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湿气重喉咙有痰怎么办

63859次浏览

湿气重喉咙有痰可通过调整饮食、穴位按摩、中药调理、西药祛痰、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湿气重喉咙有痰通常由外感湿邪、饮食不当、脾胃虚弱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生冷油腻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脾胃负担。可适量食用薏苡仁山药粥,薏苡仁利水渗湿,山药补脾益肺。痰多黏稠时可用陈皮3克加生姜2片泡水代茶饮,陈皮理气化痰,生姜温中散寒。每日饮水保持充足,帮助稀释痰液。

2、穴位按摩

选取丰隆穴与天突穴进行指压按摩。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按摩时用拇指按压5秒后放松,重复进行。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轻柔按压有助于宣肺化痰。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3、中药调理

二陈丸由半夏、陈皮等组成,适用于痰湿停滞证型。橘红化痰口服液含化橘红、苦杏仁,能缓解痰多咳嗽。参苓白术颗粒健脾化湿,适合脾胃虚弱伴痰湿者。使用前需经中医辨证,避免自行用药。

4、西药祛痰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能分解痰液黏蛋白,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痰液黏稠。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通过断裂痰液二硫键稀释痰液。羧甲司坦片调节支气管分泌,改善痰液排出。需遵医嘱使用,避免与强力镇咳药同服。

5、雾化治疗

生理盐水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布地奈德混悬液适用于过敏性炎症导致的痰液增多。雾化时取坐位缓慢深呼吸,每次10-15分钟。治疗后及时漱口,防止药物残留引发表面感染。

保持居所通风干燥,湿度控制在50%左右。每日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外出注意口鼻防护,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发热、痰中带血等情况,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痰液较多时避免仰卧睡眠,可垫高枕头防止反流误吸。

相关推荐

眉心长痘是心火旺吗
眉心长痘可能与心火旺有关,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眉心长痘通常由内分泌失调、饮食不当、皮肤清洁不足、精神压力大、毛囊炎等原因导致。
湿气重的人能吃红枣吗
湿气重的人一般可以适量吃红枣,但需结合体质调整食用量。红枣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对气血不足引起的湿气滞留可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体内湿气重怎么去除
体内湿气重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药物治疗、改善居住环境等方式改善。湿气重可能与脾胃虚弱、外感湿邪、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居住环境潮湿等因素有关。
湿气重的舌苔(图片)
湿气重的舌苔通常表现为舌体胖大、边缘有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可能与脾胃虚弱、水湿内停等因素有关。
湿气是些什么东西
湿气是中医理论中描述的一种病理因素,指体内水液代谢失衡导致的多余水分滞留,可能与外感湿邪、饮食不当、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
湿气重可以吃什么水果?
湿气重可以适量吃一些具有祛湿利水作用的水果,如木瓜、西瓜、柚子等水果。湿邪是中医外感六种病邪之一,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点,所致疾病缠绵难愈。体内湿盛主要与过食生冷、油腻之品,脾胃运化失常有关。严重的湿气重应及时到正规中医院接受治疗,饮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湿气重的人饮食上要注意避免助湿之品,如具有滋阴生津作用的中药或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过甜、辛辣、煎炸、生冷食物。湿气重的人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适当吃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水果,如木瓜、西瓜、柚子等。木瓜能健脾和胃助消化,柚子能健脾和胃宽胸,西瓜能清热解暑利小便,适量应用可以起到祛湿的功效。但水果都不宜多吃,因为水果有偏性,过食寒性水果会阻碍脾胃运化功能,过食温性水果又容易化生湿热,所以可以适量吃,但不宜多吃。
语音时长 01:26

2022-08-18

14393次收听

去湿气中药能否减肥
去湿气的中药对于痰湿性肥胖的患者是有效的,但是效果也是有限的。从中医角度讲,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脾的功能相关,与肾虚关系密切,与心肺的功能失调以及肝失疏泄也有关系。因此,肥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引起的,并不是单一的湿气可以解释的。通常来说,肥胖的人群多半是有脾肾气虚,或者兼有心肺气虚,同时可能伴有胃热、痰湿、气郁,淤血,水湿等相兼为病。所以,肥胖不能靠单一的去湿气的中药来解决,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症状,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等治疗方法。痰湿型肥胖的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形体肥胖,喜欢吃肥甘厚腻的食物,或者喜好喝酒,身体沉重,肢体困倦,可能会伴有头晕、胸闷、腹胀、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而肥胖型患者如果服用去湿气的中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有限。
语音时长 01:48

2021-12-30

63934次收听

去湿气是不是真的能减肥
肥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引起的,并不是单一的湿气可以解释的。从中医角度讲,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脾的功能相关,与肾的关系也很密切,与心肺的功能失调以及肝失疏泄也有关。通常来说,肥胖的人群多伴有脾肾气虚,或兼有心肺气虚,同时可能伴有胃热、痰湿、气郁、淤血、水湿相兼为病。所以肥胖不能靠单一的去湿气来解决,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等治疗方法。痰湿型肥胖的患者,如果服用祛湿气的中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也是有限的。因此,肥胖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和综合调理,同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劳逸适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语音时长 01:44

2021-12-30

92959次收听

湿气的症状有什么
湿气湿属于外在的邪气,中医是六淫邪气之一。中医认为,自然界侵入到体内的邪气有六种,是风、寒、暑、湿、燥、火。湿气是其中之一,湿气通于夏,夏天湿气比较重,夏天和人体的脾胃相对应。另外,湿气和脾胃相对应。也就是湿气进入体内以后,易出现脾胃功能下降的症状,食欲不振,摄食量减少,四肢无力,酸困,大便不成形,舌苔白厚。另外,湿气是为阴邪,湿气吸入体内以后,使经络不通,使肌腱、肌肉组织僵硬、麻木、疼痛、关节疼痛这一类症状。另外,湿为阴邪,湿气下注可以引起来腹泻、白带异常、增多等等症状。
语音时长 02:10

2021-09-29

70664次收听

02:01
湿气重会拉肚子吗
湿气重可能会导致拉肚子。中医讲湿盛则濡泻,一般的湿气盛就容易导致泄泻,也就是常说的拉肚子。脾湿运化以后,它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就容易导致舌苔厚腻、大便溏泄等表现。治疗湿气重的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就是健脾祛湿,中医常用的方剂是健脾丸,参苓白术散、资生丸等等。作为一种食疗,中医也常用山药、薏米、莲子、芡实煮粥治疗湿气盛导致的大便溏泄。
02:30
去湿气的中药可以减肥吗
去湿气的中药对于痰湿性肥胖的患者是有效的,但是效果也是有限的。从中医角度讲,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脾的功能相关,与肾虚关系密切,与心肺的功能失调以及肝失疏泄也有关系。因此,肥胖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引起的,并不是单一的湿气可以解释的。通常来说,肥胖的人群多半是有脾肾气虚,或者兼有心肺气虚,同时可能伴有胃热、痰湿、气郁,淤血,水湿等相兼为病。所以,肥胖不能靠单一的去湿气的中药来解决,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症状,需要在补虚的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清热、除湿、行气活血等治疗方法。痰湿型肥胖的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形体肥胖,喜欢吃肥甘厚腻的食物,或者喜好喝酒,身体沉重,肢体困倦,可能会伴有头晕、胸闷、腹胀、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而肥胖型患者如果服用去湿气的中药,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有限。
03:11
湿气重有齿痕可以吃黄芪吗
湿气重,有齿痕,是可以吃黄芪进行调理的。人体的脾脏主运化的功能,有运化水湿的作用,但如果当脾气虚、脾失健运的时候,就会导致身体内水湿内停的情况,水湿运不出去就是湿气,而黄芪是一种补气的中药,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补气、止汗、利尿、消肿,有祛湿的效果,因此可以用于湿气重,有齿痕的患者使用。另外,湿气比较重的患者,除了中药调理,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益胃、渗水、利湿的食物,比如薏米就有很好的祛湿效果。另外,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生冷、寒性的食物。
02:14
湿气重会嗜睡吗
湿气重会嗜睡。湿气重的同志喜欢睡觉,没有精神,睡得起不来非常懒。湿气它是伤阳气,一个人愿意起床,愿意活动是因为阳气出来了,类似于春天来了大家都喜欢在外面郊游踏青,夏天很热时热的睡不着,但是如果是阴雨天,没有太阳又很冷,就相当于是湿气很重状态,阴冷的天气人就很想睡觉,冬天阳光比较少,所以会出现冬眠。所以湿气重它是不会引起人睡觉,但是湿气就像天上乌云,遮挡了太阳,遮挡了人体阳气,让人体阳气不能运行,人体就没有活力,就不想动,躺着就不想起来,所以湿气重的人非常懒,不想动喜欢睡觉。
02:33
湿气能根除吗
湿气不能根除。首先湿是指体内水液运行过程中受到阻滞,水液运行受阻不能正常运行,就储存在皮下,储存在体内没有排出体外,既然是一个代谢产物,是每天可以清除,但每天都会产生,所以可长期吃一些食物去除湿气,如薏仁米,红豆煮粥,或加强运动也可祛湿。还有一种更难是痰湿体质,不可能去除干净,因为本身是这种体质,每天会产生大量痰湿,即使是通过食疗甚至用药物也只是维持了一个相对平衡状态,而并不能能将它永久完全清除干净。对不喜欢运动的且又喜欢喝大量碳酸饮料,体内湿气非常多,也容易得代谢性疾病。
孕妇湿气重怎么办
孕妇湿气重,适当运动配合饮食调理。怀孕期间气机往往不畅,增大的子宫,会影响人体气血和气机的运行,容易出现气机不畅。气机不畅最主要表现是湿气重,因为气不能化湿,可以调理气机。适当活动,因为怀孕了就不活动了,每天在屋里坐着或者躺着,会造成气机的不畅,适当活动调理气机是有作用的。另外,饮食上可以吃祛湿的食物,比如冬瓜、薏米,有健脾祛湿的作用,或者吃茯苓等。饮食上还需要注意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油腻的食物消化不了,会形成湿气,加重脾胃的功能使湿气更重。
语音时长 01:16

2018-03-30

65732次收听