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2型糖尿病要最好怎么治疗

52324次浏览

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有服用降糖药、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但是这些都是需要终身坚持的治疗方法,血糖一有波动,就会引起各种并发症,那么2型糖尿病要怎么治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鲜为人知的是:每次血糖升高,对于2型糖尿病人就是一场胰岛浩劫!不科学的降糖必让胰岛增负。糖尿病人百分之九十的胰岛细胞受损,长时间超负荷带病工作,拼命地刺激胰岛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以牺牲胰岛功能为代价降糖,最终导致胰岛功能衰竭,累死胰岛,并发症缠身。医学证实,要想糖尿病真正得到控制,就必须恢复胰岛自身的分泌功能。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所诱发的临床代谢紊乱综合症,因此解除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分泌恢复正常成了治疗糖尿病的根本方向。

怎样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好?胃转流手术通过阻断胃、胃肠吻合、肠肠吻合等步骤,通过改变食物的正常生理流向来治疗2型糖尿病。手术后,上消化道的食物有了转流,它们不再经过胃的远端、十二指肠和空肠上端。

手术后,上消化道不再接受食物刺激,消化道粘膜的K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抵抗因子就消失,身体的胰岛素抵抗现象就会消除。此外,术后未经完全消化的食物,可以较早地进入中下消化道,这段消化道提前接纳未消化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导致分泌激素增加,增加了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促进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凋亡并使之增殖,胰岛分泌功能得到恢复,2型糖尿病得到临床治愈。

相关推荐

02:38
二型糖尿病只要把血糖降下来就好了吗
2型糖尿病并不是只要把血糖降下来就可以,因为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仅只是表现为单纯的血糖升高,还伴有许多其他异常表现,如体重升高、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血压异常等表现。随疾病进展,在上述多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导致糖尿病死亡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抑制心血管疾病的进展。是治疗2型糖尿病以及延长患者寿命的重要方法。现在国际上已经开始推荐合并多重冠心病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加用恩格列净类治疗,从而可以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02:36
二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用什么药好
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可以应用恩格列净。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控制血糖外,还需对其常见的心血管病进行干预,这一类药物除了具有良好的控制血糖的作用外,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糖尿病状态下,长期过高的血糖水平易引发血管慢性炎性反应以及过度的氧化应激,并且能通过多个通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恩格列净对上述血管因素的良性影响是其血管保护作用的药理学机制。对于临床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已经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早期应用恩格列净进行降糖,对患者的长期获益十分显著,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与1型糖尿病一样,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环境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年龄因素,大多数2型糖尿病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时年龄为55岁以上。种族因素,与白种人及亚洲人比较,2型糖尿病更容易在土著美洲人、非洲--美洲人及西班牙人群中发生。生活方式,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膳食会导致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动,胰岛素抵抗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19

80004次收听

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8.4正常吗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正常值需要从第一口饭开始计算,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7.8,是餐后血糖异常,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至11.1之间,叫糖耐量异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降血糖,预防糖尿病高血压都是有不错的效果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最主要的就是需要及时的监控血糖,此外,就是饮食上需要特别的注意,正所谓病从口入,其实糖尿病是否严重和饮食也是有直接的关系的。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自己制定良好的饮食方案还是很有必要的,每天吃什么,摄入的能量有多少,这些对于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有着关键的作用。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平时的监测血糖,如果吃对了,那么健康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19

109929次收听

2型糖尿病发病特征有哪些
2型糖尿病的症状表现与患者体内血糖值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患病初期,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当病情加重后,患者会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既多饮多食多尿。多尿是由于葡萄糖不能完全转运到细胞内被利用,最终通过肾脏流失,并带走大量水分,即渗透性利尿,从而小便频次变多。因多尿导致患者体内水分大量丢失,所以一般会通过多喝水来补充。由于血糖不能完全被利用,能量不济而常有饥饿感,使进食量明显增加。由于胰岛素的缺乏,血糖不能完全作为能量被利用,糖原、脂肪、蛋白质不仅不能贮存、合成,反被无效消耗,终渐消瘦,儿童可以看到生长发育受阻。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19

68060次收听

2型糖尿病患者吃哪些东西比较好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2型糖尿病人吃什么食物好,或者不能吃什么食物。2型糖尿病在饮食上有很多禁忌,所以患者们都很烦恼,想吃的东西都不能吃就因为的了这个病,那么我们来看看2型糖尿病患者吃什么食物好?
2型糖尿病怎么检查才好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是大病小病都会去看医生,一般医生说要做哪些检查,病人多会配合的,那么医者和患者的想法都是一致的。都希望病赶快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如果患上2型糖尿病怎么检查呢?
2型糖尿病需要多长时间能治愈好
2型糖尿病需要多久能治愈好,这个答案不是唯一的,它是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2型糖尿病是种难缠的疾病,发现的早治疗的及时再加上平时的护理到位,身体肯定要恢复快的多,那到底2型糖尿病能治愈吗?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
2型糖尿病诊断要点有哪些
相信大家都知道2型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生活中该病严重威胁到我们的健康。很多人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要点不是十分清楚,以至于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这种疾病,耽误了治疗。那么来去了解2型糖尿病诊断要点有哪些?
2型糖尿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2型糖尿病和日常饮食、运动性因素有关,若体重过于肥胖,可造成糖尿病复发,可选择药物性治疗。
2型糖尿病怎么控制
2型糖尿病患者要进行健康教育,而且在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要病情监测,而且还要按时、规律服用降糖药物,即糖尿病五驾五车,多管齐下才可以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一、健康教育:要正确认识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正确的治疗。二、控制饮食:控制一天总热量的摄入,同时又要保证蛋白质、脂肪的摄入,做到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糖尿病对糖的代谢障碍,多食易饥,所以一般而言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量高或者糖生成指数比较高的食物如哈密瓜、红苹果等,可以多食含膳食纤维比较高的食物如小米、荞麦、金针菇、山药等,不仅能补充能量,还能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三、适当运动,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四、病情监测,包括血糖监测、其他心血管高危因素监测和并发症的监测。五、按时、规律服用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如促胰岛素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以及新型口服降糖药如DPP-IV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胰岛素等。
语音时长 01:36

2019-12-30

66250次收听

02:30
空腹血糖受损是什么意思
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超过了正常范围六点一毫摩尔每升,同时又在糖尿病诊断范围七毫摩尔每升以内的状态。空腹血糖受损没有任何症状,只有经过体检或是医院的检查才能发现,因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空腹血糖受损往往是因为基础胰岛素的能力下降引起血糖代谢所导致的,将来发展成为典型的二型糖尿病的风险远远超过正常人。如果有二型糖尿病的家族史,合并肥胖、高血压等类似疾病的人群,要及早干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对于预防发展成为二型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
03:00
二型糖尿病能治好吗
二型糖尿病目前是一种无法根治的长期的代谢性疾病。对于肥胖二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代谢病手术的治疗可以达到血糖完全的缓解,国内把BMI大于28以上的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手术的人群,但代谢病手术是有创伤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诊断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临床的明显的缓解,如果没有进行生活方式的长期的良好的饮食生活方式的管理,血糖依然会升高。关键在于是否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型糖尿病遗传吗
二型糖尿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确切病因并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二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二型糖尿病患者中一级亲属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出3~10倍。所以肯定是由一定遗传几率的,这种有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目前还没有确切治疗方法。当然这里所说的遗传只是说有一定几率,不是百分之百会遗传,所以没必要过于担心。糖尿病是否会发病还有后天因素,如饮食习惯、肥胖、缺乏锻炼等很多因素也参与糖尿病的形成及发生,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不熬夜、不抽烟、不喝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定期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语音时长 01:25

2019-12-18

59190次收听

01:51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临床上二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人数90%以上,以成人为主,与一型糖尿病不同的是,并不是胰岛素减少,而是胰岛素利用率不够,甚至有时候伴有胰岛素抵抗,所以治疗手段也不相同,需要患者去医院做鉴别诊断后,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