性贫血晚期,还有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该名患者自身基础疾病较多,因此,若病程迁延至晚期,则有可能与其他疾病症状难以鉴别,导致病情延误,耽误治疗。

这位老年患者的儿女较为孝顺,在发现老人吃不下饭,随即陪同老人来我院就诊,经过三天的治疗,老人恢复较好。我常常在想,若所有儿女都向这位患者的儿女一样,在发现老人身体有不适症状时,及时来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也许可以减少很多家庭悲剧的发生。

相关推荐

01:39
溶血能治好吗
溶血能否治好,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分析。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多数和基因缺陷有关,比如地中海贫血,轻症病人不需要治疗,有症状的病人可以通过切脾治疗。特别危重的病人,可以通过骨髓移植的方法,改变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也就是体内存在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攻击患者的红细胞,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糖皮质激素药物、血浆置换、脾切除等,都可以有效的控制,但这些治疗很难保证疾病不再复发。
01:40
输血发生的溶血反应是什么意思
输血发生的溶血反应是指输注血型配伍不合适的血液,导致红细胞在体内大量破坏,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通过检测ABO血型和Rh血型,一般能够比较稳定可靠的知道输血血型的配伍。但是对于一些稀有的熊猫血型,特殊的血液科病人,长期反复输血的病人或者进行过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后,血型不稳定的病人,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亚型上面鉴定出配伍失当的情况。这些错配的红细胞输入体内以后,被体内的抗A抗原或者抗B抗原攻击,病人就会出现血红蛋白尿、高热、腰痛、肾功能急进性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01:25
溶血有什么后果
溶血的后果,要看溶血导致的血红蛋白降低程度和发生的速度综合判断。急性发作的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降低很快,也非常严重,机体来不及代偿适应,会引起身体各个脏器严重的反应,如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等。血管内溶血也会造成游离的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引起急进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因为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血管外溶血往往发生比较慢,血红蛋白降低幅度不重,病人症状因人而异。部分病人表现为面色苍黄、巩膜黄染、胆红素升高,一部分病人出现胆结石、肝脾肿大。
溶血性贫血吃什么好
溶血性贫血的患者,首先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性疾病,控制病情发展。治疗的同时,饮食方面需要多吃些含铁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瘦肉、动物血液、紫菜、菠菜、红枣、桂圆、香菇、黑木耳、黑芝麻和海带与豆制品等,补充充足的铁元素。同时还需要多吃些含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比较丰富的食物,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但是需要注意尽量避免吃含维生素C比较多的食物和水果等,避免引起病情加重。其次,因为身体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发生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还需要注意禁止使用蚕豆。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0

75994次收听

溶血的概率
一般发生溶血的概率非常小,发生溶血反应的新生儿,90%以上是因为母亲是O型血或者RH阴性血的情况。其次,如果新生儿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长大后如果吃蚕豆,也会引起溶血反应。还有就是输血的时候,如果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液,就很容易发生溶血反应。但是,这种概率非常的小。因为输血的时候,首先献血者的血液都是会做血型检查。受血者在输血之前,也会做血型检查,而且还会做血型交叉配型检查,用错的概率非常小,所以输血发生溶血的概率也非常小。新生儿如果发生溶血反应,只要能够及时救治,基本都可以治愈。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0

77231次收听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分型
溶血性贫血分为红细胞自身异常及红细胞外部异常导致贫血,前者包括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等,后者包括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等。
溶血性贫血可以治愈吗
造成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有多种,该疾病是否可以治愈,需要根据病因和具体类型的判断。如果是因为物理或化学因素所造成的,只要积极的去除病因就可以治愈;但如果是因为遗传因素所引起的,就无法治愈。而大多数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病因都不能去除,所以在治疗上主要是控制溶血发作。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表现
如果是急性的溶血性贫血,可能会有急性骨髓功能衰竭的症状,如果是慢性的,可能会有黄疸症状表现,更多患者可能会有四肢酸痛呕吐的情况。
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有什么
溶血性贫血患者首先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症状,如果是患者是儿童,小孩的学习注意力、学习能力会、活动能力都会下降。溶血性贫血患者还会出现黄疸的症状,比如尿的颜色加深,排的尿像浓茶一样,脸色蜡黄、眼睛巩膜发黄。如果没有进行积极的治疗,就可能并发慢性心肌缺血,这是因为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心肌缺氧导致了慢性的心力衰竭,在心脏检查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到患者的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心肌缺血,所以患者平时要注意心血管方面的问题。如果溶血性贫血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反复发生,就可能并发肾功能衰竭,严重会出现休克、心功能衰竭、脑出血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患者甚至会精神异常,也有可能会有关节疼痛、痛风的表现。虽然这些并发症都不是特别常见,但是也有出现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够忽视。溶血性贫血患者一定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16

2020-03-18

57317次收听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是多少
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用于判定骨髓造血功能的参考数值。
03:47
溶血性贫血的病因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包括红细胞膜缺陷、红细胞酶缺陷和球蛋白的异常,所导致的大多是遗传性溶血。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也会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包括包括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形成获得性溶血,免疫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血型不合的输血、药物性的溶血等;非免疫性的因素包括物理基介因素、化学因素和感染因素。根据溶血发生的场所不同,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外溶血主要是发生在脾脏,临床表现往往较轻,比如血清游离、血红蛋白轻度的升高。
小孩溶血性贫血能治好吗
小孩溶血性贫血能治好。溶血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破坏加速,或是红细胞膜发生缺陷、血红蛋白异常、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可分为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两种类型。症状包括皮肤、口唇、眼结膜、手掌及指甲床苍白,肌肉无力,疲倦等。同时伴有黄疸、食欲不振、气喘、头昏、心律加快、怕冷等症。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小儿溶血性贫血治疗的越早治疗越好。一部分孩子是可以治愈的,在确定为小儿溶血性贫血时,如果是轻度的溶血性贫血,按照医生嘱咐合理用药、补液较为容易治疗,重度的溶血性贫血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等预防肾功能衰竭,部分孩子可能需要换血来缓解症状。同时要多吃猪肝、鸡蛋、红豆、红花生、樱桃等食物。
语音时长 01:44

2020-01-09

50931次收听

溶血性贫血严重吗
溶血性贫血会伴有较多并发症,主要分成了4个不同的等级,而每一个不同等级所出现的血红蛋白值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大家可以通过血红蛋白值来区分自己是否严重,对于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掌握一些注意事项,多注意防寒保暖,多注意休息,另外在日常的饮食上应该多吃碱性食物,加强营养,才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维持生命的运作。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溶血性贫血有头晕、乏力、没劲、耳鸣或是脏器缺氧的表现。如果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合并自身免疫病的症状。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溶血性贫血是一大类疾病,导致的原因很多,临床表现就是贫血表现,头晕乏力、没劲、耳鸣或是脏器缺氧的表现。
语音时长 00:59

2018-09-14

65755次收听

01:45
溶血性贫血症状表现是什么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溶血性贫血是一大类疾病,导致的原因很多,它的临床表现就是贫血表现,头晕乏力、没劲、耳鸣或是脏器缺氧的一些表现。如果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合并一些自身免疫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