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止血小妙招
牙龈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止血、盐水漱口、使用止血药物、调整刷牙方式等方法缓解。牙龈出血可能与牙龈炎、牙周炎、维生素缺乏、凝血功能障碍、刷牙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
1、压迫止血
用干净纱布或棉球按压出血部位5-10分钟,通过物理压迫帮助血管收缩止血。适用于轻微牙龈出血,操作时需注意手部清洁,避免感染。若按压后仍持续出血超过20分钟,可能提示凝血功能异常,需就医排查。
2、冷敷止血
将冰块包裹毛巾后外敷于出血对应的面部皮肤处,每次10-15分钟。低温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同时缓解局部肿胀。注意避免直接冰敷导致冻伤,糖尿病患者慎用此法。
3、盐水漱口
用温盐水约5克盐配250毫升温水含漱30秒后吐出,每日2-3次。盐水可清洁创面并促进组织修复,但对严重出血效果有限。高血压患者需控制盐浓度,避免误咽。
4、使用止血药物
云南白药粉、口腔止血海绵等可局部用于出血点。凝血酶冻干粉需医生指导使用,适用于术后或创伤性出血。药物止血需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后方可进行,不可长期依赖。
5、调整刷牙方式
改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45度角轻柔颤动,避免横向用力刷牙。刷牙力度以牙龈无压迫感为宜,配合牙线清理牙缝。建议每3个月更换牙刷,夜间刷牙后使用含氟漱口水。
长期牙龈出血者需排查系统性病因,日常应增加维生素C和K的摄入,如猕猴桃、菠菜等。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若出血伴随牙齿松动、口臭或发热,可能提示牙周脓肿等急症,须立即就诊。孕妇牙龈出血可能与激素变化相关,建议使用孕妇专用牙膏并加强产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