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康复训练技巧有哪些
跟骨骨折康复训练技巧主要有早期被动活动、渐进性负重训练、关节活动度练习、肌力强化训练、平衡协调训练等。康复需根据骨折愈合阶段调整,建议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1、早期被动活动
骨折后1-3周内以被动活动为主,避免主动用力。康复师可帮助进行踝关节背屈跖屈、内外翻等轻柔动作,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配合冰敷缓解肿胀,使用踝足矫形器固定保护。此阶段目标是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粘连。
2、渐进性负重训练
骨折4-6周后经影像学确认愈合良好,可开始部分负重。初期使用双拐辅助,从10-15公斤负荷起步,每周增加体重的10%-15%。6-8周后过渡到单拐,8-10周尝试完全负重。训练前后需评估疼痛和肿胀程度。
3、关节活动度练习
拆除固定后重点恢复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活动。坐位时用毛巾辅助牵拉跟腱,仰卧位做踝泵运动,每天3组每组15次。后期可加入斜面踏板训练,逐步增加倾斜角度至30度,每次维持3-5分钟。
4、肌力强化训练
针对小腿三头肌、胫骨前后肌群进行抗阻训练。初期使用弹力带做踝内翻外翻,后期过渡到提踵练习,从双足过渡到单足。水中行走可减少负荷,适合早期肌力恢复。每周训练3-5次,每组动作8-12次。
5、平衡协调训练
骨折10周后开始平衡训练,先双足站立保持30秒,逐步改为单足站。使用平衡垫或波速球增加难度,配合抛接球等动态训练。建议每日练习2次,每次10-15分钟,可显著改善本体感觉和步态稳定性。
康复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摄入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避免跳跃、奔跑等剧烈运动直至医生确认完全康复。夜间睡眠时可穿戴支具防止足下垂。若训练后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加重,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就医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