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疮痈肿毒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1、疏散风热
菊花性微寒,归肺经,能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常与桑叶、薄荷等配伍使用,如桑菊饮。风热感冒初期可选用杭白菊5-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2、平肝明目
菊花入肝经,对肝阳上亢导致的目赤涩痛、视物昏花有改善作用。可与枸杞、决明子同用,如杞菊地黄丸。长期用眼过度者可每日取贡菊3-5朵加蜂蜜冲泡。
3、清热解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效果显著,适用于疔疮肿毒、皮肤化脓性感染。可配伍金银花、蒲公英煎汤外洗,或制成菊花膏外敷。痈疽初起时可用鲜菊花捣烂外敷患处。
4、降压安神
菊花中的黄酮类成分有助于扩张血管,对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有缓解作用。建议高血压患者用滁菊与山楂、荷叶配伍代茶饮,但不宜替代降压药物。
5、抗菌消炎
菊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水煎剂可用于口腔溃疡含漱。临床常用复方菊花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使用菊花时需注意体质差异,脾胃虚寒者应配伍生姜或大枣;过敏体质者初次使用需小剂量测试;药用菊花与观赏菊品种不同,不可混用;菊花茶不宜长期连续饮用超过2周,建议间隔3-5天;服用降压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疮疡溃烂者禁用鲜品外敷。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证候搭配使用,不可盲目大剂量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