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湿气重喉咙有痰怎么办

63859次浏览

湿气重喉咙有痰可通过调整饮食、穴位按摩、中药调理、西药祛痰、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湿气重喉咙有痰通常由外感湿邪、饮食不当、脾胃虚弱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生冷油腻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脾胃负担。可适量食用薏苡仁山药粥,薏苡仁利水渗湿,山药补脾益肺。痰多黏稠时可用陈皮3克加生姜2片泡水代茶饮,陈皮理气化痰,生姜温中散寒。每日饮水保持充足,帮助稀释痰液。

2、穴位按摩

选取丰隆穴与天突穴进行指压按摩。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按摩时用拇指按压5秒后放松,重复进行。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轻柔按压有助于宣肺化痰。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3、中药调理

二陈丸由半夏、陈皮等组成,适用于痰湿停滞证型。橘红化痰口服液含化橘红、苦杏仁,能缓解痰多咳嗽。参苓白术颗粒健脾化湿,适合脾胃虚弱伴痰湿者。使用前需经中医辨证,避免自行用药。

4、西药祛痰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能分解痰液黏蛋白,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痰液黏稠。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通过断裂痰液二硫键稀释痰液。羧甲司坦片调节支气管分泌,改善痰液排出。需遵医嘱使用,避免与强力镇咳药同服。

5、雾化治疗

生理盐水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布地奈德混悬液适用于过敏性炎症导致的痰液增多。雾化时取坐位缓慢深呼吸,每次10-15分钟。治疗后及时漱口,防止药物残留引发表面感染。

保持居所通风干燥,湿度控制在50%左右。每日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外出注意口鼻防护,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发热、痰中带血等情况,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痰液较多时避免仰卧睡眠,可垫高枕头防止反流误吸。

相关推荐

吃中药排湿气人会瘦吗
湿气在身体当中堆积,患者会出现头晕、舌苔厚重的情况,并且一些患者更是会出现水肿的症状。因此在服用中药以后,排出身体当中的湿气,能够有效地减轻体重,使得身体当中的废物排出,起到减肥的作用。
湿气重容易胖吗
湿气重可能与体重增加有关,但并非直接导致肥胖的唯一因素。湿气重通常由脾虚、饮食不当、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身体沉重、水肿、食欲不振等症状。改善湿气需结合健脾祛湿、调整饮食、适度运动等多方面干预。
湿气重怎么调理最快
湿气重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穴位按摩、环境改善等方式调理。湿气重可能与脾胃虚弱、外感湿邪、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居住环境潮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身困重、食欲不振、大便黏腻、舌苔厚腻、关节酸痛等症状。
女性体内湿气重皮肤痒
女性体内湿气重皮肤痒可能与湿邪困脾、湿热蕴肤、血虚风燥、脾虚湿盛、外感风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渗液结痂、干燥脱屑等症状。可通过健脾祛湿、清热利湿、养血润燥、疏风止痒等方式缓解,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湿毒清胶囊、肤痒颗粒、当归苦参丸、防风通圣丸、二妙丸等药物。
经常洗澡会湿气重吗
经常洗澡一般不会导致湿气重,但洗澡方式不当可能增加湿气入侵的风险。湿气重通常与外界环境潮湿、体质虚弱等因素有关。
湿气重可以吃什么?
湿气重可以吃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红豆粥、荷叶粥、绿豆粥、山药、西瓜、苦瓜、冬瓜、丝瓜等,严重的湿气重应接受中医治疗。外湿入里,内湿不化,内外湿邪相互影响都可导致湿气重,阻遏气机升降,引发疾病,常见头重如裹、胸闷、脘痞腹胀、身体浮肿、小便淋涩不畅、大便不爽等症状。严重的湿气重应及时到正规中医院接受治疗,饮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湿气重的人饮食上要注意避免助湿之品,如具有滋阴生津作用的中药(熟地、阿胶、沙参、黄精、麦冬、玉竹、知母等)或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过甜、辛辣、煎炸、生冷食物。湿气重的人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适当多吃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红豆粥、荷叶粥、绿豆粥、西瓜、苦瓜、冬瓜、丝瓜、山药、扁豆、芡实、橘子、柚子等。
语音时长 01:24

2022-08-18

14607次收听

湿气重会不会拉肚子
湿气重可能会导致拉肚子。中医讲湿盛则濡泻,一般的湿气盛就容易导致泄泻,也就是常说的拉肚子。脾湿运化以后,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就容易导致舌苔厚腻、大便溏泄等表现。治疗湿气重的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就是健脾祛湿,中医常用的方剂是健脾丸,参苓白术散、资生丸等等。作为一种食疗,中医也常用山药、薏米、莲子、芡实煮粥治疗湿气盛导致的大便溏泄。
语音时长 01:29

2021-12-30

82215次收听

去湿气中药能否减肥
去湿气的中药对于痰湿性肥胖的患者是有效的,但是效果也是有限的。从中医角度讲,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脾的功能相关,与肾虚关系密切,与心肺的功能失调以及肝失疏泄也有关系。因此,肥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引起的,并不是单一的湿气可以解释的。通常来说,肥胖的人群多半是有脾肾气虚,或者兼有心肺气虚,同时可能伴有胃热、痰湿、气郁,淤血,水湿等相兼为病。所以,肥胖不能靠单一的去湿气的中药来解决,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症状,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等治疗方法。痰湿型肥胖的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形体肥胖,喜欢吃肥甘厚腻的食物,或者喜好喝酒,身体沉重,肢体困倦,可能会伴有头晕、胸闷、腹胀、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而肥胖型患者如果服用去湿气的中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有限。
语音时长 01:48

2021-12-30

63943次收听

去湿气是不是真的能减肥
肥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引起的,并不是单一的湿气可以解释的。从中医角度讲,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脾的功能相关,与肾的关系也很密切,与心肺的功能失调以及肝失疏泄也有关。通常来说,肥胖的人群多伴有脾肾气虚,或兼有心肺气虚,同时可能伴有胃热、痰湿、气郁、淤血、水湿相兼为病。所以肥胖不能靠单一的去湿气来解决,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等治疗方法。痰湿型肥胖的患者,如果服用祛湿气的中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也是有限的。因此,肥胖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和综合调理,同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劳逸适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语音时长 01:44

2021-12-30

92965次收听

02:26
去湿气真的可以减肥吗
肥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引起的,并不是单一的湿气可以解释的。从中医角度讲,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脾的功能相关,与肾的关系也很密切,与心肺的功能失调以及肝失疏泄也有关。通常来说,肥胖的人群多伴有脾肾气虚,或兼有心肺气虚,同时可能伴有胃热、痰湿、气郁、淤血、水湿相兼为病。所以肥胖不能靠单一的去湿气来解决,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等治疗方法。痰湿型肥胖的患者,如果服用祛湿气的中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也是有限的。因此,肥胖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和综合调理,同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劳逸适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02:33
湿气能根除吗
湿气不能根除。首先湿是指体内水液运行过程中受到阻滞,水液运行受阻不能正常运行,就储存在皮下,储存在体内没有排出体外,既然是一个代谢产物,是每天可以清除,但每天都会产生,所以可长期吃一些食物去除湿气,如薏仁米,红豆煮粥,或加强运动也可祛湿。还有一种更难是痰湿体质,不可能去除干净,因为本身是这种体质,每天会产生大量痰湿,即使是通过食疗甚至用药物也只是维持了一个相对平衡状态,而并不能能将它永久完全清除干净。对不喜欢运动的且又喜欢喝大量碳酸饮料,体内湿气非常多,也容易得代谢性疾病。
01:56
汗蒸可以去湿气减肥吗
汗蒸不能祛湿减肥。汗蒸就是通过人处于一个很热的环境里面,让人体热的发汗,人在热的发汗之后,出来的时候可能感觉到很轻松。但是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气随津脱,就是出汗之后,人体会感觉很虚弱,很虚弱,人体代谢就比较慢,代谢一减慢,人体的消化也减慢,也就是摄入和消耗不在一个平衡点上。汗蒸之后让人体更虚弱,气随津脱,消耗更少,人体不但不能减肥,反而可能会长胖。要想减肥,还得从源头上抓,从基本原理上抓,多运动,少吃饭。
01:54
去湿气的中药可以减肥吗
去湿气的中药对减肥有帮助作用,但是单纯的去湿气的中药,难以减肥。人体会肥胖,不外乎两条,也就是一条摄入和消耗的平衡,摄入多,消耗少,人体就会长胖。去湿气的药物对排出人体的垃圾是有作用的,但是去湿气的药也会增加食欲,摄取更多,单纯的去湿气的药并不能减肥,一定是动态的平衡,摄入少消耗多才能减肥下去。要想减肥,除了祛湿以外,还有增加人体的消化,增加人体的阳气,消耗更多,也就是温阳的药物,温补脾肾之阳的药物,其次就是抑制食欲的药物,这些配合在一起同时配合祛湿,才能够减肥。
汗蒸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促进血液循环和汗液排出,减轻关节炎,美容。汗蒸是加温使人流汗,是一种高热的物理治疗方法,汗蒸的主要功能是透过高温使人体的毛孔打开,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汗液的排出,能够减轻关节炎,包括一些寒性疾病导致的胃肠病或者是寒性邪气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而且通过高温使人体的血液流通加快,可以起到部分的美容作用,那么通过高温排汗能使我们的皮肤更加的光滑,而且排汗有助于我们减肥排毒,促进了皮肤的这个整体的新陈代谢。中医在讲这个治疗方法的时候有汗吐下三法,这三法都属于泻法,那么其中这个汗蒸与中医的汗法实际上起到了类似的作用,就是我们通过排汗将体内的邪气,尤其是寒邪,还有湿邪可以通过汗液将其带出体外,所以汗蒸可以起到同中医汗法有类似的治疗作用。
语音时长 01:31

2019-11-13

59323次收听

01:56
湿气重的症状有哪些
湿气重有如下症状:一、易感困倦;二、有头重、眼重、腹胀感;三、会出现黏滞状态,如口中黏腻、耳屎黏滞;四、呈现不清爽状态,如头油、皮肤黏腻、面部长痘、痤疮等;五、出现代谢问题,如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